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6章 歸來仍是弟弟。
    第196章 歸來仍是弟弟。

    趙敬淵一心想提拔宋三郎, 宋三郎卻遠比趙敬淵想得更多,更深遠,他要趁着這次回京為下一步做好布局。

    西城,尚書府。

    相比王府的高朋滿座, 此時的張府過于門庭冷落車馬稀了, 兩名門房正有一搭沒一搭的閑唠嗑, 聽到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一擡眼,瞅見一輛大馬車在自家府門前停下。

    高頭大馬,漆得發亮的桐木車廂在陽光下流光隐動, 車頂上垂着深色帷幔,四邊絲穗晃動, 兩名門房對視一眼,忙快步迎上來。

    轎簾一掀,宋三郎就着踏板緩步下車。

    聽到下人來報,張璟有些微怔, 沒想到宋三郎這個時候竟然主動上門, 因着他與範盛的關系, 眼下衆人巴不得與他撇清關系呢,再者——

    想到當年他為了讨好範府而委屈宋三郎, 又想到當年宋三郎外調涼州時,他亦沒有站出來為其說話……唉, 當真是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張璟心裏升起一陣陣愧疚,又無限感慨, 忙吩咐把人請進來,随後去換了正式的衣裳快步迎出來。

    随着一陣爽朗的笑聲, 張璟大老遠就朗聲開口,“文遠賢弟!”

    “恩師。”三郎拱手上前。

    張璟現下稱他為賢弟,他自然不能拖大稱張璟為兄,畢竟是從前的小弟,不管如今相互的地位如何,在微末之時是張璟将他提拔起來的,算得上是張璟的半個門生,尊一聲“恩師”也不為過。

    幾年不見,兩人自是客套敘舊一番,後面張璟極委婉地向宋三郎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三郎笑了笑,道:“人在官場,總有許多身不由己之處,三郎相信這并非您的本意。”

    一句話把張璟說得眼眶子發漲,三郎又道:“這裏沒有外人,三郎也就不避諱了,恩師眼下的處境,三郎亦了解一二,恩師可有何打算?”

    見宋三郎如此說,張璟再不能強顏歡笑,死撐着的面皮耷拉下來,眼裏露出苦楚無奈之色,微微嘆了口氣道:“失信與陛下,怕是無力回天。”

    三郎卻搖搖頭,“未必就不能柳暗花明。”

    失去現在的一切對張璟來說就跟要了他的命也差不多,不要說真的被逼告老還鄉,僅就眼下被人冷落的滋味就叫他難以接受,他已經習慣了高朋滿座,習慣了受人恭維,習慣了發號施令。

    這會兒聽到宋三郎說有轉機,一下子激動起來,幾乎有些破音道:“此話怎講?”

    顧不得自己的失态,張璟眼巴巴地盯着宋三郎。

    三郎緩緩道:“恩師覺得眼下誰人的風頭最盛?”

    “自然是陛下的外家定遠侯施家,太後娘家被先皇抄了,如今靖王一派又倒下,施家獨大,朝中幾乎三分之二的勢力盡歸其下,剩下三分之一成為其附庸。” 張璟道。

    “那麽,恩師以為陛下可否樂見?”

    張璟搖頭:“自是不願,不過尾大不掉,陛下想要奪權談何容易。”

    “不容易也必須要做。陛下的處境就如恩師眼下的處境,不做就是等待被架空做一個傀儡皇帝,甚至是……”

    剩下的話,宋三郎沒有說。

    半晌後,張璟猛地站起,“文遠是要我站在施家的對面?敵人的敵人即是朋友?!”

    宋三郎點點頭,默了一下,誠懇道:“不過,恩師當清楚,宦海沉浮,風高浪急,你我只要置身其中,便誰也不能保證能否全身而退,是眼下激流勇退還是迎難而上,看恩師自己的意思。”

    張璟擺擺手:“文遠不必擔心,即便鬥不過施家,陛下必也會保住我性命,否則下一個誰還敢為他賣命?”

    這倒是實話,現在皇帝極需一個出頭鳥幫他打破施家一家獨大的局面,否則下面人鐵板一塊,皇帝說什麽,下面人一致反對,皇帝的政令還能執行下去嗎?

    一旦執行不下去,皇帝就成了龍椅上的笑話。

    張璟若是不主動上,宋三郎猜測皇帝選中的對象必然是宋家。

    一來趙敬淵還太年輕,怕是鬥不過那幫老狐貍;二來一旦趙敬淵在争鬥中折了,軍權便會全部落入施家手中,皇帝損失不起。

    但宋家就不一樣了,折了一個宋家,皇帝還可以扶持李家、王家、孫家,就像折了張璟還有更多的“張璟”願意頂上來。

    比起張璟這種在朝中關系盤根錯節,門生連着姻親,姻親連着門生的,宋家還太弱,無勢力,無軍權,全族之榮辱全在皇帝的一句話。

    張璟對三郎大為感激,道他自己這輩子最具慧眼的一次便是提拔了三郎,非要拉着三郎喝酒,直到下午夕時,三郎才被張璟親自送至大門外。

    回到家中,三郎見兒子不在,問秀娘辰哥兒跑哪去了。秀娘道:“今兒早上你前腳出門,你兒後腳就跑出去了,八成是跑去郭家找郭午那小子去了。”

    “對了,你明日何時有空閑,我打算回娘家一趟,你那邊若抽不出空閑來,我們娘倆便先去。” 秀娘邊整理東西邊道。

    “那便明日一道去吧,你安排一下。” 三郎道。

    秀娘看着他。

    三郎不解,“看我做什麽?”

    “看你長得俊呗。” 秀娘撲哧一樂。

    三郎啞然,在他看來自己古銅色的皮膚可跟“俊”沾不上邊兒,他脫下外衣,邊洗手邊道:“夫人有話直說。”

    秀娘起身湊過來,将幹巾遞過去,笑道:“三郎,你沒發覺你身上越來越有官威了嗎?”

    “有嗎?”三郎接過幹巾擦手。

    秀娘肯定道:“很有!。”

    三郎失笑,怒而無威者犯,在他這樣的位置不可能沒有一點官威,或許不經意會帶到家裏,這倒并非他本意,他笑道:“在外是陛下之臣子,回了家裏,便是你之夫君,我兒的爹。”

    秀娘道:“不是說我,我是說我爹娘那邊,他們本來就對你誠惶誠恐的,眼下你官越做越大……”

    宋三郎明白秀娘的意思,笑道:“那明日我便婦唱夫随。”

    秀娘嗔他一眼:“那咱可說好了,我家裏什麽都沒有,就是有一大堆窮親戚,人家想沾沾你大老爺的福氣,求你替娃取個名兒什麽的,你可不許不耐煩。”

    三郎就笑,“都聽夫人的。”

    秀娘滿意,笑道:“從昨兒回來你們兄弟都沒顧得上說幾句話,你忙去大房、二房屋裏坐坐吧,免得人家挑你理。”

    ……

    這邊,宋景辰呆到快天黑才從郭家出來,郭午不放人走,郭大有兩口子也不肯放人,死活要留兄弟倆吃過晚飯再走,小哥倆盛情難卻,再者景辰還真沒把郭大有兩口子當外人,小時候他經常在郭家吃飯。

    郭大有兩口子自是知道宋家現在步步高升,一開始還有點小心忐忑,後來見景辰還同從前一樣,并不擺架子,對自家也沒有任何嫌棄之色。相反,那自在熟絡勁兒,真真是沒把郭午當外人。

    當然也沒把他自己當外人。

    一家子把人送到胡同口,又跟出好遠,景辰無奈,掀開車簾子朝後面喊道:“郭伯伯,郭伯母,一塊上車吧,我爹娘也想你們了。”

    郭大有忙住了腳步,朝景辰擺擺手:“改日再去,改日再去。”人家幾年沒回京,才剛回來要招待的貴客多着哩,怎好過去讨人嫌。

    辰哥兒能在回京的第一時間就來跑來找郭午,足以證明自家兒子在辰哥兒心裏的位置,郭大有已經知足了。

    放下了車簾,宋景辰往車裏椅背上一靠,摸着自己圓滾滾的肚子道:“二哥,快撐死我了。”

    景睿瞥他,“誰叫你餓狼似的,吃那麽多,也不知道郭家飯菜到底好吃到哪裏了?”

    景辰揉着自己的肚子道:“我吃得不是飯菜,是郭伯父郭伯母的情誼,現在國喪期間,我又是個無肉不歡的,你信不信他們為了整這一桌子飯菜,費了老大的心思,我若不吃或是吃得很少,他們必然會認為招待不周。”

    頓了頓,景辰嘆口氣道:“今時不同往日,郭伯伯想得多,郭午這小子也是,不再像小時候那般傻乎乎的啥也不想。

    可是我在乎他們呀,所以我不能等着他們上門,我得第一時間來找他們。”

    景睿正聽得有些感動弟弟的善良,就見景辰的頭靠過來,懶洋洋壓在他的肩膀上:“二哥,你怎麽這般沒有眼力價,你就不知道替我揉揉肚子,還要等着我說嗎。”

    景睿瞥他:“你都十六歲了,不是六歲,你自己又不是沒有長手。”

    宋景辰理直氣壯:“我的手不會伺候人,我怕我手委屈了我肚子。”

    宋景睿被弟弟氣笑:“何着你的意思就是我的手就是伺候人的命呗。”

    宋景辰:“小時候有什麽好吃的我都分給你吃,你伺候我不是應該的。”

    這話說的。

    宋景睿無奈,只得幫弟弟揉了一路肚子,下了車,快進家門的時候,宋景辰嘆口氣。

    景睿關切道:“還是不舒服?要不要找大夫來瞧瞧?”

    宋景辰湊近景睿,低聲道:“二哥,這麽多年過去,你怎地一點兒長進也沒有,還是這麽容易上我的當,哈哈哈。”

    宋景辰說完撒腿就跑,景睿想追,但又奈于體面,無法做到景辰那般肆無忌憚無視他人的目光,說跑就跑,只得用力一跺腳,嘴裏咬牙切齒道:“景辰你——!”

    表面生氣,他心裏卻是升起無限的感動來,即使他們兄弟倆分開多年,歸來景辰仍是當初的那個小弟弟。

    那個讓人又愛又恨又讨厭不起來的可愛弟弟。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