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7章 舆论漩涡中的惊鸿一瞥
    首尔公寓的顶灯在深夜泛着冷白的光,邱锦书扯下被汗水浸透的发带,镜面映出她脖颈处还未消退的勒痕——那是考核时金属装饰片留下的印记。她踢开缠在脚踝的舞鞋,正要走向浴室,木质梳妆台上的手机突然发出蜂鸣。

    "不会是你的足球明星发来贺电了吧?"金雪顶着爆炸头从隔壁窜出来,橘色的面膜精华顺着下巴往下滴,"早说过让你直播考核时偷偷举应援手幅,现在好了,人家在绿茵场摘冠,你在练习室啃能量棒。"

    邱锦书白了闺蜜一眼,指尖却不自觉加快滑动速度。聊天框顶端跳出熟悉的头像——"南岛的星星",对话框里躺着一张照片:大连国际体育场的草皮上,一枚足球孤零零地躺在中线附近,远处看台上红色的助威条幅在夜风里猎猎作响。

    "刚把比赛用球藏进行李箱,像不像我们在四中偷藏训练球?" 消息末尾跟着个偷笑的表情包。邱锦书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记忆突然被拽回2018年的北京盛夏。那时纪风总在训练结束后,把足球塞进她的书包,"帮我保管,宿管阿姨不让留",少年狡黠的眼神和此刻的文字如出一辙。

    "哟哟哟,笑成这样!"金雪突然从背后探出头,沾着薯片碎屑的手指几乎戳到屏幕,"快让我看看国民中场说了什么肉麻话!"邱锦书手忙脚乱地锁屏,面膜精华却已经滴在她裸露的肩背上,惊得她跳起来:"金雪!你面膜都快干成水泥了!"

    "今天的倒钩射门帅得过分。" 邱锦书删掉三次前缀,最终只发送了最直白的一句。几乎是秒回,对话框弹出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

    "骗你的,其实起脚时护踝松了。" 新消息后跟着一串冷汗的表情,"但想着不能在你屏幕前出糗,硬撑着踢完了。"

    "看吧看吧!"金雪不知何时又凑过来,鼻尖几乎贴上手机,"这不是双向奔赴是什么?我赌五包火鸡面,下次他进球肯定对着镜头比爱心!"她突然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等等!该不会他早就知道你每场比赛都在看?"

    邱锦书感觉后颈发烫,胡乱把金雪推出门:"去去去,面膜都裂成蜘蛛网了!"关上门的瞬间,手机又震动起来。纪风发来一段十秒的视频,画面里大连体育场的更衣室乱作一团,香槟泡沫不断溅到镜头上。穿着国家队训练服的少年突然出现在画面中央,额发还滴着水,对着镜头举起缠着护腕的手,腕带上"never give up"的字样被泡沫糊得模糊不清。

    "别在意那些玩笑话。"邱锦书打字时特意加了个无奈的表情,"不过护具该换就换,总这么凑合容易受伤。"她想起大连机场那次匆匆相遇,隔着玻璃幕墙,纪风穿着国少队训练服,右手缠着的绷带从护腕边缘露出毛边。

    金雪的哀嚎突然穿透门板:"救命!我的面膜掉到浴缸里了!"邱锦书忍俊不禁,手指在键盘上悬了片刻,又补充道:"话说回来,今天那个绝杀球,你起跳时腰弯得比我下腰还标准。"发送完盯着屏幕,想象着纪风看到消息时可能会露出的无奈表情。

    浴室方向传来水花四溅的声响,伴随着金雪跑调的歌声。邱锦书把手机倒扣在桌面,走向蒸腾着热气的浴室。镜中的倒影渐渐被水雾笼罩,她却清晰记得直播里的画面:大连国际体育场的聚光灯下,纪风在终场哨响后单膝跪地,指尖抚过草皮的动作,像极了2018年那个暴雨夜,他在健身房地板上捡球时的专注。

    水流冲刷身体的声响中,手机又震动了两下。邱锦书伸手摸到屏幕,锁屏显示两条新消息。第一条是纪风发来的定位截图,标注着"大连海鲜大排档",附带文字"下次带你尝正宗的海菜包子";第二条来自金雪的消息轰炸:"救命!我洗发水挤到沐浴球上了!!!"

    窗外的首尔夜色渐深,yj娱乐大楼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邱锦书对着镜子抹掉脸上的水珠,突然觉得那些错过的对话、未说出口的关心,都在今夜的消息框里,慢慢拼凑出完整的拼图。

    首尔江南区的公寓里,落地窗外的霓虹还在闪烁,邱锦书却被手机屏幕的冷光照亮了脸庞。经纪人发来的消息在对话框里格外醒目:「明早十点,公司召开出道发布会。」她反复读着这行字,直到金雪抱着抱枕从房间冲出来,兴奋的尖叫划破寂静。

    "锦书!我们真的要出道了!"金雪的栗色卷发随着跳跃乱晃,橘色美甲重重拍在邱锦书肩头,"你看!官方账号已经开始预热了!"手机屏幕上,yj娱乐的首页换上了女团预告图,她们五人穿着银色战衣,眼神坚定如炬。

    邱锦书感觉眼眶发热,记忆突然回溯到三年前的夏天。作为武警高级干部的父亲把她的护照摆在桌上,镜片后的目光严肃却饱含温度:"爸爸年轻时候在边境执行任务,最怕的就是放弃的念头。既然决定了,就别回头。"母亲,那位清北大学的教授,默默往她行李箱塞了整盒胃药:"练习再忙也要按时吃饭。"而爷爷邱鹤松,这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和敌人拼刺刀都没怕过,还怕舞台上的灯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练习室的日子像被拉长的胶片,每一帧都浸满汗水。金雪说得没错,她确实记得第一次考核时,那双不合脚的舞鞋让她在地板动作时重重摔倒。但她更记得,当晚视频通话里母亲指导她用冰袋冷敷,父亲隔着屏幕演示如何用绷带固定扭伤的脚踝,爷爷则发来老照片,说:"当年我在战壕里,比这苦多了。"

    "还记得那次你发高烧,叔叔阿姨连夜寄来中药吗?"金雪突然挨着她坐下,语气难得温柔,"你在练习室喝药的样子,像极了电视剧里偷偷练武的大小姐。"

    邱锦书笑了,确实如此。父亲总会寄来特制的护膝,说这是部队训练用的;母亲定期发养生食谱,叮嘱她补充蛋白质;就连爷爷,都托人送来抗美援朝时期的搪瓷杯,说用这个喝水"有战士的气势"。这些温暖,支撑着她熬过无数个独自加练的深夜。

    手机突然震动,是家庭群弹出消息。母亲发来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出道致辞建议:「注意台风,手势要自然,中英文切换时语气别生硬」父亲则直接发来一段视频,是他带着战士们喊的加油口号,声音震耳欲聋。爷爷的消息最简洁:「明天我守着直播。」

    "哇!叔叔阿姨太酷了吧!"金雪凑过来看,"你这哪是去出道,分明是带着全家的军团出征!"她突然跳起来,"不行!我们得好好准备!我去翻压箱底的战袍,你快选个最惊艳的造型!"

    邱锦书看着闺蜜风风火火的背影,又低头看手机。纪风不知何时发来消息,配图是他在大连国际体育场的剪影,配文简短有力:「等你闪耀全场。」窗外的夜渐渐褪去,首尔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练习室的灯光依旧明亮——那是其他练习生在为梦想奋斗。而她知道,自己的梦想终于要在父母的支持、朋友的陪伴和那些温暖的牵挂中,绽放光芒。

    首尔凌晨两点的夜风裹着潮湿的暖意,邱锦书推开阳台门时,金雪兴奋的韩语正从房间里炸开。“阿爸!我们真的要出道了!内,明天开发布会!”韩国姑娘带着哭腔的欢呼混着家具碰撞声,透过门缝断断续续传来。

    玻璃护栏凝结的水珠顺着邱锦书的指尖滑落,远处yj娱乐大楼的led屏还在循环播放女团预告。作为曾经北京四中的学生会会长、清北保送预备生,此刻她望着汉江两岸的霓虹,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面挂满勋章的墙。三年前离家那天,这位武警高级干部沉默着替她把行李箱搬上车,最后只说了句:“遇到事别硬扛,部队大院永远有你一盏灯。”

    母亲的叮嘱则像随身携带的保温杯,永远温热。视频里,清北大学的教授会举着《运动医学》教材,逐帧分析她训练视频里的动作隐患;会在凌晨发来熬制姜汤的秘方,备注“首尔的冬天湿冷”。而爷爷邱鹤松,那位总把“战场上没有退路”挂在嘴边的抗美援朝老兵,寄来的包裹里永远躺着搪瓷缸,缸底用红漆写着“冲锋”二字。

    “锦书!我爸说要包下江南区所有广告牌!”金雪突然撞开阳台门,手机还贴在耳边,睫毛上沾着未干的泪珠,“你快和我妈妈说两句!她非要问中国婆婆怎么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邱锦书笑着接过手机,听筒里传来热情的韩语问候。她望向夜空,首尔的星星藏在云层后,却让她想起北京四合院的天井。那时作为天之骄女,她捧着奥数奖杯站在领奖台上,台下坐着骄傲的父母;如今站在异国他乡的阳台上,即将迎接的是全然不同的舞台。

    挂断电话时,金雪正对着夜空比心自拍。“等我们火了,一定要在汉江放烟花!”韩国姑娘的美甲在月光下闪着光,“就像你说的,北京过年要放鞭炮,我们出道也要热热闹闹!”

    邱锦书靠在护栏上,任夜风掀起衣角。远处练习室的灯还亮着,那是未眠的练习生在追梦。而她知道,明天的发布会上,父母会守着直播,父亲的勋章墙前会摆上她的照片,母亲的教案本里会夹着出道新闻的剪报。首尔的夜景与北京的万家灯火在这一刻重叠,照亮了她从天之骄女到舞台追光者的蜕变之路。

    首尔凌晨三点的夜风掠过阳台,邱锦书握着手机的指尖沁出薄汗。stagra的粉丝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涨,从三位数窜到五位数不过眨眼间,新消息提示音像密集的鼓点,震得她耳膜发疼。主页那张练习室侧影照下,评论区已被「yj新女团神颜」「清冷钓系天花板」的赞叹刷屏,却没人知道,这个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的练习生,曾是北京四中的学生会会长、清北保送的预备生。

    浴室门猛地被撞开,裹着浴巾的金雪举着平板冲出来,发梢还滴着水珠:“热搜第七了!‘yj娱乐神秘新人’词条阅读量破亿!”她把平板怼到邱锦书面前,屏幕上满是营销号截取的出道预告片段——画面里邱锦书侧身回眸的瞬间,弹幕正以炸裂的速度滚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