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2章 毒雾围城
    黎明前的陈家峪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楚云飞趴在山脊反斜面的一处隐蔽观察哨里,望远镜扫过远处蜿蜒的山路。按照方立功破译的电文,日军第36师团应该已经抵达前沿,但此刻视野中却空无一人。

    "不对劲"楚云飞低声自语。多年的军事经验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战场上的安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暴。

    身后传来窸窣的脚步声。李云龙猫着腰钻进来,军帽上插着几根枯草作为伪装:"楚兄,小鬼子搞什么名堂?侦察兵说五里外就发现敌人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

    "可能在等炮兵就位。"楚云飞指向东南方向的一片高地,"那里视野开阔,适合设置观察所。"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像是夏日远雷。楚云飞浑身肌肉瞬间绷紧——这是重炮集群齐射前的准备!

    "炮击!全体隐蔽!"他一把拽住李云龙滚进身后的防炮洞,同时朝外面的传令兵大吼。

    第一发炮弹落在山谷入口处,巨大的冲击波震得地面剧烈颤抖。紧接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整个陈家峪瞬间陷入火海。楚云飞蜷缩在加固过的防炮洞里,感受着一次次爆炸带来的震动,细碎的土石从顶棚簌簌落下。

    "他娘的!小鬼子把家底都搬来了!"李云龙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吼道。

    楚云飞没空回应。他在心中默数着炮弹落点间隔——每分钟约二十发,应该是日军标配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一个联队规模。这种地毯式轰炸在1940年的中国战场堪称奢侈,佐藤显然说服了日军高层不惜血本。

    炮击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当爆炸声渐渐稀疏时,楚云飞抖落满身的泥土,探头观察外面的情况。预设的诱敌阵地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但令他欣慰的是,反斜面上的主阵地几乎完好无损——现代反斜面战术在这个时代依然有效。

    "伤亡情况?"楚云飞爬出防炮洞,拍打着军装上的尘土。

    孙铭匆匆跑来:"报告团座,全团轻伤十二人,重伤三人,无人阵亡!多亏了您让挖的那些'猫耳朵'!"

    李云龙瞪大眼睛:"啥?就伤了这么点?老子的新一团伤亡过百了!楚兄,你那'猫耳朵'是啥玩意?"

    "就是加固过的单兵防炮洞。"楚云飞简单解释,"呈l型挖掘,顶部用圆木加固,能有效抵挡弹片和冲击波。"

    "这他娘的比土拨鼠还会打洞!"李云龙啧啧称奇,"等打完这仗,非得让你教教咱老李!"

    楚云飞正要回答,远处突然传来尖锐的哨声——观察哨发出预警:日军步兵开始进攻了!

    透过望远镜,楚云飞看到约两个中队的日军呈散兵线向山谷推进。他们行动谨慎,每前进一段就寻找掩体,显然在提防伏击。更令人不安的是,队伍后方跟着几辆奇特的车辆——车身低矮,顶部有粗短的炮管。

    "装甲车!"楚云飞心头一紧,"是日军的九四式轻装甲车,装备37毫米炮!"

    李云龙骂了句脏话:"狗日的小鬼子,连铁王八都开出来了!咱们那几门迫击炮可啃不动这玩意!"

    "别急。"楚云飞迅速展开地图,"按原计划,放他们进伏击圈。通知爆破组,准备集束手榴弹!"

    作战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楚云飞的"倒八字"伏击阵型开始运转:前沿的小股部队象征性抵抗后"溃退",引诱日军深入山谷;两侧山脊上的机枪阵地保持沉默;爆破组则带着二十捆集束手榴弹,悄悄向预设雷区移动。

    日军果然中计。见八路军"溃逃",带队军官挥舞军刀大喊"突击!",数百名日军士兵嚎叫着冲锋,装甲车也加大马力冲进山谷。楚云飞冷笑着看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这才下令:"发信号!"

    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刹那间,埋伏在两侧的机枪同时开火,交叉火力像镰刀般收割着日军士兵的生命。与此同时,爆破组引爆了预设的炸药,山谷入口处山石崩塌,封死了退路。

    "打!狠狠地打!"李云龙兴奋地大喊,亲自操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扫射。

    日军陷入混乱,但训练有素的他们很快组织起反击。装甲车调转炮口,向暴露的机枪阵地轰击。一处八路军机枪点被直接命中,连人带枪被炸上了天。

    "孙铭!带爆破组干掉那几辆装甲车!"楚云飞厉声命令。

    孙铭立即带领十名精锐士兵,借着硝烟掩护向装甲车摸去。他们每人携带两捆集束手榴弹——六枚手榴弹绑在一起,威力足以炸断坦克履带。这是楚云飞传授的反装甲战术,在这个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年代尤为珍贵。

    第一辆装甲车发现了逼近的爆破组,机枪子弹像雨点般扫来,两名战士当即倒下。孙铭一个翻滚躲到弹坑里,等机枪扫过,猛地跃起冲刺,在距离装甲车不足十米处拉开导火索,将集束手榴弹塞进车底。

    "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装甲车像玩具般被掀翻,燃起熊熊大火。其余爆破手也抓住机会,又有两辆装甲车被炸毁。日军阵脚大乱,开始向谷口溃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冲啊!杀鬼子!"李云龙跳出战壕,挥舞着大刀冲下山坡。八路军和358团的士兵们呐喊着发起冲锋,刺刀在朝阳下闪着寒光。

    楚云飞没有立即跟进。多年的作战经验让他保持警惕——佐藤不可能只有这点手段。果然,当联军追至谷口时,异变陡生!

    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从溃退的日军后方传来,但奇怪的是没有破片横飞,而是腾起一团团黄绿色的烟雾。烟雾随风迅速扩散,很快笼罩了大半个山谷。

    "毒气!是芥子气!"楚云飞浑身血液几乎凝固。他太熟悉这种化学武器了——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肺部损伤,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致死率极高!

    "全体撤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接触黄色烟雾!"楚云飞声嘶力竭地大喊,同时命令号手吹撤退号。

    但为时已晚。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名士兵已经吸入毒气,开始剧烈咳嗽,有人甚至倒地抽搐,皮肤上出现可怕的水泡。李云龙也被毒雾波及,正踉跄着后退,脸上满是痛苦。

    楚云飞当机立断:"医疗队!准备急救!所有没中毒的人,立即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他飞奔回阵地,召集后勤人员紧急制作防护装备。用浸湿的纱布包裹木炭颗粒,塞入空罐头盒,再绑上布带——这是二战时期常见的应急防毒面具,虽然简陋但能有效过滤大部分毒剂。

    "快!分发给前沿士兵!"楚云飞亲自带着几十套简易面具冲回前线。毒雾已经扩散到半个山谷,能见度不足五米。他摸索着找到了瘫坐在石头后的李云龙,后者脸色发青,呼吸急促。

    "戴上!"楚云飞将简易面具套在李云龙头上,又用湿布裹住他暴露的皮肤。

    "楚楚兄"李云龙虚弱地抓住他的手臂,"救救弟兄们"

    "放心!"楚云飞转头对赶来的医护兵大喊,"把李团长抬到后方!其他人跟我来!"

    戴着简易面具的救援队深入毒雾,一个个搜寻中毒的士兵。楚云飞亲自背出三名昏迷的八路军战士,手臂和脖颈被芥子气灼烧出大片水泡也顾不上处理。

    "楚团长!医疗帐篷那边需要帮助!"一名满脸烟灰的士兵拦住他。

    楚云飞赶到医疗帐篷时,景象触目惊心——数十名中毒士兵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军医们手忙脚乱地用苏打水冲洗伤处。林霞正跪在一名抽搐的伤员旁边,用注射器推注某种药物。令人震惊的是,她竟然没有任何防护!

    "林医生!面具!"楚云飞冲过去,将自己备用的一套简易面具递给她。

    林霞摇摇头,继续救治伤员:"先给重伤员用我能撑住"

    "胡闹!"楚云飞强行将面具按在她脸上,"没有医生,谁来救他们?"

    林霞这才勉强戴上,但很快又取下来给一个呼吸困难的士兵使用。楚云飞想阻止已经来不及——她白皙的脸庞已经泛起不正常的红晕,眼睛布满血丝,明显已经中毒。

    "你"楚云飞又气又急,却无法责备她的选择。他只能加快救援速度,尽可能多地带出伤员。

    两个小时后,毒雾终于被山风吹散。代价是惨重的——联军伤亡超过两百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化学武器造成的。医疗帐篷人满为患,药品很快告罄。

    "磺胺对芥子气效果有限"林霞虚弱地靠在药柜旁,嘴唇因缺氧而发紫,"需要需要特效药"

    楚云飞扶住摇摇欲坠的她:"别说话了,你需要休息!"

    "不听我说"林霞抓住他的衣领,声音微弱但急切,"教授教授带来了一些新药在在我背包夹层实验性的可能有用"

    楚云飞立即翻找她的背包,果然在夹层里找到几支标注着英文的小玻璃瓶。他仔细阅读标签——竟然是早期的硫代硫酸钠制剂,历史上确实用于芥子气解毒!

    "你怎么不早说!"楚云飞又惊又喜。

    "组织保密"林霞话未说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楚云飞胸前,随即昏死过去。

    "林医生!"楚云飞一把抱住她瘫软的身体,触手滚烫——她的体温高得吓人,明显是严重中毒症状。他立刻将林霞平放,用最后一支硫代硫酸钠进行静脉注射。

    "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楚云飞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拂去她额前的冷汗。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倔强的女医生对自己有多重要——不仅是身份保密的知情人,更是更是一个让他心动的人。

    注射完成后,楚云飞亲自将林霞抬到相对干净的角落,派专人看护。他必须返回指挥岗位,但心却留在了这个简陋的医疗帐篷里。

    走出帐篷,刺眼的阳光让楚云飞眯起眼。战场已经基本控制,日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和四辆装甲车残骸撤退了。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佐藤不会轻易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