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6章 榜样的力量
    通讯员马建国的头还是有点晕,但在雪融谷这个海拔、氧气和温度都适宜的地带,他觉得自己还是能做点事的。

    病号?

    侮辱谁呢!

    虽然有懂种地的知青说过这样大概不行,但在小张队长提出建议后,大家还是抱着一丝侥幸按着那个建议去做了。

    小张队长让大家都随身带的玉米粒、土豆什么的先拿去雪融谷种下,只要是生的,说不定就有奇迹。

    奇迹?

    可能性太小了。

    毕竟不是正规种子,还在高山放了这么久。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只要是他们把生东西种下去某人就会学周扒皮那样半夜爬起来去换成“加工”过的东西。

    玉扳指水泡过、小五星进化过的种子生命力那叫一个超强。

    没几天功夫,就连不应季的几个作物都从地面上冒了头。

    大家连夜开出来的地不多,还是纯生地,但这绿油油的苗头让人看着就心里舒坦。

    马建国看着自己种下的三棵葡萄苗已经发了芽,欢喜的想直接住地里,他把自己的小帐篷都带来了。

    雪融谷很邪门,只要是大家种下的东西不分季节的都往外冒芽,只有少数两个人种的东西没有任何反应——宝根空间没有他们手里的那种种子,没法“加工”。

    到了三月下旬,师部精选出来的二十名知青带着农具和种子赶到苏约克知青点,温泉谷的清理和雪融谷的耕种开发工作进入了正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俄人才确信自己的一个整连都丢在了苏约克河谷,兔子们还根据缴获的密码本端掉了他们在天山南北的数个小组。

    这回可好,不光是远东军区好些人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就连中亚军区也得选人出来顶锅。

    黑l江上十二辆被击毁的t62,让整个北俄决定大肆列装t62计划被迫推迟。

    每干掉一辆t62,平均要报销兔子两个63-2火箭筒小组,好歹远东方面还能丧事喜办一下,可中亚这边呢?

    我一个一百六十人的精锐步兵连被兔子二十个知青零伤亡给灭了?

    不信!

    打死都不信!

    不信不要紧,兔子这边公民日报直接把这两仗的现场照片和祝贺文章发在了头版头条。

    马建国这个通讯员是个傻大胆,这货出发去苏约克之前走后门借到手一台二手相机和一卷胶卷。

    在修假营地埋雷管的时候,他就拍了几张现场照。

    张宝根也是事后才知道,在北俄军突袭时,马建国是最后一个撤退回洞窟的——就为了拍几张北俄军突击的照片。

    战后他第一时间杀到曾经的假营地,把那雪下刨出来的残肢碎片又拍了七八张——边吐边拍。

    不过人家公民日报选的照片是另外三张,一是梅志强攀岩装雷管时对着镜头比大拇指、二是被炸毁后的悬崖模样、三是悬崖下被挖出来的北俄阻击排的群像照。

    在第三版上还有两个指挥官的黑白照,其中一张正是宝根留在市团委的干部照片。

    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谁让大家都把几年前差点饿死时的债全算在了北俄的头上。

    东北和西边同时大捷!

    东北这边的场面大,12辆t62啊,世界最强的坦克,还干死了三十多个坦克兵和三十多个北俄步兵,就是咱们自己牺牲的战士也不少。

    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西边知青们打的那一仗!

    太特么有带感了!

    人家知青队长怎么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说得多好!

    公民日报这么一宣传,顿时在全国年轻人里掀起了风潮。

    之前动员他们去边疆,那是一躲二傻三赖皮。

    但苏约克河谷这个知青典型一出,当即激发了无数年轻人内心的英雄梦。

    各知青点去报名的人一时人满为患。

    而且这批知青出身都不错,大家还都傲气的申明——让我去建设兵团才行,距离苏绣越近越好,其他的地方不伺候!

    这才1969年初,知青大规模动员刚开始,除了已经饱和的天山外,黑省、内蒙和甘省建设兵团都在嗷嗷待哺的要人。

    短短半个月,报名去各建设兵团的知青暴涨十万。

    而他们在日后回想起那天的莽撞决定都会暗暗感叹自己的幸运。

    再迟上几个月,没有太硬的关系根本进不了兵团去当知青(国家职工),只能去当最苦最惨的插队知青。

    

    张灯结彩,鞭炮不绝。

    红旗招展,敲锣打鼓。

    小苏州胡同里一片欢腾。

    67号大杂院门口挤满了胡同居民和周边胡同来看热闹的人们。

    市、区、街道和胡同革诿都派人来张宝根家里进行慰问和学习。

    陈玉华的胸口被挂着大红花,站在台阶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其实不是很想笑,而是想躲起来一个人哭。

    在听到宝根带着人一口气干掉那么多北俄精锐士兵的时候,她的心里怕死了——不是说好去当重耳的么,这死孩子怎么玩到战场上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到陈玉华笑中带泪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领头的干部笑了起来。

    “看来还是我们的英雄母亲太过淳朴了!”

    “高兴到说不出话来了。”

    反倒是林爱红、林拥军很大方的笑着在鼓掌——他们就觉得三哥很了不起,根本无法体会陈玉华的心情。

    

    戒备森严的大院里。

    所有人都在庆贺,这次黑省的行动,他们部门立功很大。

    z从国外特殊渠道弄来了北俄远东军区的所有进攻部署情报。

    这才让携带着63-2改火箭筒的部队精准伏击了对方的坦克群。

    而且大家还在祝贺着柳茹茵同志。

    东北的仗靠的是集体的英勇和准确的情报,而西边爆发的应对突袭的防御战则纯粹靠的是个人智慧。

    柳茹茵家里的那个小怪物几乎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算得明明白白的。

    单位里不少参谋都对那一仗复过盘,这些平日自负到不行的家伙都觉得换做自己是伊万诺夫九成的可能也会被张宝根给阴死。

    示敌以弱、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诱敌深入太阴、太缺德、也太浪费了。

    柳茹茵咬着牙花瞪着这些参谋。

    浪费?

    我弟弟自己凭本事要来的雷管,打仗时候不用?留给敌人去缴获?

    你们思想有问题!

    单位第一美人发怒,搞得参谋小伙们个个讪讪的。

    喜欢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请大家收藏:()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