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70章 李世民的否决
    嘶~

    裴寂倒吸了一口冷气。

    朝堂上刚宣布了卖给萨珊王朝一万套铠甲,这件事他身为三省官员是知道的。

    如今和倭国开战,已经是投入了所有海军。

    太子殿下竟然还要跟高句丽开战。

    “太子殿下,这还望要徐徐图之啊,多线开战,大唐国力耗不起”

    裴寂还想劝一番,可李承乾眼神却坚定。

    “大唐国力耗不耗得起,孤心中自然清楚,打完一代人的仗,后世三代人便无须受战乱之苦,你可明白?”

    额

    这话直接堵住了裴寂的嘴。

    心中有了大胆的猜测,恐怕太子殿下并不是要打倭国和高句丽这么简单,而是周围这些番邦都要蹂躏一番才罢休。

    也罢。

    裴寂叹息一声:“喏。”

    一时间,在龙城便传出了大唐出兵倭国是为了金山银矿的消息。

    同时也传入了太极宫。

    张阿难对着李世民汇报道:“陛下,从龙城传来的消息,说是大唐出兵倭国是为了金山银矿,而且很多使臣深信不疑,高句丽使臣已经返回高句丽了。”

    闻言的李世民眉头一皱。

    “何时传出的消息?是谁传的?”

    李世民第一想法便是五姓七望搞事情。

    可张阿难的回答,让李世民瞬间摸不着好了头脑。

    “回禀陛下,听闻是裴寂那边传出来的消息。”

    “什么?”李世民瞬间拍案而起。

    砰~

    “裴寂?好大的胆子。”李世民满脸怒容。

    就算大唐攻打倭国真的是为了金山银矿,那也是朝廷的机密。

    怎能随意在外宣扬?

    张阿难被吓了一跳,想了想还是说道:“陛下,臣想裴寂是大唐的老臣,跟随太上皇这么久,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定然是清楚的,哪怕如今他已成为了那什么联盟国的秘书长,那也是心向大唐。”

    “臣大胆猜测,这会不会是太子殿下授意的?”

    这么一说,李世民蹙紧眉思考了起来。

    倒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内部再如何,那也是大唐的家事。

    拿着大唐的机密到处宣扬,确实不像是裴寂的风格。

    就在李世民左思右想的时候,殿外内侍便进来通传道:“陛下,齐国公、邢国公、蔡国公求见。”

    “陛下,想必此事已经被大臣们知道了。”张阿难立刻解释道。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让他们进来。”

    总不能躲着不见吧。

    呼啦啦十几名大唐最顶尖的官员涌进了甘露殿。

    他们就是听闻了坊间传言,特意过来寻找李世民汇报的,商量解决之法。

    一旦这件事被坐实了,恐怕大唐名声尽毁啊。

    “拜见陛下。”众人异口同声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抿着唇道:“你们也是为了传闻而来?”

    额

    这一问,所有的官员皆是你看我,我看你。

    齐国公长孙无忌站出来拱手道:“原来陛下已经听说了,臣等就是为了传闻而来。”

    “嗯。”李世民轻轻应声,随后问道:“此事你等如何看?”

    一众人又是一阵对视。

    要是他们有好的办法,就直接汇报了。

    这不是还没想到办法吗?

    房玄龄却出主意道:“陛下,臣以为要尽快辟谣才是,要是这传闻被更多的百姓和使臣相信了,大唐的名声尽毁啊。”

    为了金山银矿就去发动战争,攻打另外一个国度。

    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允许的。

    李世民眉头紧蹙,看着房玄龄道:“辟谣百姓和那些使臣们便会相信了吗?”

    “这”房玄龄并没有这样的把握。

    紧接着长孙无忌出主意道:“陛下,要不先和倭国讲和?到时传闻自然是不攻而破。”

    这个建议,李世民更是不会采纳。

    耗费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倭国的金山银矿,如今什么都没得到,大军已经出发,都快抵达倭国了,这时候停战,岂不是小孩过家家玩闹吗?

    李世民音线低沉道:“那倭国袭击大唐使团此事就这么算了?”

    “这”使团被袭击,大唐若是不给出反应,还以为大唐好欺。

    顿时,一众大臣纷纷低下了头。

    杜如晦算是比较清醒的,在大家伙都没有办法的时候,他拱手站出来道:“陛下,臣听闻是左仆射那边传出的谣言,此事臣认为还是需要找左仆射好好询问才是。”

    经过这么一提醒,大家这才反应过来。

    裴寂已经好几日没有上值了,一直在龙城处理联盟国一事。

    看着大家的表情都带着赞同,李世民便对张阿难道:“去宣裴寂进宫。”

    “喏。”

    长安城距离龙城五十里。

    哪怕是快马一来一回也要一日。

    裴寂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慌得不行。

    明显是长安城那边已经得到了消息。

    传闻是他让人传出去的,如今陛下肯定是来问责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怎么办。

    怎么办。

    太子殿下如今已经回长安城了,他也找不到商议的人。

    可李世民的传召他肯定不能不去,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踏上了回长安城的马车。

    连夜赶往长安城。

    想着趁早到长安城,先去东宫找太子殿下商议一番才是。

    计划很明显被打空了。

    听闻李承乾回长安城了,李世民连夜把他召来了甘露殿。

    “父皇,不知找儿臣有何事?”李承乾的眼神清澈。

    确实不知道李世民叫自己是为了什么事。

    自己还有一大堆事没处理呢。

    李世民深深注视了李承乾一眼,良久才疑惑的开口问道:“近日龙城的传闻,你未曾听闻?”

    是疑问,也是在确定。

    想看看李承乾是否知情。

    李承乾这才反应过来,恍然大悟一般:“父皇,您说的是传闻大唐出兵倭国是为了金山银矿的事吧?”

    嗯?

    李世民微微蹙眉的看着李承乾。

    既然他知道,可为什么如此淡定?

    内心不明白李承乾到底是怎么想的,便继续试探的问道:“你不觉得这传闻有些蹊跷吗?”

    “蹊跷?”李承乾不明白的眨眨眼,撇嘴道:“父皇,这传闻正是儿臣让裴寂传的,有何蹊跷之处?”

    好家伙。

    终于找到罪魁祸首了。

    张阿难在一旁听着,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这种事也只有太子殿下能干的出来了。

    而李世民这是瞬间黑脸,自己担忧了一日,竟然是这个逆子在捣鬼。

    “太子,你可知这传闻对大唐的影响?”

    “影响?”李承乾想了想,最终摇头道:“儿臣不知,但儿臣知道高句丽使臣包藏祸心,这传闻也是故意传给高句丽使臣的。”

    说到高句丽半岛,他便来劲了。

    “高句丽狼子野心,一直认为大唐对他们并无威胁,高句丽半岛也是以高句丽马首是瞻。”

    “在大唐周边并不安全,北方东突厥虽然已灭,可东北方向还有高句丽虎视眈眈。高句丽、百济、鞑靼、韦室对大唐的威胁至关重要。”

    “儿臣以为,为了后世安宁,一代人就该解决了这些麻烦,无须三代人受战乱之苦。”

    闻言李世民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这些他身为大唐皇帝岂能不知。

    可说的简单,做却非常的难。

    李世民也想到了李承乾为什么这么做,询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唐出兵倭国,利用金山银矿的消息,吸引高句丽去援助倭国,便能够与大唐开战,是吗?”

    “没错。”李承乾非常有自信的回应道。

    “胡闹。”

    不料李世民一拍龙案。

    砰~

    吓了李承乾一大跳。

    李世民指着李承乾道:“高句丽出兵,岂不是百济甚至联合鞑靼也会出兵?届时大唐要面对倭国、高句丽、百济、鞑靼四方兵力,你真认为打仗是儿戏吗?”

    越说越气,他都觉得李承乾这主意简直是愚蠢至极。

    “好,就算朕同意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大唐对东北用兵,薛延陀、吐谷浑和吐蕃会对大唐用兵?”

    “届时三方包围大唐,你认为大唐能够打赢这场仗吗?”

    大唐兵多将广没错。

    可也要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轻易用兵,打一个倭国倒没什么,反正李世民也想看看海军的实力。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李承乾这招,真的让高句丽联合了鞑靼、百济等国的实力去支援倭国,北方的薛延陀和吐谷浑定会坐不住。

    李承乾闻言,看了眼旁边的舆图。

    这一张便是他送给李世民的天下舆图,基本上把所知的国度都标记的非常清楚。

    确实李世民说的并没错,大唐只有六十万大军。

    要攻打高句丽,最起码要动用三十万到四十万的兵力,剩下的二十万到三十万,需要驻守大唐。

    如今内有五姓七望,外有狼群环伺。

    大唐的处境不能说很好,特别是薛延陀,东突厥被灭后,薛延陀这两年势力越发膨胀了。

    暗中积蓄力量,发展了不少的部落,眼看着要成为第二个东突厥了。

    可这一次,李承乾没有退缩。

    而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父皇,虽然比较冒险,但儿臣觉得亦可一试。”李承乾指着舆图上高句丽的位置:“前隋三攻高句丽几乎是大败而归,还被高句丽利用隋朝士卒做成了京观,这对大唐来说是一种耻辱,虽然大唐不是隋朝,但大唐继承了隋的正统,那么就要时时刻刻洗涮耻辱。”

    “高句丽靠着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城墙高耸抵御外敌,如今大唐有雷霆炮,儿臣觉得和高句丽开战,只需要二十万兵马,即可横推向平壤一举歼灭高句丽全境。”

    “而高句丽半岛,拿下百济,新罗便不可能成为威胁,到时和倭国相隔较近,运送金矿银矿也是方便。”

    没想到李承乾都已经想到运送金矿银矿了。

    说的头头是道,李世民差点都信了。

    但身为皇帝,他不可能去冒险。

    “不可能,大唐如今一点风险都不能冒,高句丽之仇朕自然会报,可不是现在。”

    李承乾很无奈。

    天赐良机啊。

    “既然父皇都如此肯定了,可儿臣话已经放出去了,要么就停止攻打倭国,要么就与高句丽和鞑靼、百济等国开战,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肯定是收不回来了。”

    这话要把李世民气死。

    不过说的也是事实。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收得回来。

    突然李世民眼前一亮,看见了龙案之上的大唐周报,他直接道:“那就让大唐周报发一篇关于倭国的文章,说倭国袭击大唐使团,大唐才出兵攻之。”

    虽然不能解决全部的影响,但消除大部分影响也是可以的。

    李承乾看了眼大唐周报,在看看李世民的表情。

    知道这件事自己再杠下去也没有结果,只能答应了。

    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