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07章 杨过大婚1
    然而襄阳城中的这一场血雨腥风,于整个大宋天下而言,不过是微澜之一角。

    在杨过出资与后勤补给的支持下,武修文与武敦儒所部的蒙古降军于襄阳外驻扎修整整整两周。

    这两周时间,他们并未急于推进战线,而是集中力量进行最关键的步骤:彻底打散旧有军制与血缘编制,重新统计户籍人口,整顿将士籍册。

    这不仅是一次军事整编,更是对蒙古内部军心的最后一击与融合

    而武家兄弟的功绩,也在这场风暴之后终于被朝廷承认。宋理宗亲自下诏,两人皆被授予实职武官品阶,封地、兵权、禄银一应俱全。

    其中,武修文之功尤重,位列正五品骑都尉,赐银一万,良田百顷。

    这不仅意味着他终于脱离了“杨过附属”身份,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之臣,更让他终于有资格迎娶程英。

    想当初,武修文初见程英与陆无双姊妹时,不过是一介市井小卒,连句正经的“承诺”都被陆无双一句“你给多少彩礼?”堵得哑口无言。

    而今,昔日那些羞赧尴尬早已化作云烟。

    他不再是依赖他人温饱的马前卒,而是能自持封号、衣锦还乡的功臣将军。

    而程英,也早在那数月并肩作战的沉默守望中,将心事放入了心中不言,胜于万言。

    与此同时,另一场婚礼也悄然筹备。

    那便是雕鹏与郭芙之婚。

    这桩婚事本无定论,按理说以郭靖的性情,断不轻易许女于人。

    可是黄蓉认了,说这雕鹏就是她看上的女婿,郭靖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此番婚礼,由黄蓉亲自主持、全程操办。

    郭靖虽未言拒,却在婚礼前拉住雕鹏,正色叮咛:

    “雕鹏,我女儿交给你了,你可要照顾好她,你可不能由着她的性子胡闹,不能像以前那样。”

    显然郭靖并不知道,雕鹏和郭芙在异世界经历的一切,他还当雕鹏是几年前,带着郭芙到处闯祸的那个模样,但看两人确实相爱,这个老父亲还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黄蓉在一旁微笑未语,但那笑中分明藏着太多早知,她知道这段婚事,并非完美,但却是当下最好。因为若是按照黄蓉的想法,郭芙最完美的夫婿,那肯定是杨过。

    这场婚礼的铺张规格,远远超出常例。

    整个长安城,自城南至城北,自王府至坊市,张灯结彩,彩旗招展,百姓皆言:“今日是郭大侠的女儿嫁娶,大喜之日!”

    欢庆声连绵三日三夜,坊间酒馆茶楼纷纷放价,文人书会泼墨题喜,商户绣楼悬挂灯榜。甚至连坊正与锦衣卫的巡检都得了“上头口谕”——不许扰民,但也不许不笑。

    显然这可笑的命令不是尹志平下的,因为此刻的尹志平已经带着自己的妻儿,去全球旅游了,根本没来参加者场婚礼。

    当然这一切,只因杨家出面,为郭芙与雕鹏之婚,倾力设宴。

    为了这场婚礼,杨过亲自启用“花萼相辉楼”,花萼相辉楼自从,重建完成,极少对外开放,此刻却灯火璀璨,香气盈街。

    婚礼当日,花萼相辉楼上下三十层,金灯万盏,香雾缭绕。

    雕梁画栋间,铺设朱毯玉案,庭中垂花丝帐,水榭流泉,乐音自檐角环环而起,直绕回廊不绝。

    宾客席上,黄蓉一袭熟悉的大红礼服,坐于正位,手抚香炉,眼中含笑,目送那一抹红影缓缓步出。

    郭芙今日着缂丝红衣,步履轻盈如云霞踏雪,眉间点朱,眼角妆花,环佩轻响,步步生莲。

    她没有回避,也不羞涩,目光落在前方的雕鹏身上。

    雕鹏则同样身着标准的宋制新郎礼服,披红挂金,佩一玉带为饰,英气中带着难掩的克制与骄傲。

    两人于楼前拜礼,礼毕,乐声大作,满楼宾客皆起,喝彩声、唢呐声、丝竹声交相辉映。

    郭靖坐在黄蓉身旁,也是满眼含笑,毕竟这个大姑娘总算是嫁出去了。虽然不是杨过也不是忽必烈,但只要郭芙自己开心,他这个老父亲还是很欣慰的。

    此刻的郭芙,与原着里的模样已全然不同。

    她不再是那个因母亲偏爱而刁蛮的女子,也不再是那个在江湖间自卑浮躁的姐姐。

    如今的她有黄蓉的宠爱,有郭靖虽不言但不忍拒的纵容;

    有杨过那份“不说出口却总在行动里”的庇护;

    有穆念慈这个干娘般细水长流的陪伴;

    更有雕鹏那种不张扬、却寸寸为她清扫天地的深爱。

    她不需要去嫉妒郭襄了,甚至这个郭襄都是她异世界带来的最好的朋友,如今的郭芙已经完美了。

    因为她,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最好的了。

    而就在长安城中热闹未散之时,那被无数人念叨了一年的日子终于到了。

    一年之期,如约而至。这一次,不是旁人的婚礼。

    而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大婚。

    杨过广发请帖,从西域到塞北,从江南到关中,昔日战友、旧识好友皆在请帖之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次,他没有隐藏,不再简办,而是大张旗鼓,敞开心胸,向天下宣告:

    “我杨过要娶她了。”

    大婚之地,便定在嘉兴·杨家庄。

    那里,是杨过在这个世界的起点,也是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如今的杨家庄,在林青儿,也就是小蓝的打理下,早已成长为一座新兴的城镇,坊间私称——杨家城。

    山脚下市集繁盛,酒馆林立,青砖白瓦间,住着一户户曾受杨过救命之恩、教化之恩、赈济之恩的百姓。

    当他们听说杨过要在此地成婚,几乎整座镇子都动了起来。自发筹备贺礼、清扫道路、挂起红灯、绘上龙凤图腾,喜气洋洋。

    而在宾客之中,第一个抵达的,不是别人。

    正是陆展元,带着李莫愁一同而来。

    这些年,陆家协助治理长安,后来又是清缴世界,陆展元也是带着李莫愁四处奔波,兄弟难得重聚,唏嘘几许。陆展元一向爽朗豪情,见了杨过便笑道:“你小子终于舍得让她穿上嫁衣了!”

    而李莫愁则一改昔日冷艳寡言之姿,得知小龙女即将成婚,竟亲自前来为她梳头。

    她手执檀木玉梳,亲手为小龙女拢发理鬓,一边梳发,一边轻声道:

    “女人这头发,一旦梳给了一个人,那这辈子,就只该为他而散,为他而绾。”

    小龙女静坐榻前,眉目如水,听得认真,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

    李莫愁语气不似训导,反倒带着几分柔和与宽慰,仿佛这些年冰封的心早在流转岁月中慢慢解冻。

    更有趣的是,穆念慈这时也在旁边,正为自己的儿媳整理披帛。

    听得李莫愁口中传出“夫妻间不可言明之事”,她原本低头不语,脸颊却悄然泛红,直红到耳根,忍不住轻咳一声,连发簪都拿错了两次。

    李莫愁回头见状,竟露出罕见的调皮神色:

    “穆姑娘,你如今也是人妇人母,这点脸皮还这么薄,可不行啊。我师妹,从小生长在古墓,不懂这些事,若不教的清楚,仔细些,你怕是难以抱上孙子了。”

    穆念慈本还想分辨,自己的儿子杨过什么不懂。还不懂男女之间的这点事?但见李莫愁轻笑,只好也笑着摇头,一室温情柔语,竟比那窗外繁花还盛几分。

    杨康和郭靖站在杨家庄的门口。

    此时的杨家庄,俨然已成修仙宗门一般的存在。庄前石阶高耸,如登天梯般气势恢宏,层层铺展开去,直入云间。阶旁刻满了浮云缠绕、神禽仙鹤的纹路,灵气缭绕间,不时可见孩童仰望,发出惊叹之声。

    不过杨过行事素来细致,深知异世界的修士可御剑飞天,但神雕大世界的凡人却连阶梯都难攀登,早早就在山体之中埋藏了大量灵石阵盘,催动灵梯浮现于两侧。只要踏足其上,便如轻云载步,缓缓升起,毫不费力,颇得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赞誉。

    此刻,演武场前,大殿金瓦高悬,朱门敞开,门前广场上铺满灵石刻阵,一道道纹络亮起微光。郭靖与杨康并肩而立,衣袍猎猎,面容庄重,迎接前来贺礼的宾客。

    郭靖今日神采格外飞扬,宛如嫁女一般操劳,竟比当年给郭芙成婚还要上心。来人络绎不绝,他几乎是一一迎上前去,亲自握手寒暄,笑声不绝,俨然将杨过视作己出之子。

    “来,快请里边坐,今日是我家过儿的大喜之日,可不能怠慢了贵客。”郭靖边说边将一对来自西域的几个侠客引入客房区。

    最先抵达的熟人是王伟忠与吕文德,两人携家人而来。郭靖与杨康亲自迎出数十步,彼此拱手,交谈甚欢,随后由侍者引入客房区。

    那客房区广达数里,共有六千余座独立小院,院中皆为飞檐翘角、曲水回廊,小桥流水穿院而过,皆由灵气引流,碧水常新。院外栽种各色灵花灵树,缭绕芬芳,有心者细闻,竟能提神醒脑、凝神静气。

    不多时,韩言直到来,一袭白袍,风尘仆仆,但眼神依旧清明有力。他未等寒暄,便径直问道:“杨兄弟呢?怎么没见着他?”

    郭靖这才回神,略一思索,才发现今日确实未曾见过新郎的身影。转头望向杨康,后者亦摇了摇头:“我也未见过。”

    一时间气氛微妙,似乎有些许错愕。便在这时,黄蓉款步上前,穿着素雅华服,鬓边金钗微晃,目光中带着柔和的笑意。

    “过儿一向沉稳,事事自有安排。时辰未到,他自然不会现身。”黄蓉轻声道,“这边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郭靖听罢,点点头,长舒一口气:“既然过儿有安排那就好,那我这心里也不急了。”

    随即,他亲自将韩言直与公孙绿萼、裘千尺等人一同引至客房区。

    入得小院,韩言直抬眼四顾,灵竹拂风,碧水潺潺,屋内陈设皆是上品木料打磨而成,铺陈着柔和灵纱,墙壁还嵌有聚灵玉石。侍从奉上灵茶,入口清冽,如饮甘露。

    韩言直眉头一挑,不禁感慨道:“这等规格……哪是婚宴招待,这都快赶上杨兄弟故事里说的,宗门迎仙节了。”他望着那片六千座院落连绵不绝的画面,神情复杂,忍不住低声赞叹,“杨过啊杨过,咱们兄弟多年未见,你这财力……真是是匪夷所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