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1章 回到大清
    雍正九年,春。

    京城的柳枝抽出嫩芽,紫禁城内一片生机盎然。

    忠勤伯府内,林砚手持书卷,日日在书房中苦读至深夜。

    自两次科举失败后,终于在去年秋闱中了举。

    中举后,他愈发勤奋,立志要在来年春闱中金榜题名。

    林如山看着幼子如此用功,心中欣慰不已,常对林母感叹:“咱们家如今虽是皇亲国戚,但砚儿能凭真才实学挣个前程,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

    林母笑着点头,手中绣着给外孙们的小衣,眼中满是慈爱。

    大哥林峰前年娶了商会会长的女儿李氏,在上阳县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李氏性情温婉,持家有道,将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林峰每月都会派人送些家乡特产进京,林芸收到后总会分给宫中的姐妹,连雍正尝了也赞不绝口。

    小桃嫁给了御前侍卫赵成,夫妻二人恩爱非常。

    赵成武艺高强,为人忠厚,小桃常对林芸说:“娘娘,奴婢如今的日子,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林芸笑着打趣她:“当初还舍不得离开我呢,如今倒是乐不思蜀了。”

    小桃羞红了脸,连连摆手。

    林母曾两次进宫探望林芸。

    第一次是在林芸怀上双胞胎时,见她被太医和宫女们精心照料,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次则是双胞胎出生后,林母抱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外孙,喜极而泣。

    见黛玉陪在林芸身边,姐妹二人亲密无间,林母更是欣慰,对皇上说道:“皇上,有玉儿陪着芸儿,臣妇就放心了。”

    雍正微微颔首,目光柔和。芸儿待人真诚,黛玉确实比入宫的时候开朗了,也伶俐了。

    而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因服用了林芸用“神仙水”调制的芝麻丸,身子骨竟比从前硬朗了许多。

    他本应在雍正七年离世,如今却精神矍铄,盖因雍正提前知道了他的未来,不忍自己的肱骨之臣陨落,与林芸商量用秘制的芝麻丸送他调理身体,林如海感激涕淋,一天不敢停服,如今身子骨竟比年轻小伙。

    双胞胎的降生让雍正龙心大悦,下旨大赦天下。

    两个孩子取名弘曦和弘晟(shèng),与兄姐弘曜、昭华一同养在延禧宫。

    弘曜和昭华早慧,五岁时便入了上书房,太傅们常夸赞他们聪颖过人,雍正每每听闻,眼中尽是骄傲。

    这一日,春光正好,林芸在延禧宫的花园里陪着孩子们玩耍。

    黛玉手持书卷,坐在一旁轻声诵读,十岁的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画。

    雍正下朝后信步走来,见眼前这一幕,心中泛起暖意。

    他走到林芸身旁,柔声道:“芸儿,朕有话对你说。”

    林芸抬头,见他神色郑重,便让黛玉和乳母带孩子们去歇息。

    雍正牵起她的手,缓步走向梅林深处,轻声道:“朕欲立你为后,入驻坤宁宫。”

    林芸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皇上,这……臣妾资历尚浅,恐难服众。”

    雍正摇头,目光坚定:“你为朕诞育子嗣,打理后宫井井有条,又深得朕心。立你为后,名正言顺。”

    他顿了顿,又道,“朕已命礼部筹备册封大典,你只需安心等待。”

    林芸心中感动,正要开口,忽见苏培盛匆匆赶来,脸色凝重:“皇上,前朝急报,出海的船队回来了!”

    雍正闻言,神色骤变:“何时到的?”

    “刚刚进港,八爷、十爷和蓝大人正在回京的路上。”

    雍正握了握林芸的手:“朕先去处理此事,晚些再与你细说。”说罢,大步离去。

    林芸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也是高兴不已。能平安回来,想来这一路经历必然惊心动魄。

    —————————

    天津港的清晨被一层薄雾笼罩,海天一色。

    渔民们早早出海,撒网劳作,海鸥在头顶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

    忽然,一个眼尖的少年指着远处的海平面惊呼道:“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薄雾中隐约浮现出几道桅杆的影子,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船帆破雾而出,如同巨龙从深海苏醒,缓缓向港口驶来。

    “是大清的船队!他们回来了!”有人高喊。

    这一声呼喊如同惊雷,瞬间点燃了整个港口。

    百姓们丢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涌向码头。

    孩童们兴奋地奔跑,妇人们踮起脚尖张望,老人们则双手合十,喃喃祈祷。

    商贩们甚至顾不上收拾摊位,也跟着人群奔向海边。

    “终于回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夫热泪盈眶,粗糙的手掌紧紧攥着身边的孙子,

    “你爹就在那船上,他回来了!”

    船队越来越近,人们已经能清晰地看到船身上斑驳的痕迹——那是风雨和海浪留下的印记。

    船头的旗帜猎猎作响,大清的龙旗依旧鲜艳夺目。

    水手们站在甲板上,望着熟悉的故土,许多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请大家收藏: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娘,我回来了!”一名年轻的水手朝着岸上的人群挥手,声音哽咽。

    岸上的百姓也激动地回应着,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港口沸腾了。

    ——

    船队缓缓停靠在天津港,允禩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望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离家三年,历经风浪,如今终于踏上了故土。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和泥土的芬芳,这是家乡的味道。

    允?兴奋地拍着栏杆,大声道:“八哥,咱们真的回来了!”

    蓝鼎元站在一旁,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是啊,这一路虽险,但收获颇丰。”

    允禩点点头,目光扫过码头上的人群,又回头看了看船上满载的货物——西洋的火器、钟表、典籍,还有南洋的各色香料、宝石,堆成山的金银,每一样都价值连城。

    他沉声下令:“所有人听令,船上贵重物品众多,不得擅自离岗。分批下船梳洗用膳,之后立刻回船值守,不得有误!”

    水手和官兵们齐声应诺。他们虽归心似箭,但也明白船上货物的珍贵,容不得半点闪失。

    允禩又对允?和蓝鼎元道:“十弟,蓝大人,我们三人先行回京,向皇上复命。”

    允?摩拳擦掌:“早就等不及了!这一路上的见闻,定要让四哥大吃一惊!”

    三人简单整理行装,换上干净的官服,便快马加鞭直奔京城。

    半日后,京城高大的城墙终于映入眼帘。

    允禩勒住缰绳,抬头望向巍峨的城门,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亲切感。

    三年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三人直奔紫禁城,递上腰牌请求觐见。

    养心殿外,苏培盛匆匆迎上来,恭敬行礼:“八爷、十爷,皇上正在殿内等候,请随奴才来。”

    踏入养心殿,熟悉的龙涎香气息扑面而来。

    雍正端坐在御案后,目光如炬,见三人进来,微微抬手:“免礼。”

    允禩上前一步,郑重行礼:“臣弟参见皇上。”

    允?和蓝鼎元也紧随其后,齐声叩拜。

    雍正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见他们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此行辛苦了,起来说话吧。此行如何?”

    允禩上前一步,郑重道:“皇上,臣等此行收获颇丰,不仅带回了西洋的珍宝,更带回了重要的情报。”

    他命人抬上几个箱子,打开后,里面装满了书籍、地图、钟表、火器等物。

    这是他捡的顶顶重要的先带回来的。

    允?迫不及待地补充:“皇上,西洋人的技艺远超我们!他们的船只全是铁铸的,还能喷火自行;他们的火器射程极远,精度极高;还有这自鸣钟,比咱们的漏刻精准百倍!”

    雍正惊道:“铁船?”

    允禩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双手呈上:“皇上,这是臣等在鲁墨丝所得,西洋人称之为‘蒸汽船’,无需风帆,靠机关驱动,速度极快。”

    雍正接过图纸,细细查看,越看越是心惊。

    大明的宝船虽说也有蒸汽动力的,但毕竟是木船。西洋人能把铁船动起来,那要多大的动力。这里面怕是更高深的学问了。

    他虽对西洋技艺有所耳闻,但亲眼见到如此精巧的设计,仍感到震撼。

    蓝鼎元上前一步,补充道:“皇上,西洋诸国技艺远超我等想象,他们的火器射程远、精度高,若大清不早做打算,恐有后患。”

    雍正沉默片刻,将图纸缓缓卷起,沉声道:“你们此行所见所闻,细细道来。”

    允禩深吸一口气,从船队离开渤泥开始,一路上的经历娓娓道来——锡兰山的玻璃镜、古里的天方典籍、鲁墨丝的燧发枪,还有那位欧罗巴学者口中的世界地图。

    雍正听得眉头紧锁,心中沉甸甸的。

    允?气愤道:“四哥,那些西洋人嚣张得很,说咱们若固步自封,迟早要落后!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小瞧了!”

    雍正冷哼一声:“朕倒要看看,谁敢小觑大清!”

    雍正拿起一把燧发枪,仔细端详。

    这把手枪没有芸儿设计的好,但是有了实物更好仿制,之前因为工艺达不到,制造不出来,特别是精铁精铜的冶炼,如今有了对照的,那就好办了。

    蓝鼎元展开一幅世界地图,指着上面的欧罗巴各国说道:“皇上,西洋诸国已航行至世界各地,他们的势力范围远超我们想象。若大清再不奋起直追,恐有落后之虞。”

    允禩深吸一口气,肃然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仿制西洋火器,改良水师,同时派遣学子赴西洋学习。否则,数十年后,我大清危矣!”

    雍正沉默良久,目光深邃。

    他转身走向御案,提笔写下一道手谕,递给苏培盛:“命户部带人去船上清点财物,让船员都回去休息;工部即刻召集能工巧匠,仿制西洋火器与蒸汽船。理藩院设‘西洋技艺司’,专研西洋学问与应用,由八弟统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请大家收藏: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允禩心中一凛,郑重行礼:“臣弟定不负皇上所托!”

    雍正又看向允?和蓝鼎元:“十弟协助八弟,回头叫上老九,至于蓝爱卿,等封赏吧。”

    三人齐声应诺。

    雍正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卷图纸上,语气深沉:“西洋人既已走到我们前面,大清唯有迎头赶上。这一仗,不能输。”

    ……………

    允禩走出宫门,望着满天繁星,长舒一口气。三年的远航,仿佛一场大梦。

    允?伸了个懒腰,笑道:“八哥,咱们这一趟可算立了大功!四哥那脸色,你是没瞧见,精彩得很!”

    蓝鼎元摇头苦笑:“十爷,此事关系重大,切莫掉以轻心。”

    允禩拍了拍蓝鼎元的肩膀:“蓝大人所言极是。明日一早,我们便去工部,尽快将此事落实。”

    三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朝宫外走去。

    三人告退后,雍正独自站在殿中,心潮澎湃。

    他想起林芸曾提过的“西洋之患”,如今果然应验。

    片刻后,他低声自语:“立后之事只能暂且延后,当以国事为重。”

    雍正来到延禧宫。

    林芸早已备好晚膳,见他神色凝重,轻声问道:“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

    雍正叹了口气,将西洋诸国的情况一一告知。

    林芸听完,握住他的手道:“皇上不必忧心,既然已知差距,奋起直追便是。臣妾相信,以皇上的英明,大清定能迎头赶上。”

    雍正凝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芸儿,朕本想立你为后,但如今国事当前,册封大典恐怕要推迟了。”

    林芸微微一笑,摇头道:“臣妾在意的从来不是名分。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臣妾只会更加敬重。”

    雍正心中一暖,将她揽入怀中,芸儿总是这样识大体,自己愧疚更深了。

    喜欢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请大家收藏: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