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大山的时代背景,作者根据现有的资料手搓了无线电报,确实是可行的。)
“三极宝蕴”的问世,如平地惊雷,宣告帝国无线通讯时代的到来。
这枚小巧而神秘的真空三极管,凭借无与伦比的信号放大能力,彻底攻克了无线电报发射功率弱,与接收灵敏度低的双重瓶颈。
在元圣张大山的指导下,“追光”项目组三位少年天才,仅用半年,便将技术推向巅峰。
他们研发出功率百倍于前的真空发射管,打造出配备多级信号放大回路的精巧矿石收音机。
最终在青石村与南阳府间,相隔三百里的测试中,当“格物之道,光耀万古”的信号,从青石村发出,仅一炷香时间,便被南阳府精准破译,全场爆发震天欢呼。
这项足以改写帝国命运的伟大技术,正式成熟!
消息以绝密奏报入京。
宁宣宗闻知安国公府,在短短一年内,将“虚空传信”化为现实,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将无线电报列为国家战略机密,并由内阁首辅张小山,与兵部尚书李严,组建“帝国无线电通讯总署”,全权推进军事化应用。
大宁启元二十九年冬,格物学院秘密量产的军用无线电台,悄然装备于“玄甲铁浮屠”,与皇家探海总署旗舰舰队。
帝国统帅首次拥有,与千里之外边防军及远洋舰队,实时指挥通讯的神力。
然而技术是双刃剑。
当无线电的潘多拉魔盒开启,一个隐秘的信息战场,随之拉开帷幕。
京城户部算学司内,尚书张豆子,凝视青石商会,从江南漕运线,紧急呈报的绝密账册。
账册揭露一桩诡异的“粮食失踪案”:近三个月,数十万石,支援南方铁路建设的官粮,在漕运途中,屡遭水匪精准劫掠。
水匪对船队路线、护航兵力、粮食种类与数量,了如指掌,行动如有天眼。
更骇人的是,被劫官粮,未就地销赃,而是被神秘势力,迅速转移囤积,以略低于官价,在江南黑市抛售,意在狙击皇家银行的铁路建设债券,动摇帝国金融根基,迟滞铁路建设!
“好一招釜底抽薪!”张豆子眼中,寒光闪烁。
他断定这绝非普通水匪,而是组织严密、能量巨大,且对帝国新政,怀有刻骨仇恨的黑手。
最可怕的是,这黑手,似掌握了窃听帝国机密的渠道!
张豆子即刻密报,内阁首辅张小山。
张小山眉头紧锁,联想到刚装备军队的无线电技术,沉声道:“豆子,此事非同小可。”
“敌人很可能仿制出简陋的无线电接收机,在漕运沿线,设秘密窃听站,截获兵部,与漕运总督衙门的军务电报!”
张豆子惊出一身冷汗。
帝国最锋利的“顺风耳”,在带来窃听之能的同时,也暴露了致命弱点——毫无保密性!
只要敌人拥有接收设备,与公开的《青石启蒙圣典》,帝国军事调动,与政务指令,将毫无遮掩!
“必须为顺风耳,披上无人能破的铠甲!”兄弟二人达成共识。
一场打造帝国首套加密电报体系的信息攻防战,就此打响。
张豆子成为主帅,以他对数字与规律的野兽般直觉,闭关算学司密室,三日三夜,面前摆放的是张文远编纂的《阴阳二进制电码电译本》。
凝视那规律性的“点”与“划”,他大脑以超常速度运转。
“敌人破译电报,靠的是掌握编码规律。”
“若要让他们无从破解,我们需创造一种,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内含玄机的新规律!”
他眼中迸发,星辰般的智慧光芒,忆起幼时,与祖父张大山玩的“棋盘密码”游戏——通过约定秘钥,对棋盘坐标加减移位的加密法。
“对!就是这样!”他猛拍桌案。
一个融合格物智慧、领先时代千年的现代密码学构想,豁然成型。
三日后,厚达数百页的《大宁帝国军用加密电码译本》,秘密呈至御前。
其核心原理,精妙绝伦:摒弃固定数字编码,引入变量“密钥”——可为诗句、文章,或无意义乱码。
发报前,报务员将明文数字密码,与当日密钥数字相加,生成看似杂乱的密文。
收报方用相同密钥减运算,即可还原明文。
敌人即便截获电报,与标准译本,没有每日更换的密钥,得到的也只是无意义的乱码!
当张豆子,清晰阐述这套,充满数学之美的加密体系,宁宣宗与张小山,无不折服于他的算学天赋。
皇帝激动连呼三声“好”,称“朕有豆子,如得国之宝盾!”
当即下旨,将加密电报,列为最高军事机密,并命张豆子,组建“机要司”,专司密码编纂与破译。
一个月后,江南神秘黑手,再次截获兵部运粮电报,却只破译出,不知所云的“东风三七猛虎下山九九归一”。
而此时,张石头率领的皇家探海总署舰队,与玄甲铁浮屠,早已通过加密电报,获悉敌方所有秘密据点,如神兵天降,以雷霆之势,将漕运沿线巢穴,一网打尽!
一场,足以动摇帝国金融根基的阴谋,在无声的信息攻防战中,被彻底粉碎。
加密电报,这柄危难中诞生的国之宝盾,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现出令敌人胆寒的锋芒!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