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进和知青转运的大转运点,吐鲁站外街头上人头攒动,多数都是绿色的仿制军帽或者雷锋帽。
身上背着各式各样的行李。
几乎都是东边过来的知青。
路边站着很多戴着红袖章的兵团民兵,不断指挥着人往正确的方向走。
再过些日子就是元旦,为了完成今年的指标不少知青被迫在这个寒冬腊月的时候赶赴西疆。
捷克大脱粒鸣着喇叭缓缓驶出货运口,前头的人群纷纷避让。
宝根没和梅志强挤驾驶室,而是和梅子几个挤在车斗里。
开出差不多两百多米出现一大片空地,停满了各种接驳汽车和毛驴车。
吐鲁的火车站在大河沿镇,距离市区大约五十公里。
不过他们不用去吐鲁市区,因为大河沿镇这里设有好几个知青招待点。
其中大部分都在接待北疆落户的知青。
宝根他们去的是南疆——最苦最危险的地带。
开着卡车围绕火车站转了差不多一大圈,他们终于在附近野地里发现了一片营帐地。
边疆人员中转指挥部(南疆),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和第四师的知青都在这里报到。
营地周围拉着铁丝网,门口还有持枪民兵在巡查。
只不过宝根远远的看过去,发现民兵同志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营地内部。
宝根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多了几分无奈。
来之前宝根用了好几颗小五星做过功课。
西疆的知青是这个年代最苦的团体之一,而其中南疆比北疆更甚。
北疆以生产和搞经济为主,而南疆则是以防御与治理环境为主。
两者之间的建设、经济差别以十年计。
用后世知青们的玩笑来说,北疆是南疆知青们梦里的天堂。
而在消息闭塞的这个年代,很多人在被动员来南疆之前对于自己要去的地方没有任何概念。
其实也不是动员干部故意隐瞒,而是他们也不清楚南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每个知青抵达边疆人员中转指挥部后都要经历三个流程。
首先是进行个人资料审查。
其次进行兵团纪律培训,其中就包括南疆的地理气候等方面的教育。
最后才是签发一次性边疆通行证——这个证只能让你往南疆走。
宝根之前就告诫过自己的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三关很好过。
首先是审核环节,与在京城的审核完全不一样。
在京城,人家为了动员你出发,有些太敏感的段落会给你用一点春秋笔法,语气也是相当和蔼可亲的。
可到了这里,这个环节的审核简直严格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尤其是南疆知青。
因为南疆很苦很苦,其次所有去南疆的知青都要做好作战戍边的准备。
必须保证每个抵达南疆的知青都是一颗合格的钉子。
任何有隐患的地方都要先排查出来,方便后续的工作和教育。
说句有点带讽刺的话,家庭出身有点问题的知青会被幸运的留在北疆去农场进行集体劳动。
通过审查的才能去南疆。
熬过这一关后,看似很普通的第二关却让不少人直接崩溃。
在这个环节,他们会知道南疆真正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多苦,更让人抓狂的是工资待遇很多时候到不了位。
因为运输困难、更因为南疆穷!
北疆支边农垦知青的口粮实际是28公斤一个月,而南疆支边卫戍知青的口粮是25公斤一个月,三成是粗糙的玉米面。
在没转正之前工资只有15元。
还没等宝根回忆完这些资料,大脱粒已经开到了营地门口。
捷克大脱粒这么大的卡车很少见,守门的民兵们都很稀奇。
坐在副驾驶的唐向阳拿出了介绍信,民兵队长只是看了一眼便挥手让他们开进营地。
按照上级的吩咐,对待进入营地的知青必须是和颜悦色,无须过多的检查——重要防备的是营地人的人偷偷逃返。
卡车在一处空地停下,引来不少已经到了这里好几天的知青们的远远围观。
看到宝根这帮人精神抖擞的跳下车,不少人或多或少的露出了怜悯或者讥讽的神色。
其实来到这里的不乏志愿者,但在得知南疆真正的环境和待遇后都会如他们现在这样忧心不已或者干脆麻木。
每天来运人的卡车上都配有带枪的民兵和干部。
说是为了防止路上的危险。
“向右看齐!”
宝根其实比他们更清楚南疆的情况,自己要是没外挂和实在的好处,他也不会选择去那边。
在宝根的口令下,十个一水八成新军大衣的新来知青当着众人的面开始整队。
“立正、稍息、讲一下!”
“报数~!”
本来死气沉沉的营地因为这些个活宝的表演变得松快了些。
但所有抱着手盯着宝根十人的知青们都认为这帮人怕是快活不过十分钟。
老齐主任站在帐篷外面严肃的看着新来的几个知青在列队喊口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气势还算不错。
他瞄了一眼手里的表单,脸色难得略微松快了点。
京城来的十个志愿者,全都是优秀学生干部,都是主动要求去南疆的。
这种年轻人很好做工作,第一关审核几乎没问题,但也最容易在介绍南疆实际情况的环节出问题。
说起来他也有点脸红。
给内地的待遇资料是一张,而他们当地实际执行的又是另外一张。
但,既然都来了。
看着眼前这个叫张宝根的年轻人递给自己的资料,齐主任没忍住一遍又一遍的在揉着眼睛。
上头说过会有几个不错的年轻人下来,可他也没料到会是如此“不错”!
全国少先队总队长、京城团委学生委员、京城学生联合会总会长、十七岁就是d员。
别人获得的荣誉恨不得每一条都写上一百字,可这个年轻人的荣誉栏里全是米粒小字,而且极其简短。
例如国家级优秀学生7。
再看齐主任最看重的出身一栏,好么,烈士子弟。
养父是军人加工人出身的中层干部、养母是小学教师、姐姐在总参保密单位工作,大哥是公安干部。
这成分简直是红到发紫了。
带着一脸的不可思议,齐主任问了一个自己都觉得很蠢的问题。
“张宝根同志,你真的是自愿来的?”
喜欢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请大家收藏:()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