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黄炳松一向视陈少兵如己出,但在铁证面前,这个外甥还是很快把舅舅供述了出来。
看着陈少兵的证词,黄炳松最终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选择了老实交代。
这起校园操场埋尸案件,背后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同时他也是陈少兵关系网中的枢纽人物。
陈少兵这个杀人之后,自然是隐瞒不了黄炳松的,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规劝外甥去投案自首。
而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关系!
他想到了他的曾经的一个学生,也是陈少兵的同学——时任新县公安局的这个政委杨军。
于是乎立即请杨军帮忙把事情摆平,后者先后收下10万元后,利用自己担任新县公安局政委的职务便利,隐瞒证据勾结办案人员不予立案。
让受害人沉冤地下,杀人者逍遥法外,一起杀人案被定性为失踪。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在下来为期半个月的深入调查后发现,保护伞涉案人员竟达19名!
这些混蛋践踏了职业操守的底线,可以说是草菅人命。
最终这些失职渎职公职人员被江乐为首的机动组一一挖出,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最后在2018年12月,新县一中原校长黄炳松,新县县公安局原政委杨军因犯徇私枉法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陈少兵因犯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
次年1月20日,陈少兵被依法执行死刑。
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杨欢直接下令,要以公安部的名义向全社会发布调查结果。
详情如下:
在这起“操场埋尸案”中,以黄炳松为首的公职人员编织的保护伞网络,与黑恶势力形成深度勾连,导致戴世平老师含冤15年。
这一案件暴露出教育、公安、信访等多部门的系统性失职。
一是新县县教育局,工程监管形同虚设,师德防线全面失守。
2001年,新县一中操场工程违规发包给陈少兵,时任校长黄炳松主导了这一过程。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新县县教育局对工程招投标程序不规范、预算严重超标等问题视而不见。戴世平作为校方委派的质量监督员,多次向教育局反映工程存在偷工减料问题,但教育局既未派人实地核查,也未要求学校暂停施工。
反而将举报材料转回新县一中处理,导致问题被内部消化。
更令人震惊的是,2003年戴世平失踪后,教育局不仅未督促学校配合警方调查,反而默许黄炳松散布“戴世平携款潜逃”的谣言,试图将水搅浑。
当戴世平家属到教育局询问情况时,工作人员以“学校已报案,等待警方结果”为由推诿,甚至暗示家属“不要得罪黄校长”。
这种纵容包庇,本质上是对教育公信力的背叛。
二是新县县公安局:权钱交易构建“铁幕”,命案沦为“失踪案”!
首先是黄炳松利用校长身份,与新县县公安局政委杨军(陈少兵同学)结成利益同盟。
2003年2月,陈少兵杀害戴世平后,黄炳松立即携带元现金找到杨军,要求“尽快了结此案”。
为彻底掩盖罪行,杨军指示民警陈守钿、曹日铨等人故意拖延现场勘查,将提取的血迹样本搁置两个月才送检,导致关键证据失效。
其次是系统性造假与案件定性篡改。
面对上级公安机关的批示,新县公安局阳奉阴违。
2003年3月,湘省公安厅要求“对操场土坑深挖清查”,但时任局长蒋爱国以“黄炳松反对开挖影响学校形象”为由,终止调查。
专案组在汇报材料中隐瞒血迹提取事实,编造“陈少兵不具备作案条件”的结论,将命案定性为“失踪案”。
更讽刺的是,陈少兵在案发后仍能自由出入公安局,甚至与民警称兄道弟,这充分暴露了当地警匪一家的畸形生态。
三是信访系统,三级推诿制造“肠梗阻”,上访之路血泪斑斑。
首先是县信访局,踢皮球式敷衍。
戴世平妻子戴翠莲在2003年1月首次报案无果后,于同年3月到县信访局上访。
工作人员收下材料后称“需转公安部门处理”,此后再无回音。
当家属再次追问时,得到的答复是“证据不足,建议自行寻找线索”。
这种推诿导致案件初期调查黄金期被浪费。
其次是市信访局,虚假督办与信息截留。
2004年,戴世平弟弟戴晃平向怀市信访局递交实名举报信,指控陈少兵杀人。
市信访局虽作出“督促新县县公安局调查”的批示,却未跟进落实。
更恶劣的是,举报材料被转回新县县后,直接落入黄炳松手中,导致邓晃平遭到恐吓威胁。这种“批示—转回—包庇”的闭环,让信访制度沦为保护伞的工具。
最后是省信访局,顶层监督的缺位。
2005年至2018年间,戴世平家属先后7次向省信访局上访,均未得到实质性回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省信访局既未启动复查程序,也未将案件纳入重点督办,仅以“属地管理”为由反复转回市县处理。
这种机械执行政策的做法,使得案件在基层陷入死循环,直到2018年公安部督导组介入才打破僵局。
四是怀化市公安局,从纵容包庇到阻挠复查。
2010年,黄炳松调任怀市公安局副局长,进一步巩固了对当地公安系统的控制。
他利用职务便利,将亲信杨荣安(新县一中办公室主任)调入市公安局,负责监控戴世平家属的上访动态。
怀市公安局法医邓水生在2003年参与案件勘查时,明知现场血迹是重要证据,却故意延迟送检,并在报告中谎称“未发现可疑痕迹”。
2019年案件重启后,邓水生仍试图销毁原始勘查记录,最终因徇私枉法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
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堕落,彻底堵死了真相浮出水面的可能。
最后就是陈少兵所犯下累累罪行。
暴力威胁举报人:2003年戴世平失踪后,陈少兵纠集社会闲散人员,多次到戴家打砸,威胁戴翠莲“再上访就灭门”。
协助埋尸灭迹:案发当晚,陈少兵驾驶铲车将戴世平尸体掩埋的土坑填平,并威胁施工人员“敢泄密就活埋”。
干扰司法程序:2018年案件调查期间,陈少兵向办案民警行贿20万元,试图换取自己的“精神病鉴定”,以逃避死刑。
操控舆论导向:陈少兵雇佣网络水军,在贴吧、论坛散布“戴世平与陈少兵有经济纠纷”等谣言,混淆公众视听。
这起案件中,19名公职人员因失职渎职被处理,陈少兵被执行死刑。但案件暴露的问题仍值得深思:
一是制度性漏洞:信访转办缺乏监督机制,导致“批示—转回—包庇”的恶性循环。
二是权力依附关系:黄炳松通过亲属、同学关系网,将教育、公安、信访等部门串联成利益共同体。
三是基层治理塌陷:新县县公检法系统长期被地方势力渗透,形成“官匪勾结”的畸形生态。
戴世平案的平反,彰显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心。
但要防止类似悲剧重演,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回避制度、更透明的信访督办机制,以及更彻底的基层政治生态净化。
唯有如此,才能让正义不再迟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落款:公安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
喜欢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请大家收藏:()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