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1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诗曰:

    瑞象重重龙泽寺,

    福报叠叠忌惮肆。

    心如虚空无形相,

    志常勇猛如龙驷。

    第三百五十一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众生多迷茫

    求佛道解决

    众生多口角

    希佛来清静

    众生多是非

    望佛帮去染

    众生多苦难

    盼佛陀赐福

    众生多病痛

    急佛为治疗

    众生多贪婪

    祈佛陀去贪

    众生多愚痴

    盼求佛开智

    众生多烦恼

    望佛为断烦

    众生多不安

    愿佛为安心

    众生多幻想

    愿佛为归心

    众生多梦魇

    祈佛为安神

    终生多执着

    急佛为自在

    ——《现代圣僧传》插曲第四首:盼佛。

    龙泽寺处处是谜云,玄之又玄。

    张碧柳以前去过那么多寺院道场,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件玄乎事。

    这回只认识了一下那位红荷师父,之后碰上的就全是玄乎事了。

    这真是奇天下之大怪!

    是人心怪?

    还是事怪?

    张碧柳根本悟不到,人心不起怪,事亦不会怪。

    若然心无染着,哪来的怪事?

    张碧柳百思不得其解,她的疑问更多了,这回的疑问更重了。

    她慌急慌忙出后院来找红荷师父。

    她打算问问红荷师父,寺院后面的老树为何能幻化成人影?

    池塘内的鱼为何是大龙所变现?

    张碧柳都快被这些超自然的常识给搅混了……

    女居士清早为何会穿着睡衣从红荷师父房里出来?

    这问题,张碧柳可不敢问红荷师父,她也不想问。

    她心里气啊!

    但张碧柳终究是个修行人,她也知道,有些瑞像不是每一个凡夫都能遇上,不是每一双俗眼都能看见一些不寻常的事。

    比如刚才这龙,并不是每一个来龙泽寺的香客都能观到的。

    就算是出家人,他们也不一定能看得见这龙。

    张碧柳只是想去找到红荷师父求证一下,看看刚才自己看到的大龙腾空是不是真的?

    再探问一下红荷师父,是不是也能看得见池塘内的那条大龙?

    及至张碧柳快步从后院转回到前殿时,张碧柳一眼便看见红荷师父在天王殿的侧间厨房里,不知在捣鼓些啥?

    张碧柳三步并作两步,赶到红荷师父面前,神秘兮兮地小声问道:“师父,后面池塘内有一条鱼,是不是龙变现的……”

    红荷师父满脸惊喜地说:“噫,你也能看得见那条龙吗?”

    红荷师父一边问,一边领着张碧柳往后院池塘那边走。

    他八成也是想看看是否还能在池塘里看见那条龙?

    “啊?怎么,是不是还有人看见过那条龙呀?”张碧柳惊异不已地问道。

    “是呀,以前也有人看见过那条龙在池塘内现身。”红荷师父解释道。

    “哦”。

    张碧柳说。

    但她眼睛还是充满着疑惑。

    “你能看得见那龙吗?”红荷师父再次问了一遍张碧柳。

    他觉得张碧柳这一世总算是修行人,故这时对张碧柳多了一层关心。

    看看是不是张碧柳这一世有没有可能开了灵眼?

    “看不太真切。不过,好像看到了,一下子又不见了……”

    张碧柳老老实实说道。

    她不喜欢说谎的。

    说谎会遭报应的。

    通常一个谎言要一百个谎言来圆谎的。

    即说谎者,说到后头越来越谎。

    有者谎到最后连自己也收不了场,最后别人尽皆撇弃远离之。

    说谎是妄语,而妄语是罪。

    不妄语,在佛教里面是一条大戒律。

    所以不能随随便便说谎的。

    这点,张碧柳还是门儿清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如果不彻底断掉说妄语,就好比用人粪刻成旃檀香的样子。

    想闻到香味,是断然不可能的。

    这句话是说,说妄语者,不得菩提。

    妄语者,永远也不可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门有五条大戒律,分别是:杀业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戒。

    杀盗淫妄酒,这五条大戒,少遵守一条戒都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不是佛非得让人不杀不偷不淫不妄不喝酒,而是犯了这几条的话,心不能安定,也就得不到菩提,解脱不了生死,达不到涅盘之境。

    所以这五条必定得是修行人自觉遵守。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