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6章 功利
    三师师部很大。

    仅仅是安置前来报到知青的平房就有两大排。

    在张宝根他们一百多人抵达之前,上一批来报到的知青还有四五十个滞留在这里等着报到。

    他们是五天之前来的,可师部的政z部主任下了连队,听说要今晚才回师部。

    每间平房都很大,塞满了木质上下架子床,一口气能塞进五六十人,房梁上悬着一盏煤油灯作为照明的工具。

    这一路过来,梅子她们看到能有这样的环境已经觉得相当欣慰。

    可惜她们还是想多了些。

    知青临时安置点其实就是整个三师最好的房子,八成九的知青住的都是土窝子。

    包括伊白梅、宫爱珍、刘思敏和王秀兰她们四个在内,新来的一百多知青里有三十多个女同志,被安排住进了一间已经住了二十个女知青的大房子。

    提前几天过来的女知青们很热情,帮她们收拾床位、提热水,互相交换着姓名和籍贯。

    伊白梅发现女知青里多数都是沪上和苏省人,京城老乡也有三四个,最热情的是两个来自津门的女同志。

    在1968年12月22日之前,天山兵团(为了防hexie,我以后称呼新省建设兵团为天山兵团)的知青主要来源是全国的几个直辖市和苏省。

    张宝根这边也一样,房间里沪上的男知青占了一半,其余的几乎全是苏省的。

    他们搬进去的时候,先来的知青们还热情的鼓了一回掌。

    聊得正热闹,几个师部的男女干事走了进来。

    他们是来看看知青安顿的情况,如果发现有人带的被子太薄会立即先借一床给对方,再就是在途中染病受伤的要及时报告,有些病需要单独居住。

    这些三十多岁的干事们很和气,但检查也很认真仔细,尤其是个人卫生问题很严重的,会他们带到隔壁房间去处理——虱子太多的人必须做专门的处理,要是已经有了病状那就要隔离。

    张宝根耳朵很灵敏,他发现那几位三十多岁的女干事几乎全是湘省口音,于是这货小心机的把自己老家的口音“无意”中带出来了一点。

    年纪最大的女干事好奇的看了在一边和同伴“叨叨”的张宝根。

    “诶,小同志,你是湘省的?”

    “不对啊,这几批里我记得没有湘省的知青。”

    梅志强笑着帮宝根解释了一句。

    “他啊,是个湘南人,早年父亲牺牲后跟着他爹的战友去的京城。”

    就这一句话,立即让几个女干事高看了宝根一眼。

    这年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能遇到个小老乡可太稀罕了。

    而且这位叫骆银芳的女干事正好和宝根是一个市出来的、人家的老家就在宝根老爹上班的煤矿边上。

    缘分啊!

    “新来的知青们同志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这时进来一个年轻人,穿着半旧的军大衣,满脸都是温和的笑容,口音带着一些沪上的味道。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前几天来到这里的沪上知青,也是这里临时成立的志愿队队长。”

    “我叫贺昌桂,我们先来几天,大家如果有什么想问的可咨询下我,我随时欢迎!”

    张宝根发现房间里不少之前来的知青都笑着对这个贺昌桂点头,但也有几个沪上知青偷偷冷笑了一下。

    而这几个干事里领头的对着贺昌桂点点头,口头上表扬了几句。

    唐向阳几人看在眼里,嘴角都有了一丝笑意。

    京城这样的人很多,为的都是往上爬。

    贺昌桂过来打了个招呼,只待了半分钟便向女同志宿舍那边走去。

    他必须赶在大家安顿完之前给今晚所有抵达的知青一个良好的印象。

    帮不帮得上忙先两说,起码要让这些人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是师部看好的知青代表。

    贺昌桂是带着野心来天山之南的。

    因为政z部孙主任临时不在师部,导致他们的报到延迟了五天。

    他立即抓住这五天能滞留师部的机会四处活动和表现,已经成功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也在师部一些老职工那里混了个脸熟。

    综合他这几天收集到的信息,贺昌桂对于自己的去处有了明确定目标。

    农三师成立才几年时间,团级单位很少,多数都是农一师和兵团转过来的农场和牧场。

    不过贺昌桂打听过,哪怕是在最“富裕”的前进农场,劳动量也相当的大。

    更别说位于边境的托云牧场和叶城牧场。

    去那里真遭罪。

    尤其是托云牧场,海拔普遍在3000米以上,运输靠骡马、走路靠脚板,从那里出来到最近的苏约克村,在天气最好的时候也要走上三天。

    苏约克村说是一个村,其实就是十几户柯尔克孜族牧民的聚居点,也是比牧场更靠近边境的地区。

    如果托云牧场想要补给物资得去县城,来回得半个多月,沿途全是山丘、冰盖、高原和峭壁。

    叶城牧场的情况也只是略好,也就海拔低了一些,其他的情况都差不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贺昌桂不想被分到农场单位去,尤其是那几个牧场。

    他盯上的是师部直属的几个单位,例如生产科、后勤处、师直工厂或者学校、医院。

    不过这里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

    首先,师部的几个领导有个“恶习”——喜欢把新来知青里最优秀的人优先安排到边境牧场里去,所以贺昌桂很是心急。

    其次,师直单位只要转正后的职工知青。

    但贺昌桂研究了几日后,还是被他发现了一个契机。

    装病!

    如果各地推荐的优秀知青被确诊暂时不适合去牧场的,大概率会被留在师部“休养和锻炼”一段时间。

    这个临时性的锻炼岗位,很可能会是师直单位的一个临时办事员。

    只不过政z部会把这个特例公示三天,期间不能有人检举揭发。

    所以贺昌桂才急着给所有人先刷个好印象——明天就到了第三天了,可谁知今晚却新来了一百多人!

    要是这些人里有一个不忿的明天匿名抗议一下。

    来到女同志宿舍门口,贺昌桂正要敲门,正好遇到一个身材玲珑的女同志端着一盆水出来。

    虽然经过了这些天的风沙侵袭,但眼前女子的面容依旧带着一股莫名的气质,眉眼间带着顾盼生辉,一举一动宛如行云流水。

    哪怕是在沪上见多识广的贺昌桂一时间也看呆了几秒。

    宫爱珍皱皱眉,绕开了这个奇怪的人。

    浑然不知自己一身戏曲国粹浸染出来的风韵把某个从十里洋场出来的男人心脏狠狠的敲击了几下。

    “同志,你好,我叫。”

    “诶?门外是谁?”

    以为是宝根偷跑过来的伊白梅笑着伸头看了一眼,却发现是一个目瞪口呆盯着自己的陌生男人。

    “哼!”

    她黑着脸把门关上。

    喜欢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请大家收藏:()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