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6章 您说的,要是销量能翻一番,让您做什么,您都愿意啊
    杜敏学笑着环视一周,“好了,那五个广告便定下了。但这第十个创意,还有点问题。其他的广告都可以请明星来出演,但这个《老板你踢到铁板了》还缺个男一号啊。”

    他看向杜建华,老杜是他的堂叔,他半开玩笑地问道:“杜总,您要不要来过把戏瘾?”

    杜建华立刻摆手,身体后倾,“算了算了,这种露脸的机会,还是留给你们年轻人吧。我觉得你就很合适。这拍广告的机会,你们内部消化吧。”

    杜敏学眉头微动。

    他们部门内部领导年龄都不大,唯一一个过了40岁的还是个保养很好的女领导,看起来也就三十多。

    而且能代表公司的,还是得从高层里面找啊。

    等会私下跟杜总说说吧。

    他笑笑,“那这个问题之后再说,接下来……”

    杜敏学叮嘱了一番如何推进广告拍摄工作等事情后,结束了会议。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纸张翻页与拖拉椅子的声音,以及众人的客套声。

    杜建华对众人笑笑,起身离开会议室。

    杜敏华迅速跟上,在走廊里边走边说道:“杜总啊,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这广告或许您出马是最合适的了。”

    杜建华摆摆手,“敏学啊,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我哪是那块料。”

    “这个广告需要反差,需要一位成熟的、能代表公司的领导出面。我们部门领导平时就挺活跃,嘻嘻哈哈的,缺少反差。而您成熟稳重,形象出众,又是高层。现在短剧很火,您就是那种短剧霸总照进现实的版本。”

    杜建华被这话逗笑了,嘴角也忍不住上扬。

    哎,人啊,一大把岁数,也还是经不住这种对外形的夸赞啊。

    杜敏学继续说:“您一出马,用户就会觉得,‘哟,副总都亲自下场了,这公司有点东西,不像自己的公司,老板像是土皇帝似的不近人情’。这种亲和力与品牌形象,是下面员工给不了的。”

    杜建华心里已经有些动摇了。

    做这件事情,相当于把自己和公司的品牌形象绑定,对于自己的发展也有些好处。

    杜敏学继续撺掇:“而且开会之前您不是说了吗?要是销量能翻一番,做什么您都愿意啊。”

    “不是,”杜建华哭笑不得,“你还真不跟我客气啊。”

    “主要是……级别高、够成熟沉稳、形象好非您莫属啊。您说还有谁能担得起?”

    “行了,你别给我戴高帽了。我中午正好要跟总裁吃个饭,我顺便跟他商量一下吧。”

    “好,谢谢杜总。”

    ……

    两天后,9月25日,周五。早上十点。

    杜敏学的办公室里。

    他与杜建华面对面坐在窗边的沙发上。

    杜建华刚刚有工作来到这层楼,正好过来听他汇报工作。

    聊完其他项目的进度后。

    二人的话题又转向新系列小机器人的宣传工作上。

    按理说,杜建华没必要跟踪这件事情。但此事他也要参与拍摄,便多问了几句。

    杜敏学先说工作进度:“品牌经理正在与广告创意提出者沟通,今天上午就会跟我汇报结果。选代言人的工作也在顺利进行。”

    说到最后,他语气顿了下,声音略沉,“不过,也有一个问题。”

    “别卖关子,直说。”杜建华放下手中的茶杯。

    “我们目前最看好的那个广告由您出镜。这个广告与代言人无法挂钩。”

    杜建华眉心微皱。

    主推的广告与代言人不挂钩,这会让明星的曝光效果打折,也会导致观众的记忆点混乱,影响宣传效果。

    最好能让广告与代言人有关系。

    杜建华问道:“咱们选代言人的标准是什么?”

    杜敏学说道:“标准是:知名度较高,有亲和力、智慧以及极客属性,目前代言人有不少候选人。”

    所谓“极客”,可以指在IT数码领域内,喜欢玩些高精尖东西的人。

    杜建华思考了会,“争取吧。能挂钩最好,不能的话,我跟代言人合拍两张照片,加强大众的记忆。”

    “好主意。”杜敏学话音刚落,门口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杜敏学开口道:“请进。”

    门打开,品牌经理走进来,眉头微皱,似乎遇到了什么问题,“总经理好,杜总好。”

    杜敏学侧身问道,“怎么了?”

    品牌经理关上门,走到二人侧面,“《老板你踢到铁板了》那个广告创意出了点情况,得跟您请示一下。”

    杜建华也放下茶杯,眼皮微抬看向品牌经理。

    心里也划过一丝担忧。创意出问题了?

    他听说,最近正在举行什么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难道是一稿多投了?还是团队内部有纠纷?

    他挺喜欢的那个想法,还想借此提高自己在公司里的分量,可因为这种幺蛾子别泡汤啊。

    刚想到这,就听品牌经理说道:“那个创意是一个明星投稿的,名叫陈放,他想实名拍摄。”

    杜建华心中的一丝担忧瞬间被疑惑所取代。

    陈放?谁啊?

    他侧头看向30岁出头的杜敏学,只见杜敏学眼睛微亮,一副挺看好的表情,挑眉感叹道:“哦?陈放啊。”

    看来是年轻人熟悉的明星啊。

    杜建华问道:“陈放是谁?”

    杜敏学笑道:“杜总,您听说过《活着》这本书吗?”

    杜建华眉头微皱思索了会,“不太确定。”

    这书名是常见词汇,即便听过也印象不深。

    “《鬼吹灯》?”

    “这个听说过。”杜建华语气确定。

    他没看过这部小说,但记得有几家科技企业与它联名,推出了几款产品。

    杜敏学继续道:“我也只是听过罢了,他主业应该是个歌手,副业写写小说。”

    杜建华点头。

    那也就是说,是个歌手兼作者?那能会拍广告吗?

    但这个疑问只是在他脑海里刚冒出来,就消散了。

    要拍就拍吧,那个剧本应该很简单,就像流行的短视频那样,用个手机都能拍吧?

    反正有员工看着,质量能及格的。自己不用担心这种小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