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2章 智鬥帝王
    第122章 智鬥帝王

    小太監遵照內侍張公公的指示, 将父子二人引到養和殿外,便去忙碌其他事情。

    皇宮不是普通人家,去了主人家不在,你可以坐在人家屋子裏等, 剛才引他們進來的小太監沒有給安排專門等候的地方, 那就得站在殿門外等。

    在外面等, 你還得老老實實, 不可東張西望,更不可累了蹲地上歇一歇,被人瞧見了便要被治一個不敬之罪。

    總之, 這皇宮裏處處都是規矩,不可行差踏錯。

    ……

    今日皇帝朝會的時間似乎格外地長, 三郎同辰哥兒從天不亮入宮,如今等到日頭升起老高還不見皇帝半點蹤影。

    小孩子不扛餓,宋景辰蔫巴巴地靠在他爹的大腿上,對皇帝不滿。

    還以為被皇帝召見是多好的事, 這簡直就是皇宮受罪一日游嘛。

    宋三郎大手輕撫着兒子的頭, 無聲安慰。

    忽地, 宋景辰精神一振,立即挺直了癱靠在他爹腿上的身子, 他眼尖地瞅見一隊太監宮娥舉着五彩羽扇浩浩蕩蕩朝他們這邊走來,前呼後擁, 好不威風。

    宋景辰忙拉了拉父親的大手, 激動道:“爹,爹, 你快看!”

    宋三郎自是也看到不遠處的儀仗隊,拉着兒子避讓到道路一側, 恭身拜倒,低聲叮囑兒子不可擡頭亂瞄。

    宋景辰随着父親跪在地上,看到片片衣角從他眼前拂過,除了能聽見吱扭吱扭的步攆聲,這些人走路都沒有聲音的。

    這種異常的安靜平白叫人覺得心裏緊張。

    一直等到步攆過去,宋景辰這才悄悄擡起頭來,只看到步攆上一個後腦勺,雲鬓高挽,竟然是個女子!

    “是皇後的儀仗。”宋三郎拉着兒子站起來,低聲解釋。

    宋景辰對傳說中的皇家威嚴頭一次有了具體的感受,在皇家面前,他只是個小螞蟻,就像他幼時可以任性地折騰小螞蟻一樣,皇帝也可以任性地把他當成小螞蟻一樣折騰。

    皇後很威風,估計皇帝會更威風,以後這倆都不太想見了。

    宋景辰有些慶幸自己笨,他那水鐘折騰了五天竟然沒有折騰出個囫囵個的樣子來,他一開始想得很簡單,等實際做起來遇到了各種各樣想象不到的困難。

    得虧是沒有做出來,跟皇帝做生意實在不是個好主意,他做生意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為了給人家當奴才。

    爹爹叫他凡事三思而後行是對的。

    在爺倆的漫長等待中,終于——

    手持兵杖禦器,舉着黃羅傘的皇帝儀仗隊這次真得過來了。

    又是一通下跪叩拜,結果皇帝的轎攆連停都沒停一下,徑直走了。

    今日朝會上衆臣吵架,從大清早吵吵到半晌午,皇帝又煩又餓,回來後用過午膳就直接歇下了,同時吩咐禁止任何人進來打擾。

    召見宋家父子這等小事,他也不過是一時興起,一忙起來早就忘到了腦袋後。

    旁邊大太監張公公記得,可記得歸記得,也犯不着因為宋家父子耽誤皇帝休息,再者說來,這會兒陛下心情不好,見着也沒什麽好處,不若等皇帝休息好,養足精神再說。

    這邊皇帝吃飽喝足躺榻上休息了,宋景辰卻是從早上到現在一點東西都沒吃,就連水早上也只喝了一點潤潤喉嚨,直餓得他頭昏眼花,再次清醒地認識到帝王的霸道。

    宋三郎心疼小孩,自家寶貝兒子打從生下來都沒這麽挨過餓。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當着皇帝的面是一套規矩,不當着皇帝的面,那是另外一套規矩。

    宋三郎舉步上前,叫住一個在保和殿值守的太監,拱手一禮,“公公還請留步。”

    眼前的太監四五十歲,從一身衣着來看,是個管事的。

    管事太監駐足,側身回頭,見是宋三郎,笑道:“大人招呼咱家,可是有事?只陛下才剛睡下,大人怕是還要耐心等候片刻。”

    宋三郎好歹是皇帝點名要召見的人物,誰知道後面會有什麽際遇,萬一飛黃騰達了呢,老太監不好得罪,說話很客氣。

    宋三郎忙道:“陛下為國操勞,如此辛勞,在下同公公一樣心疼陛下,怎敢打擾。”

    說着話,宋三郎借對方寬大衣袖的遮掩,遞過去手裏攥着的金元寶,那公公一入手,便感覺到沉甸甸的重量,低頭一瞧,金燦燦得晃人眼,竟然是金的!

    宋三郎輕聲道:“陛下為國事操勞辛苦,公公伺候陛下亦是辛苦,身子的擔子不輕呀。”

    這話說的,格局一下子就打開了,宮裏的太監身為閹人,為人所瞧不起,宋三郎這話一下子就把伺候人的活兒給升華了,你伺候的是皇帝,而皇帝的身體可是關乎江山社稷的。

    管事太監臉上的笑瞬間真實了幾分。

    宋三郎趁機道:“公公莫要誤會,宋某請公公過來,并非是要打擾陛下休息。”

    “那你是……?”

    宋三郎解釋道:“在下是擔心小兒又累又餓,待會兒面見陛下時因為精神不濟,掃了陛下的興,倒成了你我的罪過了。”

    管事太監一聽,忙一副深以為然,道:“這等了一上午,大人能頂得住,孩子确實不行,咱家看着也心疼,餓過頭,待會兒見到陛下沒有精神也是不好,咱們陛下向來愛民如子,想是也不忍心孩子受罪。”

    “這樣吧。”管事太監手一指,“您帶孩子到旁邊拐角偏僻之處休息片刻,我叫人送些吃食過來,等會兒陛下醒來,我自會派人過去通知你們。”

    宋三郎忙躬身道謝。

    管事太監又叮囑一句:“切勿亂跑,待會兒陛下醒來找不着人,你我擔當不起。”

    宋三郎連聲應是。

    于是累得腿也軟,肚子也癟的宋景辰,品嘗到了想象中的皇宮大餐——

    一小碗白米飯,幾片菜葉子,兩小片肥豬肉,還是大鍋飯做出來的,真的不好吃呀。

    不過人餓了,那還顧得上好吃不好吃,先填飽肚子不讓自己那麽難受再說。

    宋三郎對小孩解釋道:“宮裏的宮女和太監一般都飲食都清淡,若身上有異味,被主子聞見了,視為大不敬的罪過。”

    宋景辰咋舌,越發想早點回家了,這個皇帝見不見的,他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認識到皇宮裏的可怕,宋景辰只敢吃了個半飽。

    等到下午,皇帝睡醒起來,大太監張公公一邊服侍着,順口提了宋家父子在外面等侯召見的事。

    皇帝微怔了下,方才想起這檔子事兒,遂點了點頭,“叫他們進來吧。”

    “奴才這就去宣他們進見。”

    張公公躬身退出,出來宣父子倆入內。

    宋景辰緊跟在父親身邊,随着張公公往養和殿裏走,宋景辰有心瞧一瞧這養和殿長什麽樣,想起宮裏的太監宮女身上有異味都被認為是大不敬,好奇心又被吓回來了,只能盯着腳底下的地板磚瞧。

    皇帝沒說讓擡頭之前,擡頭就是不敬。

    這也不敬,那也不敬,總之就是一個打壓人,不讓人舒坦。

    他正盯着腳底下的地板磚研究,忽聽張公公高聲道:“戶部主事宋文遠攜其子宋景辰見過皇上。”

    宋景辰在家裏被教過見皇帝的流程,忙跟着三郎跪拜。

    “臣,宋文遠見過皇上。”

    “草民宋景臣給皇上請安。”

    須臾,一道淡淡威嚴的聲音在頭頂上方響起,因為屋子裏太過安靜又空曠,這威嚴就又凸顯了幾分。

    “起來吧。”

    宋景辰暗想,皇帝可真會擺架子,還不叫人馬上起來,先把人晾一會兒,晾到人心裏發毛,才給起來。

    心裏吐槽,嘴上不慢,宋景辰跟着爹爹同聲道:“多謝陛下!”

    文昭帝姿态放松地斜靠在金絲軟墊上,垂下眼簾,淡淡掃過臺階下父子二人。

    “擡起頭來,讓朕瞧瞧敢同野豬硬杠的小子長什麽樣?”

    進宮後吃了一連串的下馬威,宋景辰有點緊張,被皇帝一叫,心裏一緊,下意識擡頭先看宋三郎。

    宋三郎目光中滿是鼓勵和鎮定,溫聲道:“去吧,陛下叫你呢。”

    宋景辰這會兒完全不想在皇帝面前出什麽風頭,既然皇帝認為他膽子大,那他就演一個憨憨的傻大膽兒好了。

    想到此,宋景辰目光不帶打彎兒的,直愣愣看向上方的帝王,一副滿是好奇的模樣。

    還從來沒有人用這樣的目光打量皇帝,文昭帝直起腰來,身子微微前傾,緩緩道:“你再看什麽?”

    宋景辰撓了撓頭,“剛才聽到陛下的聲音像是從天上傳來,甚是威嚴,辰哥兒腦袋裏莫名就跳出一條金色巨龍,可等我擡起頭來,卻發現巨龍變成了真人,陛下,現在才是您的真身麽?”

    這傻大膽也不能是真傻,惹怒了皇帝他可不管你真傻還是假傻,得一邊裝傻一邊誇一誇皇帝,大家對誇獎自己的人總是格外寬容。

    誇人,宋景辰是拿手的。

    文昭帝被小孩的實誠逗樂,自古帝王以真龍天子自居,小孩子聽得多了,信以為真并不稀奇,想當初,他自己也曾真的這樣天真過。

    文昭帝嘴角噙着笑意,朝宋景辰招招手,“孩子你過來,到朕的跟前回話。”

    皇帝的聲音不高不低,是一種說不出的慢聲慢語,抑揚頓挫間帶着上位者的不容置疑,這種語氣語調是帝王多年養成的習慣。

    宋景辰依言步上殿前臺階,踱步到文昭帝的椅榻前。

    小孩走近了,文昭帝擡眼打量,頓覺眼前一亮,似乎整個大殿都跟着敞亮起來,這孩子長得當真靈秀,一下子就讓人感受到雨後被蕩滌過的清新與明亮。

    皇帝道:“過來告訴朕,你是喜歡朕的化身還是朕的真身?”

    這題不好回答,弄不好就是送命題,前邊都說了害怕皇帝的巨龍化身,自然不能說兩個都喜歡。

    宋景辰眨了眨眼,理所當然道:“辰哥兒喜歡陛下的真身,長得慈眉善目,就像大相國寺裏的老神仙一樣,辰哥兒雙手合十許個願,只要心誠,老神仙就會顯靈。”

    “陛下,您是真龍天子,辰哥兒能跟您許個願嗎?”

    文昭帝聞言不由哈哈大笑,大太監張公公在一旁亦是忍俊不禁,這孩子說話太逗樂了,逗樂還讨人喜歡。

    文昭帝坐直了身子,爽聲道:“既是如此,朕就準了你這個請求。”

    宋景辰忙跪倒在地,閉上眼睛,雙手合十。

    文昭帝:“說說吧,你許了什麽願望?”

    宋景辰閉着眼睛,不搭理皇帝,繼續保持雙手合十的姿勢不動,暗地裏腦子急轉,進一次宮受這麽大罪,這罪他不能白受,該許什麽願望好呢?

    啊啊啊啊啊,越着急越想不起來!!!

    宋景辰慢慢睜開了眼睛,道:“陛下突然就準了辰哥兒許願,辰哥兒一點準備都沒有,剛才陛下催促,辰哥兒一着急,就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壽無疆,辰哥兒浪費掉的機會可以轉給我兒子,轉給我孫子,轉給我孫子的孫子,陛下金口玉言,許了辰哥兒的,可不能耍賴。”

    童言童語,逗得帝王開懷大笑。

    張公公發現這小孩兒出現這麽一會兒,皇帝已經笑過三次了。

    皇帝同意不耍賴,不過也要求宋景辰的願望不可以違背理法道義。

    宋景辰幹脆道:“成交!”

    說完伸出小手指要跟皇帝拉鈎。

    其實他可以不拉鈎,但他得讓皇帝記住這個約定,不然皇帝貴人多忘事,說不定又像今天一樣,忘記召他進宮的事。

    他相信自己大概是第一個敢跟皇帝拉鈎之人。

    文昭帝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又是朗聲大笑,一把年紀了,宋景辰是第一個同他拉鈎的人,也是第一個敢跟帝王拉鈎的人,一時間搞得帝王想收眼前小孩為義子的心都有了。

    皇帝慢慢伸出小指來,大手小手拉到一起,就聽宋景辰脆聲道:“拉鈎上吊,一萬年不準變!”

    文昭帝也跟着小孩輕聲念,時光仿佛回到了從前,他從一個冷血無情的帝王變回了幼時天真卻快樂的孩童。

    皇帝命張公公給小孩賜坐,沾宋景辰的光,三郎也被賜了坐,只不過是在殿下坐着,皇帝允許孩童接近他,對其他人防備心卻是極重。

    其實他也不是允許孩童接近他,只是宋景辰很合他的眼緣,讓他覺得看着小孩舒心。

    宋景辰規規矩矩坐下,皇帝又命張公公給小孩上糕點,一般孩子就算是皇帝讓了也不敢真吃。

    宋景辰現在給自己的定位是傻大膽兒,吃得理所當然,不然以後怎麽跟兄弟們說自己進過宮了,難不成跟他們說自己怎麽一路挨餓,一路磕頭?

    多沒面子。

    宋景辰吃得是真香,主要他是真餓,文昭帝被他帶的也有了食欲,捏起一塊兒填嘴裏,邊吃邊問宋景辰一些日常。

    “辰哥兒今年幾歲?”文昭帝溫聲道。

    宋景辰回:“陛下,辰哥兒今年八歲。”

    “嗯。可有讀書?”

    “正在書院讀書。”

    “那麽都讀了那些書?”

    “先生教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還有孝經,現在正在教大學和論語。”

    文昭帝點點頭,道:“可都會背?”

    宋景辰道:“三、百、千、還有孝經會背。”

    文昭帝笑道:“那就是《大學》和《論語》還不會背喽。”

    宋景辰實誠的點點頭。

    太子當年才剛六歲,四書五經就都已經會背了,眼前這個都八歲了,《大學》和《論語》還背不下來呢,不是個讀書的好料子。

    皇帝遂歇了因對小孩生出喜愛,想要召進宮來陪太子讀書的想法,目光落在殿下坐着的宋三郎身上。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