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88章 火花为媒,天线为帆
    元圣张大山那番关于“以太之海”的颠覆性宇宙观如同一场十二级的思想风暴,彻底席卷了“追光”实验室。

    三位少年天才在经历了最初的巨大震撼与不敢置信之后,便立刻陷入了一种更为深邃、也更为狂热的探索激情之中。

    舍弃铜线,在虚空中传递信息!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般的构想在经过祖父那“以太为海,电波为浪”的诗意点拨之后,竟奇迹般地在他们心中拥有了一种近乎于“大道至理”般的逻辑自洽!

    是啊!

    既然天地之间并非虚空,而是充满了一种可以承载“波澜”的介质,那他们所需要做的便只剩下了两件事:

    ——第一,如何以“电”为媒,在这片平静的“以太之海”中掀起足够强大的“风浪”(发射信号)。

    ——第二,如何在千里之外感知并“翻译”出这风浪之中所蕴含的信息(接收信号)。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月里,一场旨在将“有线电报”进化为“无线电报”的、更为艰难也更为伟大的攻坚战,便在元圣的亲自指导下于这间帝国最顶级的秘密实验室内正式拉开了序幕!

    ……

    攻坚的第一步便是发射。

    如何才能将那在铜线之中安分流淌的“电流”转化为可以脱离束缚、向四面八方扩散的“电波”?

    这一次,展现出其惊人洞察力的是三弟张文远。

    他再次从他们之前的实验中找到了灵感。

    “大哥,二哥,”他指着那座早已被他们改良了无数次的“阴阳鱼合气瓶”,声音里带着几分即将揭开谜底的激动,“你们还记得开山二哥当初是如何被这东西给‘电’倒的吗?”

    “那当然记得!”张开山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舌头,那股子毕生难忘的剧烈麻痹感仿佛还残留在上面,“当时俺不就是用舌头碰了那‘串联’之后的两极吗?”

    “不,不完全是。”张文远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二哥,你忘了,你当时并非是直接碰上去的,而是在你的舌尖即将触碰到那两极的前一瞬间!”

    “有一道极其微弱的、蓝白色的电火花从那电极的尖端跳跃到了你的舌尖之上!”

    “正是那道‘火花’才让你感受到了那如同‘雷公’般的巨大威力!”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劈醒了两位兄长!

    是啊!

    火花!

    他们一直以来都将这种在电路通断之间偶尔会产生的小火花视为一种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能量损耗”,却从未想过这道能跨越一小段“虚空”的火花或许正是那能在“以太之海”中掀起“波澜”的关键!

    “我明白了!”大哥张念祖激动地一拍手掌,“文远的意思是说,我们之前那稳定的、持续的电流就像是平静的溪流,虽然在河道(铜线)之内力量强大,但却无法掀起足以影响到河岸之外的浪花!”

    “而这‘火花’则像是一块被我们狠狠地砸入水中的巨石!”

    “它虽然只是一瞬间的爆发,但它所激起的‘瞬间强电释放’却足以形成一道强大的‘冲击波’(电磁波),向着四周远远地扩散出去!”

    这番充满机械与流体力学美感的比喻瞬间便让张开山也恍然大悟!

    ……

    理论一旦确立,行动便随之而来。

    一场旨在创造出最强、最稳定“人造闪电”的实验开始了。

    他们找来了两根由纯铜打造的、被打磨得极其光滑的铜棒,将其作为“阴”“阳”o极,固定在一个由绝缘的木架之上,两端仅仅相隔一丝发丝般的微小缝隙。

    然后他们将那座威力最强大的“阴阳鱼合气瓶”与这两个铜棒连接在了一起。

    为了进一步增强那“瞬间释放”的威力,张念祖还根据祖父的提示将一个由他们之前研制的、可以储存“静电”的“莱顿瓶”(电容器)并联在了电路之中!

    当一切准备就绪,张开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缓缓地合上了电闸!

    “滋——啦——!!!”

    一道比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粗壮、更加耀眼、也更加响亮的蓝色电火花瞬间便撕裂了那两根铜棒之间的微小缝隙!

    那剧烈的、充满某种神秘力量感的“滋啦”声在寂静的实验室内不断地回响!

    空气中甚至弥漫开一股淡淡的、如同雨后青草般的“臭氧”味道!

    成功了!

    他们终于人为地制造出了那道可以在“以太之海”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人造闪电!

    这便是帝国历史上第一台虽然简陋却意义非凡的火花式电报发射机!

    ……

    发射机虽已功成,但如何才能将这道“闪电”所激起的“波澜”更有效地“广播”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元圣张大山再次给予了他们最关键的点拨。

    他没有讲任何深奥的道理,只是带着他们来到了青石村外那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之畔。

    他捡起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圈圈的涟漪便立刻以石子落水点为中心缓缓地向四周扩散开去。

    “你们看,”他指着那圈涟漪,缓缓说道,“这便是你们的‘火花’。”

    “小小的石子只能激起小小的涟漪,其力行之不远便已消散。”

    然后他又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篙,将其一半插入水中,再用手有节奏地拍打着那露出水面的另一半。

    这一次,以竹篙为中心所激起的涟漪虽然不如之前那般“圆润”,但其传播的距离与强度却明显要大得多!

    “这……”

    三位少年看着眼前这简单却又充满无上智慧的“比喻”,再次陷入沉思。

    “我明白了!”

    这一次又是大哥张念祖第一个从那简单的物理现象之中悟出了那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电磁学原理!

    “祖父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让那‘火花’凭空地在空气中绽放!”

    “我们必须为它寻找一根如同这‘竹篙’一般的导体!”

    “让它将那‘电波’之力更有效地‘撬动’整片‘以太之海’!”

    ……

    于是在元圣这充满东方哲学智慧的“生动教学”之下,帝国历史上第一根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电天线其设计理念便豁然开朗!

    张念祖亲手绘制了图纸。

    张柱子的营造司则再次展现了他们那神乎其技的建造能力。

    他们在“追光”实验室的屋顶之上竖起了一根高达十丈的、由最坚韧的铁桦木所打造的巨大旗杆,又用数十根由纯铜拉制而成的、闪闪发光的铜缆从旗杆的顶端呈一个巨大的“伞状”向四周的地面拉扯、固定,形成了一个充满力量感与未来感的伞状发射天线!

    它如同一张即将向天地“广播”信息的巨大铜网!

    又如同一面即将在那片无形的“以太之海”中迎风远航的巨帆!

    当那台经过改良的“火花式发射机”与这面巨大的“天线之帆”被正式连接在一起时,所有人都知道,那艘即将承载着帝国信息革命的伟大航船,其“发射”的引擎已经准备就绪!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