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0章 一心只想搞钱的大明战神4
    然而

    今天的朝会,张善等的,可不是这几个老东西之间掐架的胜负,也不是在等那个老家伙先被气死。

    而是在等朱瞻墡。

    明明前几天,就已经谈妥了,但就是不见这老登,行动起来。

    每天就躲在驿站里面,围着小院来回转圈圈。

    好在今天,就是自己给他下的最后通牒。

    “哼,再不来,我弄洗你啊,老登!”

    就在这时,门外太监传来消息。

    “襄宪王朱瞻墡,觐见陛下”

    吵架声陡然一停,所有人都看向大殿门口。

    “让王叔进来吧”

    很快,朱瞻墡被太监带了进来。

    “臣朱瞻墡,叩见陛下。”

    “嗯,王叔不必多礼,这次王叔来,想必是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想要朕,帮你解决吧,

    不妨说给诸位大臣们听一听。”

    “”

    朱瞻墡抬起头,抿了抿嘴,暗自感叹一句。

    陛下,你是有多着急啊。

    “是,臣请求陛下,为朱佑樘,朱佑桔做主,他们他们苦啊,陛下”

    说完这句话,朱瞻墡用手一抹眼睛,顿时眼泪夺眶而出,身子也跟着跪倒在地。

    然后麻溜的从怀里,取出一卷,非常厚实的奏折,递给王竹恩。

    将厚实的奏折拿在手里,张善的嘴角,不自觉的抽搐了一下。

    这味道,有点刺鼻啊。

    略微翻看了几页,里面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字写得贼大。

    脸上肌肉再次抽搐了一下,随后不着痕迹的,将奏折放在桌案上,拿丝巾擦了擦手。

    “嗯,朕刚才仔细看了一下,确实冤屈很大,没想到宗室之中,还能有如此,痛心疾首的案件。”

    “”

    底下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在问。

    “陛下看了吗?”

    “看了吧!”

    “那么厚一叠,这就看完了?”

    “应,应该吧,不然怎么痛心疾首呢?”

    张善没管底下众人,呆滞的眼神,接着说道。

    “此案,着锦衣卫严查,同时,于谦!”

    “臣在”

    最佳打工人于谦,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鉴于你之前督促粮草有功,擢升于谦为户部代尚书,统领此次河南灾荒之事,等此事完结之后,你就是新的户部尚书了。

    至于原户部尚书王佐。

    朕看你吵架,不对,是你年老体衰,不能再担此重任,回家养老吧。”

    “啊,这,陛下,臣以一敌二,没输啊。”

    “行吧,那就是你行为不端,咆哮朝堂,一样可以滚回去了。”

    原户部尚书王佐,眼见张善主意已定,也不再争辩,愤然的一甩衣袖,抬腿往外走去。

    直到此时,众人也都看明白了,皇帝这是有意要提拔于谦,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之前也没觉得,于谦和皇帝看对眼了啊。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想着,等会儿回家带好礼物,走一走于谦的关系了。

    “臣,遵旨”

    于谦倒是很果断,直接领旨意谢恩。

    “嗯,这是王叔奏折上说的第一件事,接下来是第二件事。

    王叔认为宗室在各地,多行不法,罪不容赦。

    与此同时,日益繁多的宗室人口,也成为了大明,极为沉重的负担。

    所以,他重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朕以为此提议极好,诸位大臣以为呢?”

    “极好,对极好”

    “对对,王爷深明大义,一心为国。”

    “陛下圣明,王爷公心。”

    

    全场没有一个大臣提出反对意见,纷纷表示赞同,嘴巴都快笑歪了。

    还好都是专业的,这才勉强忍住,没有笑出声。

    要知道,这些朱家宗室,分的可都是他们的钱。

    什么?你说是国家的钱?

    那国家的钱,不就是他们的钱吗?只要过手的钱,那都是自己的钱!

    朱瞻墡低着头,不敢说话,只能将头埋得更低,一脸的怀疑人生。

    我奏折上是这样说的?我抄的不是三字经吗?难道抄错了?

    “嗯,鉴于朱佑樘,朱佑桔之事,太过于骇人听闻,王叔还提议,要将所有宗室,迁移至京师生活。

    朕觉得此事可行,但那些罪人,则不能就这么算了,

    朕要他们,迁移至凤阳,给列祖列宗,守陵尽孝,忏悔自己的罪责。”

    这句话说完,张善也不准备继续演下去。

    因为他已经看到,包括于谦在内的好几个人,此时都已经反应过来了。

    一脸的意味深长。

    “一切就按照,王叔奏折上面说的办,锦衣卫负责执行。”

    说完最后一句话,张善直接离开了。

    “退朝”

    见皇帝走了,众人纷纷凑到于谦和朱瞻墡周围,恭喜起来。

    等两人被簇拥着,走到门口时,王竹恩迎了上来。

    “两位大人,陛下在乾清宫等候。”

    “啊,好的,王公公,我等这就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主角都走了,其他人,则带着莫名的眼神,也逐渐散了开来。

    

    乾清宫

    张善坐在龙椅上,吃着糕点,恢复血条。

    “赐座”

    “谢陛下。”

    没等两人开口询问,张善直接拿出两张纸,递给两人。

    “这是,一条鞭法,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税法的草案,你们两个,可以看看。”

    张善说完,拿起糕点,接着吃了起来,没管底下,陷入极大震惊中的两人。

    许久之后

    于谦首先放下手里的纸,吐出一口气。

    “陛下,这是”

    “别问,问就是朕想出来的,草案在这里,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你去补充,

    朕会将税收这件事,单独交给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将完全独立出来,由朕亲自负责,他们是绝对可以信任的军队。

    总数在三十三万人,11人为一队,

    每个村县,以及卫所等,按照人数大小,安排2到4队,最少为2队人。

    小点的城市里,安排10队,也就是110人。

    大城市,安排100队,也就是1100人。

    他们将负责到田间地头收税,同时转运收上来的财物,粮食等。”

    说到这,张善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

    “大明上下140府,193州,1138县,所有的税务,都将交由他们负责。

    同时,在各个村落,就地建造税务仓库,以及大明皇家超市,也将由他们负责运营。”

    “收上来的粮食,瓜果,布匹,木料,乃至银两,都先存入税务仓库,再经由皇家超市售卖,转运。”

    “税收就先定20吧,不管地里种什么,不管是谁的土地。

    都要收20的实物税,就这一种税,要是那里的官员,敢私自摊派,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做生意的,也要收税,于谦,这个你比我懂,你来定商业税。”

    “陛下,那如何在,这个,大明皇家超市购买货物,宝钞能用吗?是强制的吗?”

    于谦思索片刻,提出一点疑问。

    “不强制所有人去购物,

    但在大明皇家超市里购物,统一使用新货币,定为大明元,

    等价标准为,一斤粮食,一文钱。

    现在市面上一两银,为10钱,一石粮120斤约为2钱银,所以一两银,约为600斤,兑换新货币600文钱。”

    “在大明皇家超市里购物,百姓们可以用多余的粮食,珠宝,金银,乃至房屋地契,

    去税务仓库,按照相关货物市场价,兑换成大明元。

    至于宝钞,一贯换两文吧,以后停止使用大明宝钞,统一使用大明元。”

    “陛下,那这之间的转运消耗,是”

    “所有损耗,归税务部门,不关其他人什么事,百姓的税务,当场结清。

    朕安排的税务官,绝对不存在多收,多占的情况。”

    对于于谦的疑问,张善立马给予了回答,这就是他建立,这套体系的底气。

    绝对忠诚的税务官,有系统折扣,走系统空间,绝对低价的转运费用。

    以此,构建的全国货物转运,以及销售网络。

    别说现在这时候了,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都不可能有人,是自己的对手。

    时空转运

    这一条,就能秒杀所有人。

    “于谦,你不需要管税收怎么收,你只需要安排好,朕的税务官,收多少,在那里收就行了。

    朕会给你时间,好好完善一下这个计划,想要谁协助,你自己安排。

    至于时间。

    就你去河南赈灾的这段时间吧,等赈灾完成之后,你就是户部尚书了。

    到时候,你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就好了,名声是你,朕不跟你抢。

    正好王叔也在这里,他可以给你证明。”

    “啊?我吗?对对,我能证明,我抄给陛下的,明明是三字经”

    朱瞻墡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是吗?朕倒是还没看出来,王叔的书法有进步啊。”

    昧着良心的夸了朱瞻墡一句,张善将目光,再次放在于谦身上。

    “于谦,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臣知道,陛下是需要一个背锅的。”

    “咳咳,别说得这么直白,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事,怎么你们两个,还不情不愿呢?”

    “臣,只是不敢贪功”

    张善抬手阻止了于谦的话。

    “这不是贪功,你以为测马力的商君,一个人就能完成大秦的改革吗?

    一场变革,牵涉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弥足珍贵的价值,

    朕做好自己的事。

    而你,做好你分内的事就好了,

    至于百姓记住谁,又埋怨谁。

    这都不重要。”

    “陛下”

    于谦还想接着说。

    “闭嘴,干不干?不干就死,改革哪有不死人的,你当第一个也行,方法任你挑选,商君同款也不是不行。”

    “那倒不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