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2章 通吃
    第182章 通吃

    “爹, 我都還沒立業呢,不着急操成家的心。”

    宋三郎聞言道:“上次你同爹要完銀子就沒了下文,現下銀子花沒花出去?”

    宋景辰:“銀子還沒動,但該流到哪裏去, 已經有了具體想法, 正想着叫爹幫我尋摸個合适之人出面打理呢。”

    “你有何打算?”三郎好奇追問。

    “說來話長, 回頭兒再同爹細說。”

    “你心中有數就行。”

    ……

    馬車到達碼頭的時候, 竹姐兒幾人的船只還沒到岸。

    南州府的水運發達,此時江面上貨船、商船、巡邏船往來穿梭不停,碼頭沿岸亦是停靠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一幫力夫挑工正賣力得忙着裝卸貨物。

    宋景辰不由朝三郎道:“這裝卸貨物的活計累是累了些,得到的報酬也算尚可, 能養活一家子人,最重要不需要手藝,只要不怕吃苦,有把子力氣就能幹。”

    宋三郎不由看他。

    不明白兒子怎麽關心起這些力夫挑工來。

    他不知道他家小子在憋着幹一件足以載入史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而這件大事需要幾十萬, 甚至上百萬勞工來完成。

    擁有前世記憶, 對宋景辰來說,賺錢的法子千千萬, 但若要利國利民,還得是搞基建。

    問題來了, 他要給這幾十上百萬勞工正常發工錢, 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燒錢,他得先把自己變成聚寶盆, 有源源不斷的吸金能力才行。

    另外,大夏朝貧富差距過于誇張, 他這賺富人的錢為普通百姓謀福利,也算是完成了社會財富再分配。

    自然,這會兒宋景辰也不想跟他爹說太多,含糊過去。

    爺倆在碼頭等了有半個多時辰,标有宋家商隊标志的船只近岸了,片刻後,船只停靠穩當,竹姐兒一行人從船上下來。

    三郎帶着景辰迎上來,竹姐兒瞧見,忙牽着女兒快走幾步過來同三叔見禮,“三叔公務繁忙,勞三叔親自來接,不孝侄女兒讓三叔費心了。”

    宋三郎忙虛扶了她一把,道:“你一路辛苦了,都是咱們自家人,無需同三叔拘束多禮。”

    竹姐兒應是,見到旁邊宋景辰,眸中卻是迅速蒙上了一層水光,她道:“是辰哥兒嗎?”

    宋景辰上前一步,朝竹姐兒眨了眨眼,指了指腰間的荷包,“姐姐你看,姐姐送我的刺繡荷包,辰哥兒喜歡得很,一直都戴着呢。”

    竹姐兒面露激動欣慰之色,喃喃道:“弟弟這般出衆,若非三叔跟着,姐姐當真不敢認你了。”

    宋景辰才是真不敢相信眼前形銷骨立之人是他心靈手巧,溫柔娴靜的大姐,忍不住彎腰抱起宋景竹旁邊的小囡囡,道:“江上風大,姐姐,咱們回家吧。”

    小囡囡害怕陌生人,抗拒地往竹姐兒方向伸出小胳膊,嘴巴一癟就要哭,宋景辰變戲法似地手腕子靈活一轉,折扇從他袖口中滑出,啪! 得打開,宋景辰在空中挽了幾個扇花,咻!得向身後阿福的方向一甩,沖小女娃道:

    “舅舅的扇子飛哪裏去了,你快幫舅舅找找?”

    小孩忘了找娘,小腦袋左看看,右看看,沒有!她又看看天上,天上也沒有,再看看地上,地上也沒有。小孩逗得一衆人忍俊不禁,宋景辰朝衆人飛了個得意的小眼神,道:“小孩子嘛,就是用來唬弄的。”

    說完他趁小囡囡低頭在地上找的功夫,朝後面一伸手,阿福會意,迅速給遞上去,宋景辰手一甩,扇子又變戲法似地出現在他手裏,宋景辰将扇子遞到小孩手中,道:“扇子喜歡你,它又飛回來找你了。”

    小囡囡小胳膊忙用力抱住扇子,那意思是可不能再飛走喽,童真童趣逗得衆人呵呵笑,宋景竹的心前所未有的溫暖。

    三叔一家是真心地接納她,也接納她的女兒。

    一衆人回到府中,秀娘帶着人迎出來,自又是一番敘情。

    秀娘心疼竹姐兒,亦心疼小姑娘小小年紀卻這般遭遇,對娘倆自是極好的,另外有個小孩子在她跟前鬧哄着,分散了不少她放在自家兒子身上的注意力。

    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宋景辰就在書院以及南州衆公子中混出名堂來了,科舉要考得東西他樣樣稀松,科舉不考得他門門一支獨秀,直把書院裏的夫子氣得頓足捶胸,恨鐵不成剛。

    尤其是黃大儒,發誓要讓這顆本是璞玉的頑石發出它應有的光芒,對宋景辰是各種“特殊照顧”。

    比如要求別人背一頁書,則要求他背三頁,別人寫一篇大字,則要求他寫三頁,理由是太不思進取,太懈怠,活該被師長管着。

    宋景辰自小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要說背誦區區三頁,就是背三本書都難不住他。

    至于寫大字,當年早就在皇帝的重壓下練出來了,小菜一疊。

    每每宋景辰裝作不堪重負,苦哈哈交上作業,黃大儒看到那一手氣勢開合、揮灑自如的好字,想揍宋景辰一頓的心都有了,你說你這孩子這般好的天分怎地就不知道上進呢。

    讀書不知道上進,在玩樂一道上可給這臭小子整得明明明白白,南州府,不,是整個大夏朝,誰都沒他會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黃大儒一邊同好友摸着宋景辰搞出來的“麻将”一邊同好友抱怨。

    與此同時,宋景辰、楊睿、馮侖、許觀幾人也在搓麻将。

    外面寒風刺骨,屋內暖意融融并檀香袅袅,喝着小茶搓着麻,人間快樂事。

    宋景辰擡手扔出一張“東風”道:“以前總覺我自己過的是神仙日子,見過楊兄方知道是我淺薄了,我死乞白賴地苦苦哀求我爹,我爹這才同意給我一個月二十兩月銀。

    二十兩月銀在涼州府那等窮山僻壤之地自然可以為所欲為,可到了咱們南州府這等豪商富賈之地,都不夠在聚賢樓請大家吃頓飯,可笑我還以為一口氣買下幾屜包子便叫豪氣了,憑白叫哥哥們笑話我。”

    聽他這話,對面馮侖瞅了一眼他拇指上綠瑩瑩的扳指,笑道:“誰敢笑話辰弟,辰弟手上的一枚扳指便可買下整個聚賢樓了。”

    聞言宋景辰把嘴一撇,“我若真敢用扳指買下整個聚賢樓,我爹非打死我不可,他給的我才能要,他不給的我就不能要,哪像哥哥們什麽都能自己做主,可見這誰有錢都不如自己有錢好。”

    他說完這話,坐他旁邊的楊睿目光頓了頓,遂又不動生色扔出一張“八萬”道:“你年齡尚小,還是要以讀書為主。”

    許觀深以為然,贊同道:“是啊景辰,你要相信自己,舉人不敢說,以你的資質,若肯努力,考個秀才還是很有可能的。”

    馮侖也道:“但凡景辰把研究麻将牌的精力放到讀書上,舉人也使得。”

    宋景辰一捂臉,長指遮眉。

    馮侖以為他被誇得不好意思,安慰道:“你莫要妄自菲薄,你這般聰慧,一旦開竅,必不可估量。”

    半晌,宋景辰擡起頭來,“你們都太保守了,我爹娘就沒考慮過什麽秀才、舉人的,人家都是奔狀元去的。”

    楊睿,馮侖,許觀:“啊這……”

    宋景辰嘆口氣,“你們知道這世上最痛苦的誤會是什麽嗎?”

    “是什麽?” 幾人看他。

    宋景辰認真道:“你爹娘不信邪,偏認為你是塊讀書的料。”

    衆人:“……”

    宋景辰順着話題自然而然道:“我亦想同你們一般,自個兒賺銀子自個兒花,誰也管不着我,就是一時拿不準做什麽好。”

    他這話說完,牌桌上有一瞬間的安靜。

    楊睿的目的宋景辰很清楚,無非是把自己拉下水,如此,自己爹站不站太子都得要站太子一方。

    實際上因着自己與趙敬淵的關系,以及自家大哥同鎮國公府的舊怨,爹爹其實沒得選,只能站太子。

    可站太子這邊,自己年幼時與範府的範慶陽又結下恩怨,另外從趙敬淵的字裏行間不經意流露出的不滿,太子也非什麽明君之選。

    王侯将相,寧有種乎?

    宋景辰沒什麽忠君思想,既然站兩邊都不讨好,那幹脆就不要站了,最差的結果便是躲到涼州去自立為王得了。

    有自己在涼州建立起來的聲望,有幾個鐵杆兄弟,再加上霍站山這個為霸一方的悍匪,足可以混個養老。

    另外,當年中州赈災,自己留下的名聲也不錯。

    現下若再把南州拿下,那就不妨膽子再放大一些,當什麽涼州王,得把老爹送到攝政王的座位上去。

    挾天子以令天下,又有何不可?

    這邊宋景辰暗搓搓主動遞出鈎子,勾引楊睿拉自己下水,他倒不是非要替皇帝查清楊家有沒有貪墨鹽稅,到底要貪墨了多少。

    貪是肯定的,貪墨的也不會少,太子拉攏朝臣需要銀子,楊家父子自己肯定也要截留,怎麽可能少得了嘛。

    他是要查清楚後,把這筆銀子“取之于南州老百姓,用之于南州老百姓。”

    就目前他所了解到的情況,南州的老百姓苦“鹽稅”久已,苦鹽稅之高,造成吃鹽之貴。

    吃鹽貴又不能不吃,以致于有人铤而走險,私鹽泛濫。

    而私鹽泛濫,又造成朝廷鹽稅減少不得不層層加碼,這一層層加碼,鹽稅更高,吃鹽更貴,販賣私鹽得更多,老百姓都偷着去買私鹽。

    朝廷打擊私鹽的力度也随之加大,販賣私鹽的風險增大,铤而走險的私鹽販子肯定要加價賣,不然對不起這麽大風險。

    雖然加價賣,總也比官鹽要便宜些,老百姓還是願意偷着買,如此惡性循壞,老老實實的百姓沒得着什麽好,朝廷沒得着好,卻是便宜了貪腐官員和私鹽販子。

    甚至宋景辰懷疑他們之間本就有勾結。

    楊睿目光落在眼前“單純不知世事複雜”的宋景辰身上,他想:只要把景辰神不知鬼不覺拉進太子的陣營,宋大人必然屈服,如此楊家與宋家便不是對手。

    是朋友。

    他原想着用手段引得宋景辰堕落,能更好控制他,但宋景辰身上若有似無總是帶着一點他弟弟的影子,讓他下不了決心。

    如今退而求其次,不求控制,只要你與我是一夥的,那便也達到目的了。

    楊睿笑道:“我們南州府最值錢的自然是鹽了。”

    楊睿說這話時并未意識到他自己心軟了,馮侖卻是狠狠吃了一驚,楊睿說這話,他自然明白是什麽意思。

    可正因為明白是什麽意思,他才吃驚。

    楊睿把宋景辰拉進“鹽務”中,看似一步好棋,實則風險極大,因為——你怎麽知道這是不是宋景辰故意設好的局呢。

    他若假意入夥,實則收取證據……

    馮侖不敢再往下想,他不明白楊睿平日防備心如此之強,為何會如此篤定宋景辰不會反水,又為何會行此險招。

    不過沒關系,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宋景辰控制了楊睿更好,如此,自己控制住宋景辰,就等于控制了宋、楊兩家。

    旁邊許觀聽見楊睿此話,眉心一跳:這場大戲中,他爹作為鹽場巡檢,身在其中,又怎麽可能獨善其身。

    身在利益場,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不是坐在飯桌上吃,就是放在菜譜上被人吃。

    他不想讓宋景辰摻和進來,但在他得知宋景辰乃是布政使之子的那一刻,便注定他們無法成為真正單純的朋友。

    他想要單純,可他許家上下幾百口子人命卻會因為他的單純而送命,他不敢,亦不能,他別無選擇。

    許觀下意識伸出去提醒的腳,又無聲無息地收了回來。

    馮侖沒有提醒楊睿,許觀亦沒有提醒宋景辰。

    宋景辰觀察着幾人反應,并不感到意外,小宋總的經歷給他打了太多預防針,孩子是用來唬弄的,朋友是用來背叛的,牌桌之上無父子。

    啊不對,牌桌之上自己也是孝順兒子,爹爹要東風不給他西風,要南風不給北風,要七筒絕不給八萬。

    還有在涼州的那幫兄弟,哪個敢整些有的沒的,且等着挨揍。

    宋景辰蹙了蹙眉,頭偏向楊睿,有些擔心道:“我爹是主管鹽務的,我若做這個怕是不合适吧?”

    楊睿見他還沒有單純到完全不知世事,竟還覺得有些欣慰。

    這樣就剛剛好,再多一點就該是傻了,楊睿不喜歡與傻人為伍,尤其宋景辰舉止性情有幾分像他弟弟。

    楊睿朝他笑道:“自然不是你自己出面,你只管坐等收錢就是了。”

    宋景辰眯起眼來,道:“有這等好事?”

    “自然,哥哥還能騙你不成。”楊睿順手扔出一張“發財”。

    “等等!”宋景辰眼睛一亮,手上牌往外一推,歡喜叫道——

    “東、西、南、北、中發白,四刻子、一将牌,大四喜,我胡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