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3章 动心思量觉迟迟;绝念忘机心寂寂
    第三百零三章:动心思量觉迟迟;绝念忘机心寂寂

    诗曰:

    无为无我师示范,

    天高地阔人心幻。

    万物尤静总相宜,

    动心起念思维乱。

    第三百零三回:动心思量觉迟迟;绝念忘机心寂寂

    在张碧柳聚精会神地看小册子里的内容时,汉僧和藏僧为何没有离开?

    作为需要用功修行的人,难道他们那么闲吗?

    非也!

    此皆因为,这次美髯僧一同和藏僧出门,到张碧柳坐着的这条山路上来,本就是为张碧柳而来。

    之前,木星不是曾发愿说:“假如以后相遇,自己定要渡化常山公主吗?”

    这回,木星投胎成为美髯僧,特地来渡化常山公主所投胎成为的张碧柳了。

    世间的一切事物,全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观音院里那两条小狗,在凉亭周边玩够了后,见张碧柳拿着本小册子看,也围在身边打转,一边还低低呜着,似是想引起张碧柳的注意。

    张碧椰此时可管不了这两条小狗怎么样,她继续看着,册子后面还写了好多:

    当禅坐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

    提防动心起念,唯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

    动心起念,那是尘染之人。

    动心起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动心起念,似终脱离不了轮回这种世俗至极的籓篱。

    一灵独耀,此时更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于寂灭。

    寂灭,指涅盘的美妙境界。

    在一灵独耀之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

    不管是思维善的东西,还是思维恶的东西,均不可取。

    故宜——念起即觉之,心动卸止之。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不怕念起,只怕制不住。

    不怕念起,只怕心散乱。

    心动,即如洪水般,摧毁道业。

    心动,则若火灾般,烧毁前进之路。

    心动,恍若刀林剑海,令修行人死无葬身之地!

    心,本虚灵不昧,于修静定功夫中,固须制其外驰;

    心不外驰,叫守心。

    心恒住不动,叫守恒。

    心不散乱,叫摄心。

    然不可入于昏沉寂灭;

    昏沉,是修行人的大敌。

    大敌当前,理应全神贯注地迎敌。

    宜贯注全神,集中一点,并保其一灵惺惺之境,妄心欲动时,即伏之不动,妄心已动时,即制止不动。

    也就是说,妄念不起,心不动摇。

    外界的一切,全是牛鬼蛇神。

    所有一切诱惑,无不是来抢夺道果的。

    要去欲起时,即摄令不起。

    妄念已起时,即予觉破,令不续起。

    时时提起正觉。

    时时让头脑清醒。

    所以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药到病除。

    有备无患。

    念念觉破,便自可至无念矣。

    久而久之,一念便用一觉而破。

    念念便用觉觉而破。

    如此,哪里还有念头生起呢?

    无念便无心,无心便近道,且亦登堂入室矣。

    为何有些人离道那么近?

    有些人却感觉离道十万八千里?

    那是因为,离道近的人,心更纯,想法少。

    而离道远的人,心里装满世界上所有的俗事。

    不得出离。

    呜呼,此为可怜悯者!

    当一心散乱,幻与杂念纷起,生灭不停时,宜急用斩截法。

    截断诸心,打杀万缘。

    截断诸念,让心觉住。

    截断世事的纷纷扰扰,让身心徜徉在无为之境中。

    如此,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缘而内寂,境不内扰而外静。

    身与心,恒常吉祥。

    恒常吉祥,又哪里会产生不如意之境呢?

    及至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则自虚灵不昧,澄澄自知。

    故,修行人时刻都是清醒的。

    真正有功夫的修行人,不会得老年痴呆症。

    一尘不染,一念不生。

    虽寂寂而常惺惺,虽惺惺而常寂寂;

    一灵独耀,神光晔煜,而得大自在……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