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帝的后院(过渡章)
    羿日。

    燕京城,皇宫。

    早朝过后,亲政一月的皇帝李景炎,正试以圣旨的名义,向治下的燕国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变法之路,一系列政令如疾风骤雨般颁布,力求振朝纲、兴民生、强社稷。

    其一,官制革新赫然在列。废除诸多冗余官职,精简机构,使得政令通达更为顺畅。原本叠床架屋的衙门架构被大刀阔斧地整顿,各部门权责重新明晰界定。

    整饬吏治,强化皇权监察。原御史台改制为督察院,赋予其更为独立且强大的监察职权。督察院官员直接由皇帝遴选。

    其二,完善六部架构,增设关键司职。在原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基础上,因时制宜,增设农事司与商事司,等……

    农事司统筹全国农耕事务,从推广新种、改良农具,到调配水利资源、规划田亩开垦,皆归其管辖,旨在提升农业产量,保障民生根基。

    商事司则聚焦商业贸易,制定商税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扶持新兴商业,促进各地物资流通,为朝廷广开财源。

    其三,扶持匠术发展,激发民间巧思。设立匠作府,整合散落民间与官府的能工巧匠,给予匠户独立户籍,摆脱贱籍束缚。另一方面鼓励工匠创新技艺,研发新品,所制精品可于官办集市展销,所得盈利按比例分成,激发工匠创作热情,提升燕国手工技艺水准,促民间工艺繁荣。

    其四,通商惠贾,拓展财源之路。在北方草原互市,设立四大草原通商口岸,设立北方牧都司,统一管理草原对外贸易。对外商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异域珍奇、金银财货流入;对内鼓励本国商贾行商各国,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同时,于国内繁华商埠修建大型集市,规范摊位租赁、度量衡标准,保障公平交易,税收按类分级征收。

    ………………

    等等一系列,朝廷部门改制,改革措施,天武变法正式拉开大幕,变法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

    皇宫,御书房。

    晨光熹微,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御书房的金砖地上,泛起细碎光影。少年皇帝李景炎早已端坐于龙案之后,手中朱笔如行云流水,在奏章上批阅着,剑眉紧锁,似是被折子上的国事难题所绊。

    忽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珠帘哗啦一响,安乐公主像只灵动的雀儿蹦了进来。

    她今日穿了件鹅黄色的宫装,裙摆绣着几簇俏皮的小花,腰间系着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头上双髻挽得高高的,插着的珠翠在日光下闪烁,衬得她一双大眼睛愈发晶莹透亮。

    “皇帝哥哥!”安乐公主几步跃至案前,笑嘻嘻地瞅着李景炎,眼眸弯成了月牙儿:“你都看了好久的奏章啦,陪我出去玩会儿嘛。”

    李景炎搁下朱笔,抬眸见是小妹,眼底深处刹那间泛起些伤感,仿若湖面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一闪而过。

    随即冷峻的面容瞬间舒缓,仿若春雪消融,带着几分宠溺:“你这丫头,就知道贪玩,朕这忙着呢,你这丫头,又来扰朕清净,莫不是又闯了什么祸事,要朕给你兜底?”话虽如此,眼中却满是笑意,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安乐公主嘟起小嘴,佯装委屈,粉嫩的唇瓣微微撅起,仿若熟透的樱桃:“哥哥就会打趣我,我今日可是特意来寻你解闷的。皇祖母在为你选妃呢,各家贵女都进了宫,正在慈元殿学着入宫后的规矩,热闹极了。”

    李景炎微微摇头,龙袍上的金龙随之晃动,仿若在附和他一般:“这选妃之事,自有皇祖母操持,朕去凑何热闹。”

    “你就陪我去嘛!”安乐公主眼珠一转,仿若狡黠的小狐狸,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说:“皇帝哥哥,皇祖母这几日可忙坏啦,镇北侯家的冷凝曦姐姐、成安侯家的王紫嫣姐姐,还有我的好闺蜜沐灵霜都在呢,听说还有好多别的姑娘,各个貌若天仙、才情出众。”

    “咱们去瞧瞧呗,说不定还能看见未来的大嫂子,我可好奇皇后嫂嫂会是啥模样啦,是像画上的仙子一样,还是……”说着,自己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笑声仿若串串银铃回荡在御书房内。

    李景炎微微一怔,仿若被一道闪电击中,旋即无奈地摇头苦笑:“你这小鬼灵精,就爱凑这些热闹,朕去了反倒添乱。”

    他登基未久,满心装的都是朝堂局势,想着如何励精图治,布局天下,思索着边疆防御、通商富国之策;牵挂百姓民生,忧心着各地的旱涝灾情、赋税重压,对这后宫选妃之事,实在是……有些无暇顾及。

    安乐公主哪肯依,双手抱住李景炎的胳膊,晃悠着撒娇,仿若柔弱的藤蔓缠绕着粗壮的树干:

    “去嘛,去嘛,皇帝哥哥。就当陪我解解闷儿,你天天对着这些奏章,人都要变无趣啦。再说了,皇祖母费了这么大心思,你好歹去露个面,让皇祖母高兴高兴,否则等到大婚临近,就是想看也看不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景炎拗不过,终是起身,挺直腰杆,双手轻轻抚平龙袍上的褶皱,整了整龙袍:“罢了,便依你这一回。”

    二人结伴向后宫乐元殿走去,一路上,安乐公主像只欢快的喜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仿若竹筒倒豆子般:

    “哥哥,冷凝曦姐姐可厉害了,两年前宫宴我见她舞剑,身姿矫健,那剑法凌厉得很,剑出如龙,寒光闪闪,听说她还熟读兵书呢,要是进了后宫,说不定能帮哥哥你出谋划策。王紫嫣姐姐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画的花鸟鱼虫跟活的似的,上次我见她画的牡丹,娇艳欲滴,仿若能闻到花香。还有霜儿姐姐,她跳舞的时候,就像仙女下凡,彩带飘飘,轻盈的身姿仿若在云端漫步,我要是男子,肯定也喜欢她。”

    李景炎微笑听着,偶尔插上几句打趣的话,兄妹俩的欢声笑语洒落一路,仿若洒下了一路的花瓣,为这略显沉闷的宫廷添了几分生气。

    未到乐元殿,学累了规矩的秀女们,闲暇之余,悠扬的丝竹声与女子们的轻声笑语便已传入耳中,仿若天籁之音交织。踏入殿门,只见一众身着华丽服饰的贵女们,或温婉浅笑,仿若春日里的微风拂面;或端庄矜持,仿若寒梅傲雪独立。她们正依序展示着各自才艺,仿若争奇斗艳的百花。

    太皇太后高坐凤座之上,身着深紫色绣凤袍,头戴凤冠,凤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目光威严又透着几分期待,仔细审视着每一位姑娘,仿若在甄别世间最珍贵的珠宝。

    秀女们见皇帝驾临,纷纷屈膝行礼,娇声齐道:“陛下万安。”声如黄莺出谷,婉转悦耳,仿若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安乐公主今日着了身粉红蹙金裙,莲步轻移至殿中,盈盈下拜:“皇祖母万安。”声音娇柔却难掩那股子与生俱来的骄纵。

    安乐公主莲步轻移至皇祖母身旁,带着几分娇憨,睁着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悄声询问:“皇祖母,您瞧,这些姐姐们个个貌若天仙、才情出众,可哪一位才是安乐母仪天下的皇后嫂嫂啊?”

    说罢,还俏皮地歪了歪头,眼神在一众名门贵女间流转,似是好奇,又似带着些别样的探究

    太皇太后手中捻着一串佛珠,微微抬眸,目光从那些拘谨的女子身上扫过,轻轻哼了一声,带着几分历经沧桑后的淡然,缓声道:“不巧了,你皇后嫂嫂没在,正在凤霞殿,试着嫁衣呢。”

    “那好吧!”安乐公主,心中小小失望了一下,很快又像脱缰的小马驹,直奔熟悉的三人而去,拉着她们的手,笑逐颜开,仿若寻到了最心爱的珍宝:“曦姐姐、嫣姐姐、霜儿姐姐,你们快看看,我把皇帝哥哥带来啦。”

    冷凝曦抬眸,眼神清冷中透着英气,仿若寒夜中的孤星,微微欠身:“陛下。”她身着一袭深蓝色劲装改制的宫装,腰束革带,更显飒爽英姿,仿若驰骋沙场的女将军。

    王紫嫣则是莲步轻移,仿若柔弱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盈盈下拜,柔声道:“陛下。”她今日一袭粉色罗裙,妆容精致,眉眼含情,仿若春日里的桃花,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李景炎眉头微微一挑,与当初酒楼下的那个小捕快,果然反差极大,仿若云泥之别。

    一旁的沐灵霜脸颊绯红,仿若天边的晚霞,略带羞涩地行礼:“陛下。”她的裙摆轻拂,仿若灵动仙子,一头乌发如绸缎,在光下泛着光泽,又见面了,燕国小皇帝,等着拜倒在本姑娘的石榴裙下吧,哼,心里这般想着,眼眸中却透着几分少女的娇羞。

    李景炎一一颔首示意,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思量,这些女子各有千秋,仿若繁星闪烁,各放异彩。转头向太皇太后恭敬行礼:“皇祖母,孙儿前来问安,愿您凤体安康。”

    太皇太后微笑点头,仿若春日暖阳:“皇帝来了,正好,看看,觉得如何?”

    李景炎对太皇太后道:“甚好,皇祖母,选妃一事,只望所选之人,能知书达理,日后与朕共佐后宫,和睦安宁。”

    太皇太后点点头,仿若洞悉一切的智者,眼中满是欣慰。

    殿内气氛一时融洽,贵女们的才艺展示仍在继续,丝竹声声,余音绕梁。

    太皇太后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笑道:“皇帝既来了,也莫要干站着,不妨与姑娘们多些交流,互相增进了解,大燕可没有,天下各国那么多礼教的一些破规矩……”

    李景炎微微躬身应下,安乐公主在一旁捂嘴偷笑,眼神在哥哥与诸位姐姐间来回穿梭,满是促狭之意。

    冷凝曦率先上前一步,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折扇,“啪”地一声展开,扇面上绘着的墨竹仿若透着一股凌然之气,与她本人一般。

    “陛下,臣女听闻近日朝堂之上在议草原通商之事,臣女斗胆,想以这折扇为引,浅谈一二。”说罢,便将自己对于通商路线、货品选择以及如何与他国周旋的见解娓娓道来,言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引得李景炎眼中频频闪过赞赏之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