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5章 唯一的机会
    勘探队当日急速后撤了十多公里。

    直到河谷中段最狭窄的地段才停下来。

    老许觉得这里的地形才真正适合防守——今天遇到的情况让他认识到如今勘探队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河谷西段入口方向的警戒。

    他们收集了几百块石头在最狭窄的制高点搭建了一个真正的掩体。

    从这天起,整个勘探队被分成了两队。

    一队人留守营地和负责掩体警戒,另外一队人负责继续进行勘探。

    老许和沈老师商量之后,决定不再保守,每天负责出门勘探的小组从五一人改为两人一组,尽量扩大勘探范围。

    因为他们必须赶在一月中旬之前离开这里返程。

    一月中旬苏约克河谷将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期,通常夜间会降到零下四十度左右。

    很可能导致勘探队大规模冻伤或者减员。

    现在已经是1969年1月6日,距离必须撤离的时间已经没几天。

    故而有的两人小组在路上分开行动各自进行勘探的,他们也懒得管了。

    这个无奈出现的状况,总算让张宝根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需要的就是一个自己行动的契机。

    挎着绿皮书包、背着五六半,绿色军大衣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头发有些打结的宝根摸了摸自己的满脸胡子茬,虽然每天都在偷偷喝玉扳指泡的水,但他估计自己也变黑了不少。

    来了这么多天,老许和彭芳大夫一直嘀咕这回的运气好,到现在为止还没一个人倒下,殊不知全靠宝根天天在开水里加了些玉扳指泡水。

    之前两年在京城那些恣意飞扬的日子里,他乔装打扮跟着人四处乱冲,让玉扳指足足吃成了紫黑色。

    当然空间里也多了不少“被毁”的好东西。

    宝根按照脑子里的那张地图,小心翼翼的走进了河谷某条不大的裂缝岔道里。

    这个大裂缝位于河谷东段与中段的交汇处,海拔在3200米左右,空气稀薄。

    谷底很窄,而且三分之二是冰冻的河道。

    宝根慢慢的把枪拿在手里,开始打量这片谷底两侧的大小山洞和裂缝口子。

    他很清楚在这片河谷想要找到煤炭或者树木资源根本不可能,至于用太阳能,算了,不说技术和设备,光是这么高的山崖影子就足以让人崩溃。

    唯一希望的是宝根耗费小五星看到的一篇牧场回忆录。

    1978年正在河谷里巡逻的两个牧民因为暴雪被迫在河谷里留宿了一夜。

    这两位牧民临时选了一个随机的山洞休息,结果发现这个山洞里的气温居然比别的山洞要高一截。

    牧场技术员先后三次赶去这个山洞进行勘探,发现这个山洞里的气温居然常年保持在零度左右。

    有专家分析,应该是山洞的某个方位有地热渗透。

    就在牧场准备组织人员进行下一步验证时,在1979年乌恰县发生地震,这个洞发生了坍塌。

    洞窟被清理之后恢复了与周边一样的气温。

    之后四五年都没能再次找到地热的踪迹。

    如果宝根能在1969年提前找到这个洞,那在这里开设知青点的问题就被解决了一大半。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能在海拔三千米以上还能保持零度洞窟的作用。

    张宝根自己打听且计算过,要是那个洞里能住二十个人,省一点的话能省下一半的燃料支出。

    如果将知青点改为知青流动执勤点,五六个人一个班次,七天一个周期,光靠一个班次自己携带的燃料就能坚持下来。

    无论是兔子还是北俄,谁能先占据这个洞窟,就等于彻底掌控了苏约克河谷。

    跌跌撞撞再次行进了四百多米,宝根终于停下脚步。

    前方河谷岔道的东边峭壁出现了一个内凹十多米的背风区域,这就是那个洞窟附近最明显的标识。

    他的目光投向了西侧峭壁的上方。

    上一世的牧民恰逢暴雪,怕半夜睡觉被雪给埋了所以他们选择的是一个位置高出地面五六米的洞窟栖身。

    这才巧合的发现了那个洞窟的秘密。

    这一片西侧峭壁上的洞穴只有一个,位置刚好在距离点六米左右的位置。

    洞口是一个横着的狭长形状,大约长七八米,高度是左边窄右边宽,窄的高度只有一米出头,而右边最高的地方能有两米出头。

    从下往上看,似乎洞窟的内部是从右边往内延伸的。

    宝根在洞窟下头转了一圈,发现可以搁脚往上爬的地方不多,最高只能爬到一半,洞窟四周岩石嶙峋却没有可供继续往上的地方。

    也不知道那两个牧民同志是咋爬上去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废?

    宝根摇摇头,开始四下找大石头——他一个人出来办事就是方便,多一个人就是累赘。

    他先比划了一阵洞窟方位,根据自己估算的洞窟射界开始清理河谷里的各种石头、植物,还贴心的用碎石头把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填上。

    靠着笔记本空间,他做的很轻松,跟点鼠标玩消消乐差不多。

    宝根也是未雨绸缪惯了,怕万一哪天自己被人堵洞窟里头,所以必须先保证能攻击到洞窟的直线上没有任何可供当掩体的石头、植物或者土坑。

    收拾完洞窟射界,宝根开始在洞窟下头搭建“天然”阶梯。

    几块看着像山顶落石的大石头重重的“摆”在洞窟靠左的下方,石头摆放的姿势必须自然,否则后头不好解释。

    搭好“梯子”,宝根把步枪收起来,掏出了笔记本放在胸前,小心的爬到了洞窟里。

    右手笔记本,左手手电,他屏气凝神的佝着腰往洞窟里走,浑身紧绷着,只要有什么不对劲,他就会立即放出四五块大石头来镇压一切。

    洞窟内高低不齐,从左到右是一个三十度的斜面,那也是洞窟延伸的方向。

    宝根顺着斜面来到右边往里面走了大概七八米,发现这里出现了一个v字形的天然转折,绕过v字型岩壁,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大约四米宽、两米到三米高、约七八米深的天然洞穴。

    就在他进入这片区域后,立即察觉到了空气里温度的变化。

    脸上有点痒——温度确实在升高。

    喜欢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请大家收藏:()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