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1章
    第231章

    不覺夜深, 白日喧嚣的街道安靜下來,外面不知何時飄起了小雨,細密的沙沙聲讓人聽着既放松又很舒坦,宋景辰懶懶地斜靠在絲綿軟墊上, 閉目養神。

    摻雜着濕意的冷空氣間或從晃動的車簾縫隙灌進來, 不覺冷涼, 反倒有些舒爽。

    剛才宴會上宋景茂一顆心上上下下, 如今見景辰這般悠然自得模樣,亦不免感嘆弟弟真是膽大心也大,不過卻是極有分寸的, 看似魯莽實則步步都算計好了。

    就是有些不把銀子當錢財,修繕整個京城的排水溝渠管道, 還要解決南城低窪蓄水的老大難問題,三叔這次是真的要出血了。

    翌日一早,宋景茂起來上衙,出門時與景睿碰上, 景睿考中進士之後被直接安排到了工部任職, 分在工部下面的都水司任主事。

    大夏六部之中, 工部最不受重視,沒有什麽實權。名義上官方的土木水利工程全歸他管, 實際上銀子都在戶部手裏捏着;說是搞基建的,實際上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帝修建寝殿園林、寺廟皇陵等。

    除去皇家這些大工程, 民間最大的工程也就是修河道了, 但朝廷無錢,不到迫不得已, 河道不會大修。

    但唯有大工程時他們才有油水可撈。

    宋景茂同景睿一道往外走着說起昨晚宮宴之事,着重說到景辰要替皇帝修繕京城排水之事。

    景睿大吃一驚, 結巴道:“大、大哥,此事好像與我有關。”

    宋景茂倏然挑眉。

    景睿解釋道:“大哥,我現如今不是在都水司任職麽,最近查閱一些文書時發現咱們洛京城每隔三五年便有一次水災發生,大小不一,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七十年前,京城竟然連連下了二十七天大雨,那次水災死人無數,還引發了瘟疫,百姓傷亡嚴重。”

    換了口氣,景睿繼續道:“令我難以理解的是洛京城的排水布防竟然十年都未曾有修繕記錄,我自覺此非小事,親自帶人去實地勘察,發覺實際情況比我所想象更加糟糕,便連夜将此事報了上去——”

    話到此處,景睿臉上顯出憤憤之色,“不成想卻久久得不到回應,我心急直接去問,得到的答複竟然是說我太過杞人憂天。

    事關民生大事,我自是據理力争,許是被問急眼了,他們竟然說只要淹不了皇城便不是天大的事,朝廷用銀子的地方多着呢,顧及不到這等還未發生之事……”

    景睿的聲音低下去,宋景茂心中了然,接口道:“你心中郁悶,便在閑聊時同辰哥兒說起此事?”

    景睿點點頭,又着急搖頭,“大哥,我真沒想到辰哥兒他……”

    “此事睿哥兒你無需自責。”宋景茂倏爾輕笑,擡手打斷景睿,道:

    “我昨日總覺哪裏不對,原來關竅在你這裏。”

    景睿:“???”

    宋景茂正了神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睿哥兒,你須知命由天定,事在人為。你還年輕,後面的路很長,機會總會有的,但在那之前你要修煉好己身。

    大哥會同工部那邊打好招呼,這次的修繕事宜便由你全程參與主導。”

    景睿慌忙擺手,“大哥,這不行,我才剛剛進到都水司,對許多事務還不了解……”

    “這你不用操心,他們自會安排好有經驗之人從旁協助你。”

    “大哥,還是不行,我……”景睿臉漲得通紅,大哥也太高看他了。

    “你什麽?你比他們任何人都有責任心,這就已經勝過他們千倍百倍,咱們宋家的銀子亦不是大風刮來的,在你手裏才能真正花到實處,而不是被人貪墨了去。”

    一聽大哥這話,宋景睿的責任感瞬間拉滿,但他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性問題,“大哥,我這是不是越級了?”

    宋景茂意味深長地拍拍二弟肩膀:“辰哥兒的那句話怎麽說來着?”

    景睿撓撓頭:“有,有錢的是大爺?”

    “聰明,錢是咱們宋家出的,自然咱們說了算。”

    宋景睿:“……”

    算了,難道規矩還比人命大,難道要把京城數百萬民衆的性命交到那幫推卸責任的人手裏?

    插科打诨,茶樓聽曲兒那些人還更在行些。

    有了事情可做,且是這樣的重大事業,宋景睿一時也顧不上他的不得志抑郁了,滿腦子俱被修河道之事占據。

    ……

    這邊日上三竿,宋景辰才睡醒,坐起來伸了個懶腰,扯開帳子招呼知夏進來伺候。

    穿衣洗漱完畢,小廚房那邊送了飯食進來,一小碗冷熱剛好的燕窩紅棗蓮子梗,兩碟爽口小菜,兩塊精致的小點心。

    宋景辰剛起床沒什麽胃口,只喝了一小碗粥,便叫人撤了,令平瑞進來伺候筆墨,他得寫信管他爹要銀子。

    雖然是自家親爹無疑,但要錢這事總歸是門技術活兒,講究策略。

    信紙鋪好,筆墨備齊,宋景辰坐在書案後醞釀了一番措辭,提筆開寫——

    開篇自然是一番想念之詞,洋洋灑灑,肉麻得宋景辰自己都有些臉紅,不過他爹就吃這一套,所以鋪墊必須有。

    中間寫了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自己為何這樣做。

    書信結尾怕他爹火氣太旺,又繼續加深鋪墊兒子對爹的想念,末了在信紙的最下方寫下一句:十萬火急,爹爹救我!

    寫完信,宋景辰自己讀了一遍,感覺應付自家爹問題不大,待到墨跡晾幹,小心折疊起來塞入信封。

    搞定了自家爹,接下來便是搞定京城這幫富戶的錢袋子。

    上善樓所在的大相國寺街道乃是洛京城的商業中心,也是京城第一繁華之地,因為毗鄰着皇城以及大相國寺,周邊遍布豪門大戶,又有運河要道玉帶河貫通,每日裏自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不止有京城本地人,更有許多進京外地人,諸如經商謀事的、科舉述職的、或是投親靠友的,總之,但凡來京城之人均會到這裏游歷一番,或是吃上一頓館子,或是買些喜歡的物件,或是到鼎鼎大名的大相國寺游玩上香,方算不虛此行。

    上善樓位于這等寸土寸金人氣彙聚之地的中心地段,一百八十萬兩買下一點不虧,僅靠廣告費就能賺回來。

    首先第一步,是要把上善樓修建成洛京城的地标性建築。

    現在的上善樓規模有,高度有,但還遠稱不上标志性,不足夠美觀,不足夠吸引眼球。

    兩日後,上善樓門口豎了一條巨幅的“招賢榜”

    言明上善樓現要改造重裝,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重新設計上善樓,凡其所繪圖紙入圍者可得銀十兩、圖紙優秀者得銀五十兩、圖紙被最終采納者得銀一千兩!

    圍觀群衆們都被吓傻了,一張圖紙價值白銀一千兩?

    我的老天爺,什麽時候咱們大夏工匠們的圖紙能與文人士子的書畫相媲美了,便是蕭衍宗的得意畫作在他活着的時候也未見得能賣出這個價來!

    一紙砸起千重浪!

    整個洛京城的工匠們都被宋景辰這一千兩的賞銀砸得暈頭轉向摸不着頭腦,耳聽為虛,非得自己巴巴跑到上善樓門前,對着那條幅仔仔細細讀上三五遍,才敢相信這事兒确實是真的,自己沒做夢。

    士農工商,大夏朝的工匠地位低下,普通匠人每日的收入不過五十文上下,便是那些能力出衆的熟練工每日收入也不會超過兩百文,只有達到了大師地位的匠人才會收入高些。

    還有就是某些珠寶匠人比較特殊,他們敢于接受客人的私人定制,與客人簽訂契約,若是做出的東西不能令客人滿意,等價賠償。

    不過敢這麽幹的整個大夏朝也找不出一兩個來,權把他們當瘋子便是了。

    眼下只畫張圖紙便給一千兩銀子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莫不是這位景辰公子也是個瘋子不成?

    “我的祖宗兒,你莫不是犯邪犯糊塗了,畫一張圖紙你竟給人家一千兩銀子,便是你爹再能賺錢,咱也可不能這般糟蹋銀子呀。”王氏急匆匆跑來宋景辰的院子,一臉着急。

    她本是去找相熟的串門兒聊天,結果人家都在談論自家小侄兒,問她給一千兩銀子的事是不是真的。

    她當時就急了,沖人家嚷道:“說什麽胡話呢,你們都跟哪兒聽來的瞎話,簡直是胡咧咧!除非那紙上畫條龍點個眼珠子能活過來,不然我們家辰哥兒怎麽可能做這等蠢事。”

    對方幾人信誓旦旦:“我們原也不信,可你們家上善樓門前的大條幅上都寫着呢,林娘親眼所見還能有假?”

    王氏着急回來問清楚怎麽回事,走得太急,她又上了歲數,滿頭大汗,呼哧喘氣的。

    宋景辰看着她,不由心頭一熱,看着他長大的大伯娘老了,不光是長了白頭發,明顯體力也不勝從前。

    景辰忙扶着大伯娘坐下,又掏出帕子遞給她擦汗,令知夏端了茶水過來。

    王氏顧不上喝茶,拉着景辰袖子道:“辰哥兒,你告訴伯娘,這到底咋回事?

    不是大伯娘要多管閑事,便是你娘在這也不能同意你這般做吧?”

    宋景辰請她稍安勿躁,便把上善樓的風水之說講了一遍,告訴她重建上善樓亦是為了改善風水。

    王氏最是迷信鬼神風水之說,一聽說是為了風水之故,沒有剛才那般着急了。

    宋景辰又道:“大伯娘,咱們這樓光請人畫圖紙就敢花去一千兩銀子,你能想象咱們把這樓重建會花多少銀子嗎?”

    王氏遲疑道:“辰哥兒,就照你這麽個花錢法,這樓建下來還不得花個上百萬兩?”

    王氏剛才聽說給人家一千兩銀子心都在滴血,這會兒從她自己口裏說出上百萬兩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

    宋景辰順着她的話笑道:“大伯娘以為全京城可還有比咱們上善樓更貴的酒樓?”

    王氏忙搖頭,“辰哥兒,這花銀子的事誰也不敢跟你比。”

    宋景辰:“那麽我就要問大伯娘,你說那些達官貴人若是沒有在上善樓吃上一頓,丢不丢人,掉不掉面兒?

    還有那些求人辦事,請客送禮之輩,是帶人來這最貴的酒樓用飯,還是去那些最實惠的酒樓用飯?”

    “自然是最貴的酒樓才體面。”

    “咱們這麽一折騰,大伯娘你說全京城還有不關注咱們上善樓的人麽?”

    “自然沒有,現下若是京城的老鼠識文斷字都得跑出來看看熱鬧。”

    “那麽大伯娘還覺得咱家這一千兩銀子是虧了嗎?”

    王氏激動地一拍掌,“哎呦,我的小祖宗!你腦袋瓜咋就跟人這般不一樣呢,上哪虧去?

    咱家這是賺翻了,區區一千兩銀子而已,随便來幾桌客人咱就賺回來了!”

    “還是大伯娘聰明,一點就透。” 宋景辰豎起大拇指。

    王氏老臉一紅,忙道:“快別羞臊你大伯娘了,大伯娘在你大伯同你大哥眼裏就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宋景辰遞了茶杯給王氏,替王氏憤憤不平道:“我大伯同我大哥也真是的,大伯娘就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又怎麽了嘛,大伯娘為這個家操勞一輩子,老了老了,禍禍他們爺倆又能怎樣嘛,憑大伯娘的本事還能把天捅個窟窿不成?”

    王氏一口茶水差點兒沒噴出來,作勢要揍眼前的壞小子:“你這混小子,你這是誇你大伯娘呢,還是損你大伯娘呢。”

    宋景辰一歪頭,嘻嘻笑道:“大伯娘我有樣好東西給你。”

    “什麽好東西?”

    “能在你那幫老姐妹面前顯擺的好東西。”

    “說什麽渾話,大伯娘是那種人麽?”

    “那大伯娘你要還是不要?”

    “你這孩子,沒大沒小的”

    ……

    短短幾日的功夫,洛京城甚至是洛京城周邊的工匠們奔走相告,喜大普奔,每日前來上善樓報名的人從上善樓門口排隊排出三五裏地去,成為洛京城一大奇觀。

    因為上善樓的東家景辰公子說了,不拘任何工匠,都可來上善樓報名成為上善樓“人才庫”裏的一員,就沖宋景辰這出手的豪橫勁頭兒,想為他幹活兒的人簡直擠破頭。

    天氣炎熱,劉桂花也就是現在的劉九香,負責現場的茶水甜湯供給,指揮着婦女們給排隊的匠人送水。

    都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婦女,不講大戶人家女人那多規矩,活着更重要,就端個水而已,一天給二十五文錢,打着燈籠找不着的好事,傻子才不幹!

    全京城的人也是開了眼界,怪不得人家敢叫“上善樓”,這上善樓的東家景辰公子做事是真仁義!

    上善樓內,一幫從陳宴安的數理書院請來的學生們正在忙碌地做記錄,同樣不白幹活,每人一天五十文。

    他們負責記錄報名工匠的基本情況,諸如年齡、住所、從業經歷,有何擅長等等之類。

    宋景辰将動靜鬧得這般大,施國公府想不關注他都不行。

    端午過後本就一天比一天燥熱,施國公氣得連摔好幾個心愛的茶盞,就連身邊兩個雙胞胎侍女也看着不順眼了!

    他當時怎麽就沒想到風水不好可以改造呢?

    上善樓?上善若水,善壓邪,水為財,這名字起得就能鎮住這樓。再加上這小子這般大張旗鼓的改造一番,說不得當真能扭轉風水。

    要知道這酒樓最貴的并非上面的木頭,而是下面的地皮呀。

    想到自己竟然處心積慮将施樓拱手送人,甚至以那般低的價錢送人,施國公氣得想吐血。

    東西不在自己手裏那便成了香的,其實若當初真有人建議他改造,他自己心底的疑慮也是不能夠消除的。

    自從對上宋景辰之後,沒有一件事是順的,施國公找人占蔔,不成想,那卦象竟顯示宋景辰貴不可言!

    宋景辰是貴不可言,那自己是啥……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