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65章 双剑风云
    地中海的晨光穿透薄雾时,“融风号”的甲板上已飘着淡淡的剑穗香。阿石正将龙渊剑横在膝头擦拭,剑身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蓝光,那些曾随船行亮起的云纹,此刻正沿着剑脊缓缓流转,像是在呼应远方某种隐秘的召唤。苏念安腕间的菩提子突然轻颤,金砂纹路里浮出幅模糊的影像——座依山而建的高台,台上插着两柄剑的剪影,台下挤满了身着不同服饰的人,既有中原的劲装侠客,也有西域的长袍武士,还有些人腰间佩着罗马风格的短剑,影像的最后,两柄剑的剪影突然交击,迸出的火花竟在空中凝成“双剑会”三个字。

    “是武林大会的消息。”苏念安按住发烫的菩提子,看向正检查箭囊的林霜,“影像里的高台,和穆罕默德·李提过的亚历山大港‘观星台’很像,而且那两柄剑的轮廓,像极了龙渊和另一柄名剑。”林霜闻言举起一支箭,箭镞映出的星图里,原本指向地中海的蓝光突然分作两道,一道仍指着亚历山大港,另一道则转向东北方,两道光之间,竟浮着行小字:“湛泸现,龙渊应,双剑会,定乾坤。”

    “湛泸剑?”阿石猛地握紧龙渊剑,剑鞘上的海水痕迹瞬间蒸发,“师父当年说过,湛泸与龙渊同出春秋铸剑师欧冶子之手,湛泸主‘仁’,剑出则天下安;龙渊主‘勇’,剑动则邪祟散。只是湛泸剑在南宋末年就没了踪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地中海?”他话音刚落,掌舵的哈米德突然指着船舷外,那里的海面上正飘着几艘快船,船帆上都绣着柄剑的图案——剑身修长,剑柄刻着云纹,正是湛泸剑的样式。

    最快的那艘快船转眼就靠上了“融风号”,一个身着月白长衫的青年立在船头,腰间悬着柄无鞘长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银光,与龙渊剑的冷冽截然不同。青年拱手笑道:“在下叶承影,携湛泸剑赴亚历山大港‘双剑会’,听闻船上有龙渊剑主,特来拜会。”他说话时,腰间的湛泸剑突然轻鸣,阿石膝头的龙渊剑也跟着震颤,两柄剑的剑气在空中交织,竟将甲板上的晨雾撕出两道笔直的缝隙。

    苏念安注意到叶承影长衫的袖口绣着细小的“墨家”纹路,而他腰间的剑穗是用中原的冰蚕丝与波斯的金线混编的,穗尾坠着颗与“文明之眼”材质相似的金属珠。“叶公子也是为‘文明之眼’而来?”她晃了晃腕间的菩提子,金砂纹路里的高台影像突然清晰,台上的两柄剑旁,正放着个与金属球一模一样的物件,“我们在鲁萨迪尔港找到的‘文明之眼’,似乎与双剑会有着关联。”

    叶承影闻言眼中一亮,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布,上面用汉文和希腊文写着“双剑会约”:“这是我从墨家秘阁找到的古籍,上面说亚历山大港的观星台,本是战国时期墨家工匠与希腊学者共建的‘汇智台’,当年欧冶子铸完湛泸、龙渊双剑后,曾将双剑放在台上祭祀,后来双剑流落四方,汇智台也成了武林中人争夺的宝地。而‘文明之眼’,其实是开启汇智台地宫的钥匙。”他指着绢布上的图案,那是座与观星台相似的建筑,建筑底层的石门上,刻着双剑交击的纹样,纹样中央正是“文明之眼”的轮廓。

    林霜突然举起箭镞,映出的星图里,两道蓝光已在亚历山大港上空交汇,交汇点旁浮着行罗马文,经叶承影翻译竟是“月圆之夜,双剑开宫”。“今天是农历十四,明天就是月圆之夜。”她看向船外越来越多的快船,那些船上的人或佩刀或持剑,服饰各异却都带着股凌厉的气息,“看来武林中的人,都想借着双剑会争夺‘文明之眼’,打开汇智台地宫。”

    “融风号”驶入亚历山大港时,港口早已挤满了人。码头的石柱上贴着用汉文、阿拉伯文、希腊文写的“双剑会”告示,告示旁围着些中原侠客在争论,不远处的酒肆里,几个西域武士正用弯刀敲着桌子,还有些罗马贵族打扮的人,正与身着僧袍的印度僧人交谈,每个人的目光都时不时瞟向港口中央的观星台——那座高台通体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台顶立着个青铜制的观星仪,仪身上刻着中原的二十八星宿与希腊的十二宫,而高台的石阶上,已站满了手持兵器的护卫,他们腰间的令牌上,都刻着双剑交击的图案。

    穆罕默德·李早已在码头等候,他身边站着个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僧袍上绣着藏传佛教的八宝纹,手里转着串镶嵌着宝石的念珠。“这位是吐蕃密宗的玄寂大师,”穆罕默德·李介绍道,“他也是为双剑会而来,说汇智台地宫里藏着能平息战乱的‘和平经卷’。”玄寂大师双手合十,念珠上的宝石突然亮起,与苏念安的菩提子、叶承影的湛泸剑穗同时发出微光,“三位施主身上有‘文明之眼’的气息,想必就是找到它的有缘人。”

    众人刚走到观星台脚下,就被一群手持长刀的人拦住。为首的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身着黑色劲装,腰间佩着柄镶嵌着红宝石的弯刀,刀鞘上刻着“血刀门”三个字。“想进观星台,先过我血刀王这关!”大汉挥刀劈向阿石,刀风裹挟着股血腥气,阿石侧身避开,龙渊剑顺势出鞘,剑身在阳光下划出道蓝光,与弯刀撞在一起,迸出的火花竟将周围的石板烧出细小的焦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血刀门的人也来了?”叶承影皱起眉头,湛泸剑突然出鞘,剑身的银光挡住了另一个血刀门弟子的偷袭,“血刀门行事狠辣,当年为了争夺一把古剑,屠了整个青城山,他们肯定是想抢‘文明之眼’,用来称霸武林。”苏念安腕间的菩提子突然发烫,金砂纹路里浮出幅影像——血刀王正拿着“文明之眼”,在地宫深处对着一个石台狞笑,石台旁躺着许多倒地不起的人,影像的最后,石台突然爆炸,整个地宫都陷入火海。

    “不能让他们拿到‘文明之眼’!”苏念安喊道,林霜已取出三支箭,箭镞瞄准了血刀门弟子的手腕,羽管上的荧光纹路亮起,将箭身裹成三道绿光。“射他们的兵器,别伤人性命。”林霜话音刚落,三支箭同时射出,精准地打在血刀门弟子的刀背上,将弯刀震得脱手而出。玄寂大师趁机转动念珠,念珠上的宝石发出金色的光芒,将血刀王困在光罩里,“阿弥陀佛,施主放下屠刀吧。”

    就在这时,观星台的顶端突然传来一阵钟声,钟声里混着中原的编钟、希腊的里拉琴与阿拉伯的手鼓声音,台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一个身着紫色长袍的老者从观星台的大门走出,他的长袍上绣着中原的太极图、希腊的橄榄枝与阿拉伯的星月纹,手里拄着根镶嵌着多种宝石的拐杖,拐杖顶端正是个缩小版的“文明之眼”。“老夫是双剑会的主持人,东方朔。”老者的声音传遍整个港口,“今日召集各位,是为了开启汇智台地宫,取出里面的‘和平经卷’,只是开启地宫需要双剑合璧与‘文明之眼’,不知湛泸、龙渊两位剑主,是否愿意合作?”

    阿石与叶承影对视一眼,同时举起手中的剑,龙渊剑的蓝光与湛泸剑的银光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双色光柱,直射向观星台顶端的观星仪。观星仪突然转动起来,仪身上的星宿图案与天空中的星座连成一线,观星台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壁灯自动亮起,灯光里竟浮出中原的祥云、希腊的神鸟与阿拉伯的几何纹。

    “请两位剑主与‘文明之眼’的持有者随我来。”东方朔拄着拐杖率先走进大门,苏念安、林霜、玄寂大师与穆罕默德·李紧随其后,台下的武林人士虽想跟上,却被突然升起的光墙挡住,只能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走进观星台内部,众人发现这里的建筑竟是多种文明风格的融合——屋顶是中原的斗拱结构,横梁上刻着希腊的神话故事,墙壁上则贴着阿拉伯的马赛克瓷砖,瓷砖上画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石阶尽头是一座圆形的大厅,大厅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与“文明之眼”大小相同的凹槽,凹槽周围刻着三种文字的铭文,经叶承影翻译,写的是“双剑为引,天眼为钥,汇智启,和平现”。东方朔将拐杖顶端的缩小版“文明之眼”放在凹槽旁,对阿石与叶承影说:“请两位剑主将双剑插入凹槽两侧的剑孔。”

    阿石与叶承影分别走到凹槽两侧,将龙渊剑与湛泸剑缓缓插入剑孔。两柄剑刚插入,剑身上的纹路突然亮起,与凹槽旁的铭文产生共鸣,苏念安手中的“文明之眼”也自动飞向凹槽,正好嵌入其中。“文明之眼”嵌入凹槽的瞬间,整个大厅突然震动起来,大厅的地面缓缓向下移动,露出一个通往地宫的入口,入口处的石门上,刻着一幅巨大的图案——中原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与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正坐在一起交谈,三人手中各拿着一卷书,书的封面上写着“和平”二字。

    “这就是汇智台地宫的入口。”东方朔推开石门,一股混杂着纸张、香料与金属的气息扑面而来,“当年墨家工匠与希腊学者在这里藏书、研究,希望能用知识化解战争,后来欧冶子将双剑放在这里,也是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文献。”众人走进地宫,发现里面分为多个石室,每个石室里都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放着用汉文、希腊文、阿拉伯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写的书籍,还有些奇特的器物——中原的活字印刷版、希腊的天文仪器、阿拉伯的罗盘、印度的数字沙盘。

    最里面的石室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盒,石盒上刻着双剑交击的纹样,纹样周围写着三种文字的“和平经卷”。阿石与叶承影上前,同时用剑触碰石盒上的纹样,石盒缓缓打开,里面果然放着一卷用丝绸做的经卷,经卷上用多种文字写着相同的内容:“天下万物,皆为一体,文明各异,殊途同归,以和为贵,以爱为基,方能长治久安。”

    就在苏念安伸手去拿经卷时,石室的大门突然关上,一个阴冷的声音从暗处传来:“多谢各位帮老夫打开地宫,这‘和平经卷’与‘文明之眼’,就归老夫所有了!”众人转身,只见血刀王站在门口,他身后跟着一群手持兵器的人,其中既有中原的邪派高手,也有西域的杀手,还有些罗马的盗匪。“刚才的光墙根本拦不住老夫,你们不过是老夫的棋子罢了!”血刀王挥刀指向石盒,“把经卷和‘文明之眼’交出来,否则别怪老夫手下无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