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9章 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第三百二十九章: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四正勤是什么意思?

    第一是指,对已生的恶行要断除;

    就是自己已经所造作的恶行要断除,不要再继续下去,方为修行人。

    第二是指,对未生的恶行要防止;

    一定要防止未发生的恶行。

    防患于未然。

    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第三是指,对未生的善行要促进;

    须得促进心中未生出来的善行。

    行善积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

    否则,就有损自身的法身慧命。

    即,行善积德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

    第四是指,对已生的善行要增广。

    对自己早先做过的善行,多加增广,方为菩提。

    不能止步不前。

    止步不前,有损道行。

    四如意足又是什么意思?

    第一种是——欲;

    欲,包括物欲、财欲、淫欲等其它所有方面的欲望。

    只有断除了所有方面的欲望,才能进入悟佛之妙境。

    恒常久住法乐之中。

    享受佛乐!

    第二种是——精进;

    精进是指不偷懒。

    众所周知,一个人偷懒,则百事不成。

    而修行就更不能偷懒。

    修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退了功夫,再要修就难咯!

    第三种是——心;

    心,要制心一处。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有志者,事竟成。

    天道酬勤是也!

    第四种是——观。

    观是指观照。

    即自身有错误的言行与举止,及时观照出来。

    及时改正。

    包括念头。

    时时观与照,就如照镜子,让自身思想上的瑕疵,及时去除。

    如佛菩提,斯可希冀。

    欲、精进、心、观,这是修行者的四种力量。

    这四种力量,帮助修行者达到定力与智慧的平衡。

    好登上果座。

    五根为何意?

    第一种是——信根;

    即修行者要对佛法产生信心。

    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脱离轮回苦海,往生净土。

    失却信心,一事无成。

    信根是基础。

    你都不信,你还修个啥?

    赶紧回家种红薯吧!

    第二种是精进根;

    还是那句话,偷懒一事无成。

    昔日,我们的禅宗初祖大迦叶尊者,他是行头陀第一。

    大迦叶尊者专门住于墓地旁、臭水沟修行。

    大迦叶尊者这样修行,是想时刻提醒自己,倘若不赶紧用功修行的话,就得跟旁边的墓主人一样,死后躺在无人搭理的墓中,化为白骨,而无有出离。

    第三种是念根;

    念就是指一念不生。

    你今天生起这个念头,明天又生起那个念头,总是在轮回里打转。

    这样子修行,是不得力的。

    无有出离。

    第四种是定根;

    定是指没有定力。

    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样生不出智慧。

    比如上课,老师为什么老叫我们坐好呢?

    因为你没心思坐好,你就不用心听讲。

    你就学不到东西。

    悟不透课题。

    修行亦如是。

    第五种是慧根。

    一个人的慧根,不是生来就具有的,是修行得来的。

    那些天生就具有慧根的人,他们也是前一辈子或前几辈子就修来的。

    没有天生的道果供你吃。

    那些天生修道者,一修就证得道果的,是佛菩萨再来之人。

    他们在前几劫就已修行证果了。

    只是凡夫不知其中奥妙而已。

    总之,修行得从第一步迈起。

    不要妄想别人送道果给你。

    若然,佛送道果给你,你接得住吗?

    好好想一想,你要怎么才能接住佛所送你的道果!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