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4章 绝望与希望的边缘
    摩托车的引擎在夜色中轰鸣,车灯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积雪覆盖的主干道。

    在这样的天气中,驾驶摩托车简直是一种折磨,寒冷刺骨的天气,再加上迎面吹来了寒风,冻得张涵止不住的颤抖。

    汤向荣和刘雅琴紧紧抓住摩托车的后架,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尔有雪花飘落在他们的脸上,被冷风吹得生疼。

    “大常,开稳点!”张涵大声喊道,声音被寒风吹得有些发颤,“这路太滑了,再晃下去咱们都得完蛋!”

    “我尽力!”朱大常咬着牙,双手紧紧握住车把,努力控制着摩托车的方向。

    他的驾驶技术本就不熟练,再加上积雪的路面,驾驶的这辆摩托车还是一辆重型军用三轮跨斗摩托,车身庞大且笨重,原本就不是为普通道路设计的。

    几人本身也没有驾驶经验,显得更加难以控制。

    在这样的驾驶难度下,朱大常的脸被寒风吹得通红,双眼紧盯着前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车灯扫过路面,积雪反射出一片片白色的光晕。

    张涵低头看了一眼,主干道的路面上还残留着一些被雪覆盖的交通标识。

    车灯照过的地方,隐约能看到白色的虚线和斑马线的轮廓,甚至还能看到一些被积雪半掩的限速标识,上面的数字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能辨认出“80”的字样。

    “这路以前肯定限速80,现在谁还管这个。”张涵低声嘟囔了一句,随后抬头看向远方。

    现在朱大常开车的速度至少超过了90,光明正大的飙车,你敢想?

    车灯的尽头,道路两旁的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映照出一片寂静的世界。

    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通往周边市县的道路指示牌,上面的字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模糊,但依稀还能辨认出“东阳市,120k”“南平县,80k”等字样。

    “咱们这是往哪儿跑?”刘雅琴坐在后座,声音中带着颤抖,“要是跑错了方向,可就麻烦了。”

    “还能往哪儿跑?”张涵冷笑了一声,抬起头,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和汗水,语气中透着无奈,“临海市那边已经完了,只有往外跑才有活路。至于方向,跟着大路走,反正先逃出临海市再说。”

    “那张哥,你得指个路啊,咱们确实是不知道往哪跑啊!”朱大常一边盯着前方的道路,一边大声说道,他的声音被寒风吹得有些沙哑。

    张涵微微抬起头,顺着车灯的方向,看到一块路标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他伸出手,指着那块写着“中山市”的路标,说道:“往中部战区跑吧,那边军队的守备力量应该是最充足的。”

    “啊!那可有1700多公里呢?”汤向荣猛地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惊慌,双手下意识地抱紧了朱大常,“我们怎么可能开那么远?”

    “那不往中部战区跑,你往南部战区跑吗?那边狗脑子都打出来了。”张涵没好气地回怼道,他用力拍了拍挎斗的边缘,发出一声闷响。

    “张哥,不是说其他的呀!”刘雅琴弱弱地说道,她的声音几乎被寒风淹没,“这辆摩托车就跨斗后面还有着两箱25升的汽油桶。”

    “那也不够跑到中山市啊!”她伸手摸了摸挎斗后固定着的两箱汽油桶,眼神中满是担忧。

    张涵回过头看了一眼挎斗后固定着的两箱汽油桶,叹了口气,声音沉重地说:“先跑吧!到时候没油了再想办法。”

    说话时,他低头看了一眼挎斗里的东西:一个望远镜、三包单兵自热口粮,以及角落里藏着的两颗八二式军用塑胶手雷。

    这些简陋的物资,或许就是他们在逃亡路上唯一的依靠。

    朱大常咬了咬牙,用力点了点头:“好吧,我尽力开快点。”说完,他猛地拧动油门,摩托车引擎发出震耳的轰鸣声,加速朝着前方驶去。

    “别开太快,安全第一!”张涵大声喊道。

    摩托车继续在主干道上飞驰,寒风不断吹打着几人的身体,让他们感到一阵阵刺骨的寒冷。

    就在这时,前方的夜色中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声音越来越大,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朱大常猛地抬头,右手不自觉地捏紧了刹车,摩托车的引擎声微微颤抖。

    车灯光晕中,一支庞大的车队正疾驰而来,车灯的光柱划破夜色,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朱大常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下意识地压低了身子,试图让摩托车更稳定一些。

    车队的最前方是一辆主战坦克,巨大的炮塔在车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威严。

    紧随其后的是多辆步战车和轮式战车,它们的履带和车轮在积雪的路面上碾出深深的痕迹。

    车队中还夹杂着大量军用运输卡车,密密麻麻,车厢里满是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张涵他们。

    “是支援部队?”朱大常低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紧张,“看起来像是从周边紧急调过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我们屁事,又不是来救老子的。”张涵低声说道,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前方的车队。

    车队越来越近,车灯的光柱扫过摩托车,将几人的身影映照得格外清晰。

    士兵们纷纷探出车窗,好奇地打量着张涵他们,眼神中带着疑惑和警惕。

    “那是些什么人?”一名士兵大声问道,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别管他们,我们赶时间!”另一名士兵回应道,随后转头继续关注前方的道路。

    就在这时,车队中的一辆指挥装甲车突然放慢了速度,车顶的探照灯瞬间亮起,一束强光直接照在张涵他们的摩托车上。

    几人被强光刺得眯起眼睛,下意识地用手遮挡。

    “停一下!”一名大校的声音从装甲车内传来,他从车顶的舱门探出头,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张涵他们,“那边的,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摩托车缓缓停下,朱大常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他微微侧过头,对张涵说道:“张哥,你来说。”

    张涵点了点头,用手揉了揉脸,让自己清醒一些。

    “长官,我们是从临海市撤出来的平民自卫军士兵!”张涵大声说道,声音中带着颤抖,但他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我们是跟着军队的后方跑出来的,路上全是感染者。”

    “临海市?平民自卫军士兵。”冯俊义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称呼有些陌生,但现在情况紧急也来不及确认,这些人的身份了。

    于是他继续询问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涵抬头看了一眼冯俊义,似乎是在思考怎么诉说,片刻后,他缓缓说道:“长官,隔离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感染者已经突破防线,军队正在交战!”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试图让对方更直观地理解情况,“我们是侥幸逃出来的,再晚一点,就全完了!”

    “缺口被炸开了?”冯俊义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回头大声喊道:“停车!全体注意,隔离墙被炸开了!”

    庞大的车队逐渐停下,车灯的光柱交织在一起,将夜色中的道路照得如同白昼。

    士兵们纷纷探出头,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张涵他们。一名士兵从运输车的车厢里探出身子,大声问道:“你们看到我们的人了吗?”

    “看到了,但情况很糟。”张涵回答道,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中带着哽咽,显得更为真实,“军队正在和感染者交火,但感染者太多了,防线快撑不住了。”

    冯俊义再次转向张涵,语气急切:“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我们是跟着军队的后方跑出来的,路上全是感染者。”张涵低声说道,脸上全是掩盖不住的恐惧,“我们是从缺口处一路跟着跑出来的。长官,你们是去支援的吗?”

    冯俊义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我们是东阳市紧急调过来的第231预备役装甲旅,接到命令前往临海市支援。”他顿了顿,又说道,“没想到情况这么糟糕,防线居然被突破了。”

    “是的,军爷,缺口处那边好像就一个空降团的兵力,你们再不赶紧过去,恐怕马上就要失守了。”朱大常缓缓站直身子,双手下意识地扶住车把,稳住身体,大声地说道。

    冯俊义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震惊。

    听到朱大常的话,他微微抿了抿嘴唇,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一个空降团?那防线上的其他部队在干什么?”一名士兵忍不住插嘴问道,语气中带着焦虑。

    “不知道,我们一路上也没看到其他部队。”张涵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无奈,“我们这些小人物哪里能知道这些情况呀?”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情况可能只会更糟。”另一名士兵愤怒地喊道,拳头紧紧攥住车沿。

    冯俊义没有回应,他的目光扫过车队,士兵们也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纷纷安静下来,等待他的下一步指令。

    从张涵几人口中得到的话语中,冯俊义清楚的知道,现在缺口处只有一个空降团的兵力?

    那防线上的其他部队在干什么?

    而且感染者的进攻主要方向也不确定,防线上的人员调动也不清楚。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车顶的边缘敲打着,发出急促的“嗒嗒”声。

    这种紧张的习惯动作,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最后,他看向远处的临海市方向,枪声、爆炸声连绵不绝,天空中不时飞过的武装直升机闪烁着探照灯,划破夜空,将战场的轮廓映照得若隐若现,也无声地诉说着前方战况的紧急。

    冯俊义的脸色愈发阴沉,他紧握着车顶的边缘,微微咬紧牙关,低声喃喃自语道:“这简直就是打的糊涂仗啊!”

    紧接着,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张涵身上,语气急促地问道:“那缺口处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长官,沿着这条路一直开,大约开20分钟左右就到了。”张涵立刻回应,用手指着后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