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0章 带着满心期待,她等待朱标归来……
    心中对宁国公主已满是怒火。

    这瘫痪!该死!

    竟敢打我允炆的主意!

    她的表情渐渐扭曲,嘴角挂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瘫痪,我待她难道还不够好吗?她为何如此陷害我!

    还妄图扳倒我的儿子!

    真是可恶至极!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我说过,谁若胆敢阻碍允炆成为皇太孙,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

    不论是谁!

    哪怕是朱有容这个瘫痪也不行!

    无论她地位多高,动机如何,只要她做出了这件事,威胁到我儿子的皇太孙之位,就必须付出代价,必须死!

    我能够从娘家背景远逊于已故常氏的侧妃,成长为太子妃,让儿子成为最应继承皇太孙之位的人,并非仅仅靠运气。

    我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在这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常氏那女人因难产而亡。

    朱允熥出生时,常氏未能熬过去,留下他便辞世了。女人因难产离世,在那个年代本是寻常事。生育对她们而言,与闯鬼门关相差无几。常氏因此丧命,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若深究起来,果真如此吗?要知道,朱允熥是常氏的次子,长子是朱雄英。通常来说,女人头胎生产最危险,意外频发,风险最高。可常氏偏偏是在生朱允熥时难产而亡。

    此时吕氏已入宫多年,还诞下了朱允炆。自从吕氏入驻春和宫后,厨艺出众的她很快接管了几人的饮食事务。吕氏极聪慧,那种下药堕胎的低级手段她绝不会采用,那是愚蠢之举。况且,常氏再度怀孕时,朱雄英已长大不少。即便让常氏流产,朱允炆依然是庶出,皇太孙之位仍是朱雄英的,谁也无法夺取。所以,吕氏绝不会对此动歪脑筋,那确实太傻。

    若想让吕氏的儿子成为嫡子,她必须改变自身地位,取常氏而代之,成为太子妃。常氏与太子感情深厚,加之出身名将常遇春之家,其太子妃之位稳固无比,无人可撼动。只要常氏一日未亡,此位必属她。若想让太子妃之位空缺,吕氏上位仅有一种可能——常氏离开这个世界。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即使正妻去世,也不会轻易将妾扶正,以免影响继承问题。但在太子朱标这儿,情况有所变化。常氏死后,即便另立他人,朱雄英作为皇长孙的地位依然稳固。这也成了吕氏上位的重要契机。

    要除去常氏并非易事。寻常手段只会自毁前程,很大概率还未实施便被识破。就算真能杀了常氏,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依仗常家的权势,若事情败露,吕家必将万劫不复。

    吕氏虽有野心,却绝不会拿性命冒险。

    她欲除掉常家,为的是攀升高位,获取更多权力与尊荣。

    并非为了玉石俱焚。

    若两败俱伤,实在得不偿失。

    既能除去常家,又可全身而退,不被怀疑,未来亦可稳坐高位。

    此事殊为不易。

    一想到便令人头疼。

    哪有这般良策?

    然而吕氏日夜思索,竟还真让她想出了法子。

    这个法子便是难产。

    分娩乃女子生死之关,若常氏因生产而亡,定无人疑她。

    然其中风险重重,怎能轻易令其难产?

    吕氏自有手段。

    她会在常氏怀孕期间,精心准备各种美食。

    孕妇的妊娠反应各不相同。

    同一个人,怀不同胎,反应亦会相异。

    有些人怀胎时厌油腻、怪味,另一些则食量大增。

    常氏怀朱允炆时,食欲极佳。

    这正合吕氏之意。

    吕氏厨艺本精,如今更是花样翻新,常氏自然食量倍增。

    她还以关怀常氏母子为名,专挑高营养食物制作。

    吕氏之举,在常氏、太子朱标及朱元璋、马皇后眼中,皆视她为难得的好人。

    她对常氏照顾周全,实属难得。

    却不知她这些举动暗藏杀机。

    以行善之名伤害他人,事后还能让人感恩戴德,此等手腕,吕氏一向擅长。

    吕氏此举意在让常氏饮食丰盛,令腹中胎儿健康成长。

    胎儿越大,生产越难。

    难产的概率随之增加。

    吕氏对此心知肚明,这并非什么深奥的道理。

    当时人们普遍偏爱体格健硕的婴儿,总觉得婴儿出生时越壮实就越健康、越讨喜。于是,“添了个大胖小子”的欢呼声中满溢着喜悦。

    然而,这事纯属概率问题,吕氏也不确定是否真能如愿。

    即便朱允熥此次未能成事,日后常氏若再怀孕,她还会继续尝试。

    毕竟,这法子对她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若是成功了,则收益巨大;即便失败了也无关紧要。

    此事还能助她赢得更多好感,对她未来毫无坏处。

    最终,吕氏运气极佳,一次便达成了目标。

    常氏在生朱允熥时因他体型过大遭遇难产,虽朱允熥得以存活,常氏却不幸离世……

    再加上吕氏平时表现得乖巧听话,又因朱雄英身为皇长孙的缘故,她得以顺利成为太子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地位的确立,她的儿子朱允炆自然成了嫡子。

    至此,她已迈出关键一步。

    不过,这种局面对她来说并非全然有利。

    毕竟皇太孙并非她亲生,当初助她登位的有利因素如今反倒成了阻碍,朱雄英的存在挡住了她与儿子的道路……

    当初连常氏那样的人物都没能阻住她们母子,朱雄英作为皇太孙的地位与身份岂是朱有容那个瘫子可比?

    可那又如何?

    如今他们都已不在人世!

    活着的太子妃是她吕氏而非常氏。

    朱标活着的嫡长子是她的儿子朱允炆,而非朱雄英或朱允熥!

    至于朱有容这个瘫子突然出现,只能怪她自找麻烦。

    既如此,那便由不得她了!

    吕氏自有手段清除障碍,甚至除掉威胁,且无需牵连自身。

    在这件事上,她不仅有决心,更有耐心。

    可以等待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

    区区一个瘫子,竟敢与她抗衡,实在可笑至极!

    活得可真够呛,她!

    吕氏在面容扭曲间,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念头。

    片刻后,她稳住思绪,看向低头不敢直视她的宫女问道:“还有别的线索吗?”

    此时的吕氏已恢复平静,脸上先前的凶相早已消失无踪。

    若非眼前这宫女是她的心腹中的心腹,她绝不会如此坦露真实想法。

    若换了旁人,吕氏根本不会露出半点异样。

    听到询问,宫女才敢开口:“回太子妃,没了。

    不过有一事颇有趣,不知该不该说……”

    宫女犹豫着说道。

    “但说无妨。”

    得到允许,宫女接着说:“陛下从寿宁宫离开后,燕王殿下当日便被召入宫受罚。

    我听说寿宁宫近来频繁更换桌椅家具。”

    “四哥挨打是因为龙江宝船厂的事没办好,被吴良告发,才遭父皇责罚吧?”

    吕氏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指甲,同时看着宫女问道。

    提起朱老四被打,吕氏心情大好。

    她清楚,尽管平日这些兄弟对她恭敬,但这全因顾及太子,实则他们并未把她当正经的大嫂看待。

    在他们心里,她永远不及早逝的常氏!

    再加上前几日朱老四刚回来就住进东宫,霸占太子一夜之事,让她对朱老四尤为不满。

    听说朱老四被打得无法起身,吕氏心中畅快至极。

    “似乎是这样,但也不知是否属实。”

    宫女如此回答。

    听完后,吕氏点点头未再言语,陷入沉思。

    她在思考朱老四挨打与朱允炆被打是否有联系。

    一番思索后,吕氏摇摇头认为自己多虑了。

    朱老四等人对朱有容极好,瘫痪的朱有容也十分讨好兄长们,兄妹感情甚笃,怎会令祖父对朱老四下手呢?

    允炆挨打与朱老四挨打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吕氏同样认为两者毫无瓜葛。

    朱老四自幼就不喜欢允炆,他最喜欢的是朱雄英,其次才是朱允熥。

    再加上朱老四早已分封外地多年,刚刚回朝,与允炆之间并无交集。

    只能说两人相继受罚纯属巧合,并无半点关联。

    这一点自信吕氏还是有的。

    再次询问宫人后,吕氏确认没有获取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她对宫人说了些鼓励的话,给予些许赏赐,挥手示意其退下。

    宫人行礼后悄然离去。

    外面不时有风吹过,夜风拂动树影,沙沙作响。

    灯火摇曳间,吕氏陷入沉思……

    ……

    房间里,吕氏亲自准备好了沐浴的热水。

    算准时间,太子应该快回来了。

    今晚她要亲自为太子沐浴。

    一方面是为了展现贤惠,另一方面也是以实际行动维系朱标的感情。

    再者,她希望通过朱标获得更多的东西。

    心中盘算得滴溜转。

    低头看着手中的香皂,那散发出的芬芳、滑腻的手感,让她对接下来的事充满信心。

    有了香皂相助,朱标定会对她言听计从。

    带着满心期待,她等待朱标归来……

    ……

    夜已深,朱标终于完成了所有需要记录的内容。

    起身活动筋骨,关节发出轻微的响声。

    见儿子完成任务,朱元璋也搁下了笔,停止批阅奏折。

    父子二人一同走出书房,临走时,朱元璋还顺手为朱标揉肩。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急匆匆赶来,呈上一份紧急情报……

    ------------

    缺了一角的明月高悬,月光倾洒,照亮了古老的南京城,也映照着寿宁宫。

    寿宁宫前,宁国公主的寝宫外,韩成来到此地。

    还未待韩成走近,小荷便已现身,恭敬地向韩成行礼。

    由此可见,小荷作为宁国公主的贴身侍女,尽职尽责。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