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7章 战策初成催晓角,哀音骤起黯晨星
    两仪殿内,静谧中透着几分凝重。李世民端坐在御座之上,手中紧握着来自前线的军报,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

    李治恭敬地站在一旁,目光不时望向父亲,心中满是对薛延陀战事的关切。

    放下军报,李世民抬眼看向李治,神色间带着几分欣慰:“太子,薛延陀千里奔袭,必定补给困难,秦浩呈来的应对之策,甚是精妙。

    以李思摩弃城诱敌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利用其内部矛盾加上急于求战,苏烈于诺真水设伏必定成功,

    结合多路大军的合围,此计环环相扣,若能施行,定可重创薛延陀。”

    李治微微点头:“儿臣亦觉此计大胆且可行,秦浩不愧是我大唐的良将。”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这秦浩,在预敌先机方面,竟尤胜李药师。

    他对薛延陀的行军习性、作战风格了如指掌,方能谋划出如此周全之策。

    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我大唐的铜墙铁壁,护我边疆安稳。太子,日后你定要好好待他、用他。”

    李治郑重抱拳行礼:“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所托。只是儿臣心中尚有疑惑,秦浩为何不亲自领兵,却举荐苏烈?”

    李世民闻言,陷入沉思,良久缓缓开口:“朕亦曾思索此事。近日百骑司奏报,长安城中盛传秦琼大病的消息。

    秦浩向来仁孝,或许因此牵挂家中之事,才不愿亲赴前线。这个臭小子,些许军功从不挂在心上,一心只为小家。

    至于苏烈,朕也有所了解,他作战勇猛且有谋略,秦浩既然放心将云中兵马托付于他,想必苏烈定能胜任。”

    李治恍然大悟,点头称是。

    “太子,这战事一起,军需粮草的调度至关重要。你需统筹安排,确保前线物资充足。

    另外,各处突厥旧部的动向,也要密切关注。结社率那等祸事,绝不能再发生。”说罢长长叹了一口气,眼中满是追忆。

    李治神色凝重,语气坚定:“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望。”

    -----------------

    草原之上,尘烟滚滚,遮天蔽日。

    夷男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身披厚重的铠甲,在二十万大军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向前挺进。

    同罗、仆骨等部族的骑兵分列两旁,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这一路竟未遭遇丝毫抵抗,夷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口中满是得意:“这大唐的边疆,竟如此不堪一击,定襄城怕是已在我囊中!”

    另一边,阿史那思摩神色冷峻,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秦浩的指令。城中百姓扶老携幼,在士兵的护送下,朝着云中方向匆匆撤离。

    士兵们将带不走的粮草,一把火点燃,熊熊烈焰瞬间吞噬了堆积如山的物资。

    “烧干净些,莫要给薛延陀留下一丁点有用的东西!”阿史那思摩大声下令,随后翻身上马,率领军队向朔州方向迅速退去。

    长安,太极殿内气氛紧张而肃穆。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殿下的诸位将领,高声下令,

    “兵部尚书李积,为朔州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全局,薛万彻为副总管,率步兵六万,骑兵一千二百,向朔州进军!”

    “并州都督李袭誉,为灵州道大总管,率步兵四万,精骑五千,进驻灵武,配合李世绩部作战!”

    “营州都督张俭,即刻率领本部及契丹等部骑兵,攻击薛延陀东部,务必打乱他们的部署!”

    “单于都护府副都护苏烈,为庆州道行军总管,统率大军,兵出云中,向朔州包抄!”

    “凉州都督李大亮,为凉州道行军总管,统帅大军,进击薛延陀西部地区!”

    李积与薛万彻一同出列,单膝跪地:“臣等领命!”

    “此次出征,五路大军务必按照约定路线和时间,迅速扑向薛延陀。薛延陀千里奔袭,后勤补给必定困难,这对他们极为不利。

    我军只需以逸待劳,等敌军粮草耗尽、退走之时,再全力出击,定能大获全胜。

    另外,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多听听秦浩及苏烈的建议。

    此战若能如秦浩所料,一举歼灭薛延陀主力,那他们便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随着一声声号角响起,大唐五路大军,如五条钢铁洪流,向着薛延陀汹涌而去,一场决定草原命运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

    夷男大军进入定襄城,望着那空荡荡的城池,以及还在冒烟的灰烬,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同罗、仆骨两部的首领也赶到跟前,脸上满是怒容。

    “夷男可汗,这算怎么回事?说好了一同南下,抢夺大唐的粮草财物,如今我们连根毛都没捞着,还浪费了这么多粮草和时间,这损失你可得赔!”

    “就是,就是,不能让我们白跑一趟!”

    夷男心中恼火,却又不好发作,咬了咬牙:“诸位稍安勿躁,唐军带着百姓肯定跑不快,只要继续追击,定能有所收获,到时所获财物,加倍补偿给你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九月,李积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朔州。

    刚至城门口,就见一支整齐的骑兵队伍迎面而来,为首一员将领,身姿挺拔,正是苏烈。

    随着苏烈到达军营,李积抬眸望去,瞧见那威风凛凛的五千骑兵,不禁瞪大了双眼,满脸诧异,

    “定方,这……这云中竟养得起如此多的骑兵?秦浩这小子,可真有两下子,把云中治理得这般富裕!”

    苏烈微微一笑,连忙抱拳:“大总管,这还不算全部。还有五千骑兵,此刻正埋伏在诺真水呢。”

    此言一出,李积只觉心头一震,嘴巴微张,好半天才憋出一句:“好家伙,秦浩这个狗大户,陛下才给我一千二百骑兵,这……这还有天理?”

    稍作寒暄,二人并马而行,往营帐走去。

    “大总管,正则之前有令,让我率部埋伏于诺真水。届时配合大总管,截击薛延陀,关门打狗。不过陛下任命末将向朔州包抄,因此留薛礼待命。”

    李积浓眉紧蹙,满脸疑惑:“定方,为何非得选在诺真水?这其中有何讲究?”

    苏烈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一丝神秘:“不瞒大总管,这是驸马算的卦。”

    “哈哈哈哈!”李积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仰头大笑起来,“正则这小子,还玩起卦象了。不过,他向来谋事周全,既如此说,想必定有深意。”

    笑罢神色转为严肃,沉声道,“不过诺真水乃我军进军必经之路,提前在此设伏,关键时刻,许能如奇兵天降,打薛延陀一个措手不及,前提是我们要能挡住薛延陀大军。”

    思索片刻,李积大手一挥:“行,苏将军,这五千骑兵我收下了。咱们一同行军,给薛延陀来个迎头痛击!”

    苏烈抱拳领命:“得令!愿随大总管并肩作战,共破薛延陀!”

    -----------------

    “驸马,高昌已开始集结人马准备行动了。”

    秦浩满脸凝重:“消息可靠吗?”

    乙三重重点头:“绝对可靠,麴文泰亲口所言,唐军至碛口,粮草必竭,吾以逸待劳可胜。

    如今除了扣留大唐的使节,还扣留了西域诸国朝唐的使节,并与欲谷设联合袭击焉耆等国,抢夺了不少人口与物资,反意已十分明显。

    伊州此时已高度警惕,只是若两军同时进攻,恐兵力不足,若能主动攻击自是最为稳妥,可如今正与薛延陀相持,恐怕”

    秦浩有些皱眉,今年父亲大劫,又是两场战争提前而至,这一幕似乎与长孙皇后如出一辙,心中顿时担忧不已。

    “长安有什么动静吗?”

    “房相那边只说陛下有意主动征讨,如今各军将领均已安排妥当,另从距离上来看,驸马领军的可能性颇大。”

    秦浩顿时纠结不已,难道所谓的天命便是这样难以抗衡吗?

    “给甲一去信,将高昌的消息确定无误,最好是能有确凿的证据证明,

    高昌暂时会不会主动进攻伊州,尽快传与我知,我给陛下上奏折,尽量不要两线作战。”

    乙三领命而去,秦浩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高侃晃晃悠悠来到近前,

    “驸马,若是真的打起来,带我去呗!”

    “滚一边去,没见老子头疼着吗?”

    “驸马,我是说如果,是处默和宝琪让我来问的。”

    “行了,我知道了,好好训练,高昌不足惧,就怕陛下担心出意外,而且不是我不愿去,是真有大事。”

    高侃悻悻离去,程处默和尉迟宝琪满脸期待。

    “怎么样啊?都闲出鸟来了,打薛延陀也不让去,定是怕我们出事,还不如像君买那样没有国公的爹呢,唉!”

    高侃白了尉迟宝琪一眼:“你不想要,给我得了,和鄂国公说,我愿拜他老人家为义父,给他养老送终,娘的,在这跟老子凡尔赛。”

    尉迟宝琪一怔:“随口说说而已,你不是有爹的吗?这玩意也想抢?”

    程处默叹了口气:“来了云中这么久了,练得都快憋爆了,女人不让碰,男人也不让碰,真没劲!”

    高侃连忙闪到一边:“我靠,处默,你他娘的不对劲,离老子远点吧!”

    “我是说杀敌,你个大脏货,脑子成天想歪的,不是看在你胜了仁贵,罢了,宝琪,走,一起洗个澡去。”

    尉迟宝琪浑身一个激灵:“我突然不想洗了,你方才的话透露了你的本性,我可不想失身。”

    -----------------

    李世民手中紧握着秦浩加急送来的奏折,面色沉郁。

    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太子李治等人整齐站立,目光纷纷聚焦在李世民手中的奏折上,

    皆知今日要商讨的,是关乎大唐边疆局势的要事,应对高昌麴文泰趁薛延陀南下,妄图趁火打劫之举。

    李世民缓缓合上奏折,声音低沉有力:“麴文泰竟趁我大唐全力应对薛延陀之时,妄图进犯我边境,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