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林远到青阳县当县令的第一件事,就是彻查贪腐案。县衙大堂内,林远翻阅着堆积如山的案卷,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年来,青阳县的官场早已是乌烟瘴气,官官相护,百姓苦不堪言。
林远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壮志,立志要做一个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好官。他坚信,只要自己秉公执法,定能还青阳县一片清明。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早已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林远全力追查贪腐案时,县衙内开始发生一些诡异的事情。每当夜幕降临,林远在书房批阅案卷时,总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声,那声音若有若无,似从四面八方传来,让人毛骨悚然。起初,林远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是过于劳累产生的幻觉,并未放在心上。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诡异的事情愈发频繁。一天夜里,林远正在专注地看着案卷,突然,一阵阴风吹过,案头的蜡烛“噗”的一声熄灭了。黑暗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他的面前。林远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呼喊,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个身影越来越近,林远终于看清,那是一个面色惨白、披头散发的女子。她的眼睛空洞无神,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笑容,身上的衣服沾满了血迹。女子伸出一只冰冷的手,直直地指向林远,嘴里喃喃地说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林远吓得瘫倒在地,冷汗淋漓。过了好一会儿,蜡烛又突然重新燃起,而那个诡异的女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林远每晚都会被噩梦纠缠,梦中全是那个女子索命的场景。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白天处理公务时也常常心不在焉。
林远开始四处打听,终于从一位老衙役的口中得知了真相。原来,在他之前的县令王大人,与当地的富商勾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有一位女子,她的父亲因揭发王大人的罪行,被王大人派人残忍杀害。女子为了给父亲报仇,收集了王大人的罪证,准备上告。然而,她的计划却被王大人得知,王大人派人将她抓住,不仅对她严刑拷打,最后还将她活活打死,并抛尸荒野。
女子含冤而死,怨气极重,从此化作厉鬼,一直在县衙内徘徊,寻找机会报仇。而林远此时正在追查贪腐案,无意间触碰到了当年的冤魂,所以才会被女子纠缠。
老衙役劝林远放弃追查,说这是冤孽,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但林远生性倔强,他认为自己是为了正义,为了百姓,不能被恶鬼吓倒。他决定继续追查下去,同时,他也四处寻找驱鬼的方法。
然而,事情远比林远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知府大人也与这起贪腐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府大人得知林远在调查此事后,便开始暗中给他使绊子,处处刁难他。
林远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那个厉鬼的纠缠也越来越厉害。一天夜里,林远在书房再次遇到了厉鬼。这次,厉鬼的样子更加恐怖,她的身体周围环绕着黑色的雾气,眼神中充满了仇恨和怨气。
厉鬼向林远扑来,林远拼命反抗。就在这时,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一位道士出现在书房内。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与厉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苦战,道士终于将厉鬼制服。
道士告诉林远,这厉鬼怨气太重,若不将当年的冤案昭雪,她的怨气永远无法消散。林远听后,更加坚定了要将贪腐案查到底的决心。
在道士的帮助下,林远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终于将王大人、知府大人以及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一网打尽。在公堂上,林远当众宣判了他们的罪行,为冤死的女子和那些受害的百姓讨回了公道。
案件结束后,林远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他可以安心地治理青阳县了。然而,就在他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夜里,林远正在熟睡,突然感觉有人在拉扯他的被子。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却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那个被他帮助昭雪冤屈的女子。女子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仇恨和怨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平静。
女子看着林远,轻声说道:“大人,您帮我报了仇,我很感激。但我在这世间游荡太久,早已无法轮回。我需要找一个替身,才能离开这里。大人,您心地善良,就陪我一起吧……”
说完,女子伸出双手,死死地掐住了林远的脖子。林远拼命挣扎,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在女子面前变得微不足道。渐渐地,林远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他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一个无法逃脱的宿命。他以为自己是在拯救别人,却没想到,最终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第二天清晨,当衙役们发现林远时,他早已气绝身亡,脸上带着惊恐和不甘的表情。从那以后,青阳县的县衙内又多了一个传说,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总能听到两个人的哭泣声,一个是女子的,一个是男子的,仿佛在诉说着他们那不可同归的仕途和悲惨的命运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远的死讯像瘟疫般在青阳县传开,百姓们扼腕叹息,街头巷尾皆是议论声。而在县衙深处,道士望着林远的尸体,面色凝重。他察觉到,那厉鬼的怨气虽因沉冤得雪消散了大半,却因执念衍生出更诡异的诅咒——所有试图揭开青阳县官场黑幕的人,都将被卷入这无尽的轮回。
新任县令是个叫陈安的中年人,听闻林远的遭遇后,表面上吓得战战兢兢,私下里却另有盘算。他暗中找到曾与王大人、知府勾结的富商,想要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谋取私利。富商们起初还有些疑虑,但陈安信誓旦旦地保证会让一切照旧,甚至能做得更隐蔽。
就在陈安与富商们觥筹交错时,县衙里又开始出现异样。陈安的书房时常传出桌椅挪动的声响,深夜伏案时,还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墙上扭曲变形,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有一次,他正在清点受贿的银票,突然发现所有银票上都浮现出林远和那女子的脸,嘴角带着嘲讽的笑,吓得他把银票撒了一地。
更可怕的是,陈安的梦境里频繁出现阴森的古宅。梦里,他被一股力量牵引着走进古宅,只见林远和女子并排坐在大堂上,面色惨白如纸。女子幽幽开口:“既然你想走他们的老路,那就来陪我们玩玩吧。”话音刚落,古宅的门轰然关闭,无数黑影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陈安团团围住。
从梦中惊醒后,陈安开始变得疯疯癫癫。他总觉得林远和女子就在身边,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闪而过。在一次审案时,他突然指着公堂角落大喊:“别过来!别过来!”随后便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没过几天,陈安就暴毙而亡,死状比林远更凄惨。他的双眼圆睁,瞳孔里映着两个模糊的人影,嘴角还残留着惊恐的弧度。
此后,青阳县县令的位置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朝廷接连派了几任官员,不是离奇失踪,就是疯疯癫癫被送回老家。渐渐地,青阳县成了一座“鬼衙之城”,无人敢踏入半步。
多年后,一位云游的高僧路过青阳县。他在县衙外驻足良久,长叹一声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执念成魔,终害苍生。”高僧进入县衙,在林远和女子殒命的地方,诵念七七四十九天经文。
在诵经的最后一晚,天空电闪雷鸣,一道金光闪过,众人仿佛看到林远和女子的身影缓缓升空,脸上终于露出了解脱的神情。高僧告诉百姓,唯有将过往的贪腐罪恶彻底铭记,让清正廉洁的风气扎根,青阳县才能真正迎来新生。
自那以后,青阳县的诡异现象渐渐消失。但那段充满血泪与冤魂的历史,却永远刻在了青阳县百姓的心中,时刻警醒着后来者,仕途之路,当以民心为本,以正义为道,否则,便是一条不可同归的绝路。
岁月流转,青阳县渐渐褪去往昔的阴森。新任县令陆明远到任时,城中百姓皆抱着观望态度,生怕这位新官也步了前人后尘。陆明远不同于以往官员,他上任后先在县衙门前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高僧留下的警示箴言,又将林远等人的案件卷宗整理成册,供县衙官吏研读。
然而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仍在涌动。一日深夜,陆明远在书房研究前任留下的未结案件,烛火突然剧烈摇曳。他抬头,只见窗棂外飘着半透明的人影,那模样与记载中林远极为相似,却透着股说不清的阴冷。人影飘进屋内,声音沙哑:“莫要重蹈覆辙……”话音未落,整个书房陷入黑暗。
次日,陆明远派人四下打听,得知城外乱葬岗处时常传来呜咽声。他带着衙役前往探查,在一处破败的坟茔前,发现了刻有“林远之墓”的残碑。碑旁杂草丛生,隐约露出半截腐烂的锁链,锁链上还沾着暗红色痕迹,似血非血。就在众人准备修缮坟墓时,陆明远的随从突然发疯般冲向乱葬岗深处,嘴里喊着:“我错了!别抓我!”待众人追上,那随从已气绝身亡,手中死死攥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贪墨者,死无全尸”。
这件事后,陆明远愈发谨慎。他发现,每逢朔月之夜,县衙地牢便会传出铁链拖拽声,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申诉。为彻底查清真相,他乔装打扮走访民间,意外从一位白发老人口中得知,青阳县地下埋藏着一座古代刑场,曾有无数蒙冤者在此处被秘密处决。而历任贪腐官员,似乎都在暗中与这处刑场产生某种诡异联系。
就在陆明远准备深入调查时,他的师爷突然失踪。三日后,师爷的尸体在县衙枯井中被发现,尸体周身布满青紫掐痕,双眼空洞地望着井口。更诡异的是,井壁上用血画着扭曲的符咒,符咒中间赫然写着“止”字。城中百姓纷纷传言,这是地下冤魂在警告陆明远不要再追查下去。
但陆明远并未退缩。他请来数位道法高深的道士,在县衙内布下镇邪法阵。然而法阵刚完成,便有一道黑影冲破法阵,道士们口吐鲜血倒地不起。其中一位道士临终前艰难说道:“刑场怨气与官场贪念……早已……融为一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