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6章 希望小荷适可而止
    若此时公开宣布恢复市舶司,可能会惊动他们,隐藏行踪。

    龙江宝船厂同样如此,归吴良管理,我多年未过问,恐有隐情。”

    朱元璋向朱标、朱棣解释他的考量。

    朱标与朱棣听罢父皇的话,皆颔首示意理解其中深意。

    “老四啊,朕赐你一道圣旨,将龙江宝船厂交由你燕王管理,你可准备妥当,即刻前往接手。”

    朱元璋对朱棣说道。

    朱棣点头应道:“孩儿明白了,父皇是想让儿臣迅速掌握宝船厂,让他们猝不及防。

    或许还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

    朱棣思索片刻后说道:“父皇若真怀疑江阴侯和靖海侯有问题,大可不必这般周折。

    直接拘押二人,再搜集证据岂不更容易?

    这种方式更为直接且高效!”

    此时的朱棣正值年轻气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惯了,遇事总想着以力服人,不愿多加权衡。

    当然,还有一个隐情,便是徐达与徐妙云之事令他焦虑不安,一心只想速战速决,尽快解决问题。

    “老四,事情并非你所想的那般简单。

    这二人可是鸡笼山功臣庙中供奉的功臣,朕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贸然对他们动手。

    若真如此行事,必会引起众怒,让其他将领寒心。”

    朱标缓缓解释道。

    朱元璋听后暗暗点头,认为朱标考虑得更为周全,确实稳重可靠。

    “老四啊,办任何事都须遵循规矩,莫要以为强权就能为所欲为,特别是在处理重大事务时。

    必须做到有理有据,至少不让别人抓住把柄。

    为何我朝能稳步发展?正是因为有章可循。

    说句实在话,我们作为皇家,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绝不能带头破坏规矩。

    否则最终受损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

    说完,朱元璋又转向朱标叮嘱道:“但也不能一味拘泥于规矩,否则会被规则束缚手脚,反受其累。

    这其中的分寸最难把握,关键就在于拿捏一个‘度’,这需要用心体会……”

    朱标郑重承诺已铭记于心。

    这事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父皇,儿臣告退,这就去接管龙江宝船厂!”

    从朱元璋那里接过任务后,朱棣便向朱元璋告辞。他心里像有团火在烧,恨不得立刻离开,一刻也不想在这多待。

    他一心只想赶快去接手龙江宝船厂,清除所有出海阻碍,重新设立市舶司,下海经商建设医学院,打造无敌舰队攻打倭国,挖掘大量金银财宝。

    至于父皇传授的那些治国经验,他完全没放在心上,也不打算多听。反正皇位轮不到自己,自己只是个征北大将军,这些治国道理让大哥学就行了。

    朱元璋叫住了他:“老四,你一路奔波回来,也没好好休息。回来后又忙个不停,这样不行。绷得太紧容易出问题,先休息一下,再去做事也不迟。

    你现在做的事情是救人,但以你现在的状态,还没开始救人,自己可能就被累垮了,这可不好。”

    以往朱元璋绝不会如此体贴地关心朱棣的身体,但最近从韩成那里传来太多坏消息,不是这个病逝,就是那个意外离世,听得他心情沉重,生怕老四也出事。

    父皇这是在关心我吗?

    朱棣一愣,有点不适应。

    “父皇,没事,孩儿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

    “你知道个屁!立刻给我去睡觉!

    天德还有两年半,妙云那孩子还有更久,二十五年呢,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你今天去休息,休息好了明天再去做事。这是命令!

    否则,这事就不让你参与了!”

    还想说些什么的朱棣,立刻哑口无言。

    “孩儿遵命。”

    朱棣有气无力地说道。

    看着朱棣这垂头丧气的模样,朱元璋皱眉呵斥道:“老四,看看你这副模样!才刚开始,你就慌成这样?

    以前你娘病得那么重,只剩一点时间,我们照样吃喝玩乐,该干嘛干嘛,一滴眼泪都没掉过!

    现在妙云还有二十五年呢,你慌什么?

    能不能学学你老子的样子?!”

    你确定是这样吗?

    朱棣疑惑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被看得不耐烦,一脚踹过去,粗声道:"不信去问你哥!你哥什么都懂!"

    朱标严肃地说:"四弟,父皇说得没错。

    父皇一向该吃吃,该喝喝,从未哭过。

    四弟妹的事还早,医学院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得花很长时间。

    四弟你别急,不然还没等医学院建好,你自己先撑不住了!"

    "行,大哥,我知道了,这就去睡!"

    朱棣点头如捣蒜,完全信了朱元璋的话。

    ……

    "这老四不错,让人省心,龙江宝船厂的事交给他就放心了。"

    朱棣走后,朱元璋对朱标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对朱棣原本就满意,后来听韩成说起朱棣未来会成为大明征北大将军,封狼居胥、燕然勒功,就更喜欢了。

    看着朱棣,越看越顺眼。

    如今,在朱元璋的儿子里,朱棣仅次于朱标。

    不过,这第二名和第一名之间,差得像天堑一样……

    朱标用力点头:"四弟确实很靠谱,这些事他能做好。"

    两人聊了几句后,朱元璋突然长叹一声:"只盼龙江宝船厂别出岔子,也希望吴良、吴祯二人没事。

    这些年跟我们一起拼杀的兄弟,真的想让他们有个好结局……"

    ……

    "韩……公子,不用急着写话本,吃完饭再写也来得及。"

    宁国公主见韩成洗漱完后边写边吃饭,连忙劝阻。

    "话本不看一天两天也无所谓。"

    韩成摇头:"不行,容儿,真不行。"

    这是他前世养成多年的习惯。

    每天醒来就觉得自己欠了几千字,不写完那四千字,浑身都不舒服。

    做别的事也没劲,总感觉有座大山压着自己。

    当然,也只能是四千字,多写一个字同样不舒服。

    朱有容当然不知其中缘由。

    韩成的举动落入她眼中,便是韩公子为了自己,连吃饭都顾不上,只为给她撰写话本。

    韩公子待她实在太好!

    【宁国公主察觉到你对她始终牵挂,确实在乎她,内心甜如蜜糖,恋人积分+5,百倍积分激活中,恋人积分+500,当前积分。好感度+1,现好感度为56。】

    正在埋头疾书的韩成瞥见恋人心动系统里的提示,手下动作稍顿。

    微微错愕。

    这也太能联想了吧?

    自家娘子的想象力未免太过丰富。

    韩成自然不会去澄清什么,这般美好的误会还是多多益善。

    一番挥毫泼墨后,韩成总算完成了今日的任务。

    搁下毛笔,活动酸胀的手腕,他的心情立刻明朗起来。

    宁国公主瞧见韩成写完话本后的笑意,心头亦满溢甜蜜。

    韩公子果真是将她放在心尖上。

    受此情绪感染,再看韩成那龙飞凤舞的字迹,也不觉刺目,反觉其中另有几分独特之美。

    这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韩成放下笔,小荷过来收拾文房四宝。

    他看看毛笔,又望向纸上那些似被野狗肆意践踏的字迹,颇觉尴尬。

    他想,自己得找个机会找支熟悉的硬笔来书写了。

    这毛笔他实在用不惯。

    小荷表面上看似无事,实则不敢直视韩成。

    一旦目光相接,那张带着婴儿肥的脸庞便会泛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红晕。

    宁国公主很快注意到小荷的异样,意识到小荷隐瞒了些许真相。

    当下决定,待会儿要仔细盘问小荷,查明还有何隐情……

    ……

    寿宁宫的一隅,一口大锅架起,烈焰熊熊,韩成在此继续炼制香皂。

    此时虽非寒冬,但炉火炙烤,韩成还需劳作,可想而知,汗水早已浸湿衣衫。

    即便有小荷和宁国公主二人在一旁替他扇风,也是徒劳。

    “韩公子,你在那世间夏日时是如何熬过?没这般待遇吧?”

    小荷凝视着韩成,轻声发问……

    ------------

    “若是在后世度夏,我定不会有这般优待。”

    韩成微微颔首。

    此话并无虚假,后世虽有电扇,酷暑时更有空调,但绝不会有人特意为他摇扇降温。

    更何况,这两位执扇之人中,还有一位是真正的公主!

    朱家嫡长女,身份何等尊贵!

    这种待遇,韩成其实并未想过要宁国公主亲劳,只是未来儿媳心系情深,执意要为他效劳,他也只能欣然接受。

    小荷与宁国公主听闻此言,并未感到丝毫惊讶。

    不论是公主的地位,还是当下世间,能享此福泽者寥寥无几,仅限于极少数人。

    再说,韩公子早已提及,他来自数百载之后,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人罢了。

    自然谈不上有让人服侍的资格。

    小荷若不曾发问倒也罢了,这一问却再度撩拨起韩成对后世的思念,尤其是一想到那清凉的空调房。

    宁国公主亲自为他扇风固然惬意,但这种舒适更多属于精神层面,而非纯粹的身体享受。

    “那么,公子在后世过夏时,又是如何消暑的呢?”

    小荷再次启唇探询。

    她对数百载后的世界充满好奇。

    “小荷。”

    宁国公主柔声出言,意在提醒,希望小荷适可而止。

    当然并非担忧小荷追问过多关于后世之事,而是顾虑韩成内心是否有所不适。

    她亦知晓,韩公子后世不过是一介平民,普通人过夏的方式自不必多想。

    大概不过汗湿时以布擦拭,闲暇时自行扇动扇子。

    夜晚冲凉,富庶之家或许能铺设竹席,贫苦人家可能只能垫草席,最差境况下直接睡在地上……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