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1章 朝中那些勋贵、武将又在何处?
    说完便重新投入工作。

    虽然朱元璋有些焦急,但他明白韩成的性格,也只能耐心等待。

    过了一会儿,韩成完成了剩余部分的创作。

    放下笔,他对朱元璋说道:“永乐大帝嘛,就是你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

    朱元璋:???!!!

    朱标:??!!!

    月底了,手头有月票的朋友不妨投一些吧。要是能累积到一千章,下个月就有机会抽奖了。已经一年多没抽到了,嘿嘿,感谢各位的支持。

    更新方面,能多写的话我会尽量多写。

    (本章完)

    ---

    “你说永乐大帝?那就是你家的老四,燕王朱棣!”

    韩成在寿宁宫偏殿里随口一说,顿时让气氛变得极其紧张!

    正在等待答案的朱元璋和朱标,被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弄得不知所措。

    朱元璋只觉得脑海中一阵轰鸣,耳边嗡嗡作响,眼前一片眩晕。

    永乐大帝竟然是老四?朱棣?!

    这怎么可能?

    朱标同样感到天旋地转,万万没想到!

    那个神秘的永乐大帝,居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是自己的孙子,根本就不是自家的人。

    竟然是老四?!

    怎么会这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短暂的沉默后,朱元璋声音颤抖地说道。他的情绪非常激动。

    “老四怎么可能是永乐大帝?!

    就算将来标儿不在了,我也只会把皇位传给标儿的孩子,绝不会传给老四!”

    这是朱元璋始终坚持的原则。在他看来,只有长子长孙才是正统,只有嫡长房有资格继承皇位,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即使朱标没有后代,按年龄顺序,还有老二、老三,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老四!

    昨晚,在马皇后的提醒下,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永乐大帝的身份进行了各种合理的推测。

    无论他们怎么猜,怎么推,甚至做了许多最坏的假设,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们从未想过,未来的明朝皇帝会不是出自朱标的这一支。

    毕竟朱标现在有两个儿子。

    而且朱标身体状况良好,完全没有生育问题。

    即便按照原本的情况发展,朱标只剩下不到十年的寿命,在这段时间里再生几个后代完全不成问题。

    无论怎样计算,他们绝不可能认为当今的大明皇帝并非标儿的后裔。

    更难以想象,皇帝竟然会落到老四头上!

    看着情绪激动的朱元璋,韩成毫不意外。他对朱元璋的性格太过了解,明白一旦得知此事,他会是什么反应。

    “陛下,此话千真万确。正如您所言,皇位必定传给太子之子,而非燕王。然而,世事难料啊。”

    “怎么回事?莫要告诉我,在我尚在之时,标儿的后人全都消失不见。不仅是标儿,连老二、老三及其后代,也都不在人世了吧!”

    朱元璋双眼泛红,质问韩成,语气中透着不悦与怀疑。

    韩成摇头道:“绝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太子的后人在您离世时,还有几位健在。除了朱允炆、朱允熥,太子后来又添了两个儿子。您驾崩前,确实传位于太子之子,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韩成昨晚休息得宜,今早神清气爽,且无其他紧要事务。朱元璋再次询问关于永乐帝的事,韩成自然毫无隐瞒,如实相告。

    自己将皇位传给了允炆?

    允炆的年号是建文?

    如今允炆仅五岁,与老四年龄相差甚远。

    按常理,允炆比老四先走的概率极小。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老四很可能从允炆手中夺得了皇位?

    那双眉浓眼的老四,会做出这种事?

    “不对!韩成,你的话有问题!”

    就在韩成说出令人震惊的消息时,正听得脑袋发懵的朱标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他无法接受老四成为皇帝的事实。

    这不是说朱标多么看重皇位必须由他的后代继承,而是从韩成的话语中,他听出未来老四和允炆之间很可能会爆发血腥冲突。

    争夺皇位,从来都是一场残酷的生死较量。

    既然后来是老四取代了允炆登上了皇位,

    那么允炆,恐怕难以善终。

    朱标性格宽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老四即位对他而言并非不可接受。

    但他忧虑的是,亲人之间相互争斗、反目成仇,甚至演变成生死对决。

    一直以来,朱标都觉得自己很幸运。

    父皇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不像其他皇帝那样严密防范太子,甚至将太子视为最大的敌人,导致父子反目。

    他的弟弟们对他这位兄长极为尊敬,绝不会因皇位而手足相残。

    尽管出身皇家,但他们的家庭充满普通人应有的温情。

    然而谁能料到,这种不幸最终还是发生在了他的家人身上!

    老四与允炆之间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也是此刻情绪激动的原因。

    “昨天老四问你,他未来能否成为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是否能燕然勒功,封狼居胥。你说他已经取得了这些成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既然他做到了这一切,又怎么会呢?怎么会夺取允炆的皇位?!”

    朱标说完后,双眼紧紧盯着韩成,等待他的回应。

    另一边,陷入震惊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后也清醒过来。

    “对啊!!”

    他重重拍了自己的后脑勺,看着韩成说道:“若不是标儿提醒,我们差点就被你误导了!

    老四既然成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成为永乐大帝?!”

    他炯炯有神地注视着韩成,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韩成摇头道:“陛下,还有太子殿下,你们的想法有些偏差。

    谁规定做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就当不成皇帝了?

    这两件事难道不能同时发生吗?”

    韩成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都不由自主地皱眉。

    “你的意思是说,老四先是当上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封狼居胥,借此势力壮大,引起允炆的猜疑,从而起兵造反?

    或者是老四在封狼居胥后野心膨胀,率军南下攻打京城?”

    朱标声音微微发颤地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觉得事情应该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老四必定是在允炆登基时,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

    因为在父皇在世时,有很多优秀的将领,这个职位绝不会轮到老四。

    只有父皇不在了,优秀将领匮乏之际,老四才有机会成为征北大将军。

    听闻此言,朱元璋攥紧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目光死死盯着韩成。

    尽管他极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但理智却告诉他,这或许就是真相。

    然而,韩成却摇了摇头。

    “并非如此。”

    不是这样?

    朱元璋父子都愣住了。

    “那么,他是在父皇健在之时,便已担任大明征北大将军?”

    朱标难以置信地追问:“父皇在世时,难道大明的名将已经凋零到这般境地?”

    韩成再次摇头:“非也。”

    这一下彻底把朱元璋父子搞糊涂了。

    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缘由。

    既不是在洪武年间担任此职,也不是在允炆执政时得此任命,究竟何时才是真正的起点呢?

    “总不可能是老四做了永乐皇帝后,又回头当了征北大将军吧?”

    朱标自嘲般地说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荒谬。

    世间哪有这样的怪事?

    先登基称帝,再任征北大将军,岂非本末倒置?

    令人意外的是,一直摇头的韩成竟点头承认了:“正是如此,他是在成为皇帝之后,才出任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父子闻言,顿时满脸错愕。

    怎么回事?

    居然真有这种匪夷所思的操作?

    真的是先登基,再当征北大将军?

    具体而言,燕王朱棣在成为永乐帝后,为了彻底清除北方草原各部落威胁,确保大明子孙不再受蛮族侵扰,曾亲自率领大军北伐五次,开拓疆域,令北方蛮族狼狈溃逃。

    而永乐大帝每次亲征时,都会让太子留守京城,代理朝政,维持国内稳定,并代为处理政务。

    后世皆笑称永乐大帝,实则不然,乃其子征北大将军。

    韩成开口,向朱元璋父子解说征北大将军的渊源。

    闻此言,朱元璋父子顿悟,诸多不明之处豁然开朗。

    原来老四竟有这样的名号!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没想到老四这般争强好胜!

    此人天生就是将才,难成帝王之命。

    试看如今,侥幸登基,仍难掩将帅本色。

    身为天子,却五次御驾亲征,把皇帝硬生生干成了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朱标眉间微蹙,出声问道:“老四应不是如此好斗之人,为何登基后反而更显好战?

    一次御驾亲征尚可理解,何以连番五次?

    朝中那些勋贵、武将又在何处?”

    这也是朱元璋心中的疑虑。

    面对父子俩的目光,韩成说道:“陛下福寿七十一载,在诸位皇帝里堪称长寿。

    开国那批能征惯战的老将,多已先帝而去。

    年轻一代中,蓝玉虽勇猛,却因傲慢跋扈,且太子早逝。

    朱允炆年少时,蓝玉便恃功自满。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军北伐,在捕鱼儿海重创北元残部,俘获北元皇帝之子地保奴及诸多宗室、妃嫔、官员三千余人,总计近八万。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