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74章 少年奇思,初探玄机
    自从领受祖父张大山“三戏法”课业后,安国公府第三代翘楚张念祖、张开山、张文远便沉浸于近乎痴狂的探索热潮。

    青石村皇家格物学院专为他们开辟的实验室,昼夜灯火不熄,宛如一盏永不黯淡的智慧明灯。

    西域的上等琥珀、北方搜罗的各色磁石、山间溪流捕获的鲜蛙腿,甚至从西洋商贾手中高价购来的稀有酸液与金属线圈,源源不断送入,实验室化作一座神秘莫测的“格物秘境”。

    然而,三人因性情与天赋各异,研究路径悄然分化,各自在未知的迷雾中探寻属于自己的真理。

    张念祖继承了父亲张铁牛的沉稳与专注,对“慈石引针”现象情有独钟,执着于追索“力”之本源。

    他细心观察那块黝黑的磁石,发现它对铁情有独钟,却对铜、银、金、锡等金属视若顽石,毫无反应。

    “怪哉,”他在实验日志中写下,字迹工整而带着疑惑,“慈石之力为何独钟一物,其理何在?”

    他进一步实验,发现磁力竟可“传递”。

    他用一块强磁石反复摩擦普通铁针,那原本平凡的铁针竟生出微弱磁性,能吸附细小的铁屑。

    他尝试用不同形状的铁器,甚至将铁针切割成细条,观察磁力的变化。

    “力可传导……”他低语,目光深邃,“莫非慈石内藏一种肉眼不可见的‘气’,自磁石流入铁中,赋予其新生命?”

    愈深入钻研,他愈觉磁石背后隐藏着一个与蒸汽之力截然不同的崭新力量领域,浩瀚而深不可测,仿佛一座等待开凿的宝藏之山。

    他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实验,将多块磁石拼接,观察是否能增强磁力;又用铜盘隔离磁石与铁针,探究“气”是否能穿透物体。

    他甚至突发奇想,将磁石置于水中,观察其磁力是否会因水流而改变。

    每一次实验,都让他离那神秘的“气”更近一步,却也带来更多疑问。

    他在日志中写道:“此‘气’若真存在,是否能如水流般引导?是否能如蒸汽般驱动机械?”

    这些问题如星火,在他心中燃起探索的烈焰。

    张开山秉承父亲张石头的冒险精神与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对“金铁生气”实验痴迷不已。

    那铜片与铁片浸入矾水后产生的微弱“麻”感,以及蛙腿诡异的抽搐,远比任何戏法更令他神魂颠倒。

    他每日守在实验台前,反复尝试不同金属组合,甚至不惜弄脏新制的学童服,只为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生气”。

    “文远!”他拍着三弟肩膀,脸庞因兴奋而泛红,“祖父的实验,莫非在暗示世间万物的‘生气’可被‘制造’?”

    “这不就像炼丹师点石成金,凭空造出生命之力吗?”

    他的声音中透着孩子般的雀跃,眼中闪烁着冒险者的光芒。

    “荒谬!”张文远推了推琉璃片磨成的平光眼镜,语气严谨如老学究,“祖父言‘引动’,非‘制造’。”

    “蛙腿虽死,体内残余生气未散,我们仅以金铁激发之,怎能谓‘无中生有’?此乃自然之理,非玄幻之术!”

    “那矾水中的‘麻’感何来?”张开山不服,咧嘴反驳,“矾水可无‘残余生气’!”

    “那铜铁相触,生出的‘麻’感,总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吧?”

    张文远一时语塞。

    这问题直击实验核心,宛如一柄利刃,刺穿他逻辑的防线。

    他皱眉沉思,目光在实验台上游移,试图从那堆铜片、铁片与盛满绿矾油的琉璃瓶中寻找答案。

    他隐约感到,这“麻”感背后,藏着一个比蛙腿抽搐更深邃的秘密,或许正是祖父指引他们探寻的“天威”。

    与两位兄长专注各自领域不同,张文远并未局限于琥珀的“吸引”之力。

    他以格物学院算学司“博士”的严谨思维,设计了一项精妙实验。

    他用细丝线悬挂一片极薄金箔,使其在空中自由转动,如一片轻盈的羽毛。

    他以丝绸反复摩擦琥珀,带出细微的噼啪声响,再缓缓靠近金箔。

    金箔如预期被吸引,轻轻触碰琥珀。

    然而,诡异一幕骤然上演!触碰一瞬后,金箔竟如受惊般被无形之力猛然弹开!

    无论张文远如何靠近,金箔皆如遇同极磁石,固执保持距离,拒绝再触。

    “咦?”他低呼,声音中透着发现新大陆的激动。

    “先吸后斥,这是何故?”张开山瞠目结舌,凑近观察,险些撞翻实验台上的琉璃瓶。

    张念祖亦不解,眉头紧锁,喃喃道:“这力……与磁石何其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张文远眼中迸发闪电般的智慧光芒,仿佛抓住所有谜题的关键线头。

    “我明白了!”他激动得声音微颤,指着琥珀与金箔道:“祖父的三种‘戏法’,看似无关,实则指向同一未知之‘气’!”

    “此‘气’如道家‘阴阳’,具两种相反却相生相伴的形态!”

    他拿起琥珀,语气愈发坚定:“丝绸摩擦琥珀,为其注入我谓之‘阳气’之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箔则带相反的‘阴气’,故初见相吸。”

    “接触后,琥珀的‘阳气’传入金箔,使其亦带‘阳气’,遂成‘阳阳相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位兄长,得出石破天惊的结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此乃此‘气’之根本规律!”

    此言如惊雷,在张念祖与张开山脑海中炸响。

    他们呆望三弟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仿若见证一个足以改写世界的伟大定律诞生。

    张开山挠头,半晌才挤出一句:“文远,你这脑子……比祖父的蒸汽机还玄乎!”

    张念祖则默默点头,目光回到实验台上,心中暗想:若此“气”果真存在,是否也能如磁力般传导,驱动更大的奇迹?

    张文远的发现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三人各自的探索之路。

    张念祖开始思考,磁石的“气”是否与琥珀的“阳气”有共通之处?

    他尝试将磁石靠近摩擦后的琥珀,观察是否会产生新的现象。

    张开山则突发奇想,用铜片与铁片替代金箔,尝试在矾水中复现“相吸相斥”的规律。

    文远则埋头整理实验数据,试图用算学推导“阴阳气”的规律,甚至翻阅祖父书房中的道家典籍,寻找“阴阳相生”的哲学启示。

    实验室内的气氛愈发热烈,三人虽各有侧重,却开始频繁交流,彼此的发现相互启发。

    张念祖提出,磁石的“气”或许能通过某种方式“储存”,如蒸汽储于锅炉。

    张开山大胆猜测,若能将“金铁生气”放大,或许能驱动机械,甚至点亮灯火。

    张文远则冷静分析,试图将三种“戏法”统一于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

    夜深人静,实验室外,青石村的稻浪在月光下起伏,宛如大地的呼吸。

    三人围坐在实验台前,桌上散落着琥珀、磁石、铜铁片与一堆手稿。

    他们的争论与笑声,透过窗棂,融入夜色。

    张大山悄然站在门外,凝望孙子们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三个少年的奇思妙想,正一步步逼近那隐藏在“天威”背后的终极奥秘。

    “阴阳相生,循环不息……”张文远低声呢喃,手中的笔在纸上飞舞,勾勒出一幅复杂的图表,试图将“气”的流动规律化。

    张念祖与张开山凑近细看,眼中燃起新的希望。

    他们隐约感到,这神秘的“气”,或许正是皇帝梦寐以求的“永恒光明”的钥匙。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