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7章 請閣下接招!
    第207章 請閣下接招!

    安排一番後, 宋景辰送馬管事出來,正巧被秀娘瞧見,等馬管事走遠了,秀娘狐疑地把景辰叫過來。

    “辰哥兒, 是你找馬管事過來的?”

    “是啊娘, 我找馬管事過來問點事情。”

    “問什麽事?”秀娘好奇道。

    “娘, 最近京城裏的蠟燭漲得挺厲害, 我找馬管事商量商量看有沒有賺錢的機會。”

    秀娘嗔了兒子一眼,笑罵:“你想得倒挺美,全京城都沒有聰明人了, 那銀子就等着你去撿呢,你可快給娘歇歇吧, 賺銀子的事用不着你操心,有空你給娘多看會兒書,還有,你多學學睿哥兒, 別成天個……”

    “娘說的有理, 我這就看書去。”

    不等秀娘唠叨完, 宋景辰朝秀娘一拱手,跑得比兔子還快。

    秀娘氣結!

    知春抿嘴兒偷笑。

    “你瞅瞅他, 越大越不聽話,多說一句他都嫌你煩。”秀娘指着景辰背影抱怨。

    知春笑着勸她:“辰哥兒正是叛逆的年歲呢, 比其他家的小子已經好多了呢。”

    夜裏, 吃過晚飯,宋景茂有公務未曾處理完, 起身去書房,才一出門, 迎面碰上景辰。

    “辰哥兒有事找大哥?”

    “哥,你忙你的,我找我大嫂。”

    宋景茂:“……”

    宋景茂:“我不能聽嗎?”

    景辰:“我和大嫂聊一些關于女人的事,哥你不感興趣的。”

    什麽叫你和你大嫂聊一些關于女、人、的事!!!

    宋景茂正風中淩亂,何氏聽見動靜挑門簾出來了,“辰哥兒來了,快進來坐。

    子慎,你也真是的,外面多冷的天,有什麽話不能進屋裏說。”

    “還是我大嫂疼我,大哥你學着點。”宋景辰嘻嘻笑,跟着何氏進屋。

    “辰哥兒,白天的事,大嫂還沒來得及多謝你呢。”何氏真誠道。

    “大嫂同我客氣什麽,今日碰見的便是個陌生人,弟弟亦會出手相助的。”

    被排斥在外的宋景茂一腦門問號:“有什麽是我不能知道的嗎?”

    原來今日何氏帶着貼身丫鬟出門,她本身不是那等驚豔之人,貼身丫鬟卻極為出挑,她們主仆二人在大相國寺逛街時,丫鬟遭到狂徒調戲。

    何氏自是嚴厲制止,并擡出夫君的身份以使對方知難而退,不成想對方竟毫無顧忌!

    何氏氣得又擡出自家大哥洛京城府尹的名頭吓唬對方,對方卻一臉恬不知恥,“夫人身邊的丫鬟酷似在下早逝的亡妻,還望夫人體諒在下的一片赤誠以及思念亡妻之情,在下願意出一百兩紋銀請夫人割愛。”

    何氏震驚于對方的無奈,眼下說什麽都是對牛彈琴,索性不再說話,帶着丫鬟轉身就走,惹不起,躲得起!

    不成想對方手下的奴仆卻是攔住去路不讓走,正在何氏又氣又怒之際,一道清郎明亮的少年音從天而降。

    “老遠我就瞅着閣下眼熟,走近了一看卻更是眼熟了,啧啧啧,閣下這一舉一動,這神韻當真是像極了——”

    宋景辰故意停下不說,見周圍街上看熱鬧以及當事人全都洗耳恭聽,這才慢悠悠道:

    “像極了我前世養的旺財,還望閣□□諒在下的一片赤誠以及思念亡犬之情,如能汪汪叫上兩聲讓在下緩解相思之苦,在下願出二百兩——

    是二百五十兩紋銀。

    閣下人模狗樣,卻頗有君子之風,君子成人之美,還望閣下成全。”

    “哄!”一聲,周圍簡直是排山倒海般的大笑聲。

    對面人現下的生活正是鮮花着錦,衆人吹捧之時,哪裏能受得了這等屈辱,鼻子、眼睛、嘴巴,五官全都扭曲的不像個人樣,嗷一嗓子就撲過來要拼命。

    宋景辰把何氏主仆往身後一擋,“大嫂站遠些,旺財狗性大發,又要咬人了。”

    宋景辰不到六歲便跟着宋三郎學武,在大涼州的八年同那幫武将之子摸爬滾打,豈是幾個家丁仆人能比,不消片刻鐘的功夫便把幾人打得滿地打滾,痛叫不止……

    講完事情的經過,何氏有些擔憂地朝宋景茂道:“是施家的人。”

    宋景茂:“茂雖官職卑微,不至連自己的妻子也護不住。”

    何氏內心翻了個白眼,不由想起辰哥兒安慰自己的話:“我管他姓什麽,敢欺負大嫂,便是天王老子來了也照打不誤,大嫂你不必擔心,天塌了有我爹同我哥頂着呢。”

    何氏道:“辰哥兒找大嫂來可是有事?”

    宋景辰點點頭,笑道:“正有一事拜托大嫂嫂,我娘多年不在京城,不似大嫂認識的人多,我想——”

    頓了頓,宋景辰道:“這樣吧,我給哥哥嫂嫂看樣東西。”

    說着話,宋景辰便從懷中掏出一物來。

    ……

    京城各豪門大戶的夫人小姐們陸陸續續收到了宋府少夫人何氏宴請參加春日宴的帖子。

    與此同時,那些公子少爺們則收到了來自宋府景辰公子的邀請。

    宋家要舉辦“春日宴”一時間蓋過了“蠟燭漲價”的風頭。

    說實話,議論了這麽多天早就膩了,要不是想知道一個最終的答案,誰有功夫老去操心什麽蠟燭呀。

    那神秘人可真真是壞透了,就吊着,憋着,讓人恨不能把他拽出來胖揍一頓完事!

    話說這宋家“春日宴”能被人津津樂道,可不光是因為宋家乃是當朝新貴,陛下眼裏的紅人兒,更是因為這宋家的請帖當真是做的稀罕至極。

    宴請夫人小姐的請帖用的是極為稀罕的灑金粉箋,灑金紙光潔細密,壓實的金粉灼灼其華,紙張上印刻的紋理也精美至極,離近了竟隐隐有暗香浮動。

    這也就罷了,更絕的是這請帖外面還罩了一個素色薄紗錦袋,袋子上的抽繩扣子竟然用的是黃豆粒大小的圓潤珍珠。

    要知道多少珠蚌裏才能出一顆珍珠,又有多少顆珍珠裏才能出現這般圓潤的?

    簡直是體面到了骨子裏,試問有誰收到這樣的請帖能不觸動?

    宴請男客的請貼亦是同樣如此,只不過是箋紙的顏色換成了青色。

    并非普通的青色,而是窨藏多年的頂級煙墨熏制而成的青色,其色在不同亮度下可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青藍色。

    聽說這請帖是他們家那位才回京城不久的三少爺弄出來的。

    這位宋家三少爺也真真是位妙人,聽說長得谪仙一般讓人自慚形穢,京城之中無人能及,便是傳說中大夏第一美男子,其祖父宋玉郎亦不能與之相比。

    長得好,就是嘴巴不饒人,誰要敢得罪了他,那可實慘了,太會罵,還不帶一個髒字,便是律法也不能拿他如何。

    什麽旺財、君子有成人之美、二百五買君子一笑,簡直成了京中典故。

    聽說施家那位最近都不敢出門了。

    京城各處都在讨論宋家別出心裁的請帖,甚至以收到了宋家的請帖為榮,可不是什麽人就能有資格被宴請的。

    自然關于宋家三少爺手撕旺財的典故也廣為流傳。

    甚至流傳到了皇宮,趙鴻煊聽到後當真是又好笑又解氣,心想那小子在自己面前裝乖做傻裝小鹌鹑,出去之後便本性畢露了。

    趙鴻煊同宋景茂說起此事,宋景茂忙解釋了前因後果,又言自家弟弟年齡小不懂事,行事乖張,回去後定要好好約束。

    趙鴻煊卻是擺擺手,臉上露出幾分向往之色,道:“朕自打被封為太子的那一刻起,或者說是自打出生之日起便不能犯錯,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唯恐行差走錯半步,即便如此,先皇他……”

    趙鴻煊不再多言,轉而道:“子慎,你多物色幾個自己人培養,朕有用。”

    宋景茂拱手:“臣明白。”

    趙鴻煊忽然又道:“聽說你家裏要舉辦什麽春日宴,便是貴妃都聽說了此事,說她見了你家那請帖都稀罕。”

    宋景茂忙跪下道:“陛下恕罪,此事全賴微臣。”

    趙鴻煊繞過案幾,将宋景茂扶起,“朕何時說過怪你。”

    宋景茂苦笑一聲,“陛下可記得前些日子京城蠟燭價格飛漲一事。”

    趙鴻煊挑眉。

    宋景茂道:“那件事便是舍弟弄出來的。”

    趙鴻煊先是啞然吃驚,随即失笑,道:“怪不得朕當時覺得那話有點子兒熟,卻原來是聽過。”

    這下輪到宋景茂不解。

    趙鴻煊便把宋景辰當初那番“我是你的子民,你得替我做主”以及前幾日所說,“我是你的子民,坑誰也不能坑你。”說了出來。

    宋景茂哭笑不得。

    趙鴻煊道:“你快同朕說說這是怎麽一回事,把朕都搞糊塗了。”

    宋景茂道:“臣弟自幼心軟亦很善良,他自己得到的拜師機會讓給哥哥,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更是要同哥哥們一起分享,便是路上看見一只小螞蟻都會繞着走。

    前些日子他見到京城中的乞丐心生憐憫,便想解決這些人的生計問題。

    後面不知道怎麽的,他又覺得他還能把事情做大,認為他可以解決更多人的生計問題。

    他告訴臣說,老百姓有飯吃,就會安安穩穩過日子,他們安安穩穩過日子,陛下就能少操些心……”

    後面宋景茂又把景辰後面一系列的賺錢計劃細細說給趙鴻煊聽。

    趙鴻煊先是聽得感動不已,若論為國為民的赤誠,別人趙鴻煊不相信,景辰他卻是信的。

    若無愛民之心,怎會以六歲之齡寫出“牛論”?

    若無愛民之心,他更不會小小年紀跟着父親去那等艱苦之地赈災。

    他先前以為對方長大了,也長殘了,現在想來卻着實冤枉了他。

    再等到宋景茂說出景辰的計劃,趙鴻煊更是聽得目光中異彩連連,到最後竟然是激動到拍案而起——

    “好,好,簡直是極好!”

    連說三個好字,趙鴻煊朝宋景茂道:“辰哥兒果然沒騙朕,這買賣朕與他做定了!”

    像是自己也參與了什麽了不得的計劃之中,趙鴻煊在屋裏興奮地來回踱步,忽地擡起頭道:“你給朕準備個請帖,這春日宴朕也要去!”

    宋景茂:“……”

    趙鴻煊:“讓趙敬淵也一起去。”

    宋景茂:“臣曉得,不過陛下千金之軀……”

    趙鴻煊擺擺手,“屆時朕會喬裝,你不得告訴辰哥兒,知道有朕在,影響他發揮。”

    “臣遵旨。”

    ……

    出了正月,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無聲無息中已是冰雪消融,萬物生長,遠遠望去,昆玉河堤岸的楊柳已經呈現出朦胧的綠意。

    春天來了。

    憋了一整個冬天,過年期間又因先皇駕崩不得宴飲聚會,京城中迎來報複式的熱鬧。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