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4章 前往乡试
    乡试的考官由朝廷任命。

    按照规定,朝廷任命乡试主副考官两人,同考官四人,以及其他类似提调等各种官员。

    乡试前一两个月,考官和相关被下达调令的考务工作人员都会从驻地向着省城进发,参与乡试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往常,乡试报名开始时,朝廷任命的主副考官差不多也会在此时到达。

    今年比较特殊,石青州接到皇帝任命,由他担任今年的主考官。

    他只用在此处等着副考官来此,就可以开始筹办本届乡试的出题任务。

    对于本次乡试试题,他拥有自己的规划,但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现在还处于脑动思考阶段。

    所以,对于此刻有人卖乡试预测试题,石青州有点想看看这卖的什么东东?

    毕竟,本人现在还没有出卷子,他都开始卖上预测题,胆子太大了!

    石青州下属迅速领命,费劲巴拉的挤过人海,不远万里走到明智身边。

    “小子,来一份!”

    明智看此人头上的汗水,一番彩虹屁,吹的此人面无表情,汗流的更多。

    “好勒,秀才公……”

    此人拿过试卷,转头与明智消散于人海,完全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精神服务。

    明智不解!

    嗯?吹人水平不行,还需努力。

    不过,明智还是很喜欢刚才那位秀才,只付钱不逼逼,减少时间成本。

    张华年热的受不了,看明智卖的差不多,忍不住用袖子扇了扇风。

    “我看刚刚那位秀才都能从那边挤过来买资料,说明这地也不是特别挤。

    我看感觉那边人少了一点,咱们也挤出去吧!”

    呵呵哒!

    看着别人成功,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完全不知道人和人不一样。

    人家可是刀山火海走过来的武将,挤这些秀才公那是一扒拉,腱子肉一用力,脆皮秀才全往旁边走,当然挤过来买资料轻轻松松。

    张华年借着自己个人高,想要复制辉煌,这条路走的太艰辛。

    明智前面有大高个挡着,走的非常满足,并没有受到太多力的作用。

    “张兄,本次乡试真是不虚此行。”

    张华年在前面走的龇牙咧嘴,感受到人肉压力。

    “我今天帮你大忙,你得意思一下!”

    瞧瞧,近朱者赤,学废了!

    “当然,没问题。

    我和附近的商贩大叔玩的可好,那些醍醐灌顶聪明水、茅塞顿开好馒头……

    你想吃多少吃多,不在话下。”

    明智刚到报名现场,看人太多,估摸要排队很长时间。

    他就和附近商贩交流一下此地售卖经验,人讲究互帮互助,他不光从商贩那边学到当地特色的售卖规则,还帮助他们提高销售技巧。

    给附近商贩的小吃和商品起了不少有文化的名字,是这些大叔大婶眼中的自己人。

    张华年听了感觉有些昏头,不体面。

    “你一个读书人,掉在钱眼里,有些太在乎这些黄白俗物,这个可不行!!!”

    明智小脑瓜有自己的理解,民以食为天,人靠钱才活,没钱谁能活的下去。

    “张兄,读书人怎么能不谈钱?

    只要我这钱的来路是自己辛苦正道来的,怎么谈都不为过。

    再者,乡试,不仅是读书人的考试,也是老百姓的狂欢。

    就拿今天这场报名来说,养活此地多少百姓?

    不说前来售卖吃食的小商贩,附近的酒楼的伙计,还有跪在附近求打赏的乞丐,售卖喂养牛马草料的农民……

    咱们那些有钱的秀才老爷,手稍微松一下,就能养活不少普通百姓,这桩桩件件,哪样没和这些黄白之物挂钩?

    怎么能说不重要!”

    张华年作为标准的科举人,所有的一切思想都围着科举转。

    一直想的都是自己要变好,考个好成绩光宗耀祖,如何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很少想到普通百姓的生计,也没有想过普通百姓竟然和科举挂钩?

    “为兄佩服,仁弟明智!”

    明智嘿嘿一笑,他就是明智本智。

    活着,就要精打细算,他不仅是一个科举人,也是一个要忙于生计的普通人。

    生活二字,就是生下来,就要考虑怎么活。

    为了美好生活,在人海中秀才向前冲,费劲巴拉挤出人群。

    人太多,他俩担心会有交通堵塞,喝了几口水快速赶回去,不想再经历那么多人抢空气的场景。

    另一边。

    石青州手里捏着明智的书,花了一两银子,着实便宜。

    他随手翻过两眼,涵盖朝廷最近发生的大事。

    不止于此,里面还根据朝廷大事进行分角度延伸,从不同角度预测可能出现的考点。

    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对于朝廷大事的敏锐程度,出书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个人才。

    但是,哼哼,谁让你犯在他手里。

    石青州把这本书拿给小厮,叮嘱道。

    “副考官已经到江省,把这本书给他送过去,告诉他们只要这书上出现的内容,都不考。”

    小厮连忙把那本书拿过去,快速的吩咐人把书给副考官送过去。

    啧啧啧,时间飞快……

    八月十二日,距离江省乡试正式开始还有几天。

    本次乡试,全省报名考生共计两万三千两百人,江省史上人数最多的时刻。

    所有参加本次乡试的考生,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检查文房四宝一应用品,准备考场食物和银钱……

    乡试,不需要村里再开证明来确认明智的身份或资格,所以连他家隔壁老村长也不知道明智要参加本次乡试。

    本次低调准备,除了他爹娘知道他参加考试,再也没有别人知道这个消息,就连赖大和赖老头他们也不知道。

    用明智的话说,没有出成绩的事情,没有说的必要。

    于是,在村民的眼中,一个平静无奇的早上,明智带着小厮乘上牛车出发。

    大家习以为常,除了小李氏在湖边洗衣服有点神不守舍,赖死鬼不知道跑哪去赚大钱,生活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明智这次打算住客栈,最好能住在考试近的客栈,这样少走几步路。

    咱现在有钱,也可以奢侈一把。

    ……

    喜欢寒门科举小懒娃请大家收藏:()寒门科举小懒娃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