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58章 犯我疆土者灭
    南疆前线指挥部,深藏于一片被浓密亚热带雨林覆盖的山坳之中。

    当三架来自缅国的钢铁巨鸟吊挂着沉重的装备降落在临时开辟出的停机坪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华国南疆战区司令员陈同和一众参谋、军官快步迎了上去。

    夜风带着山林特有的潮湿和草木气息,吹拂着众人紧绷的面容。

    舱门打开,率先跳下一位身着复兴军深灰色数码迷彩作训服、肩章简洁硬朗的军官,他身形挺拔,目光锐利如鹰,正是技术支援分队的领队,上尉赵峰。

    “报告!复兴军技术支援分队,队长赵峰,奉命抵达!”

    赵峰向陈司令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复兴军特有的高效与干练。

    陈司令回礼,脸上带着真诚的欢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赵峰同志,辛苦了!一路风尘,本该让你们先休息,但…”

    “司令员客气了!”

    赵峰立刻接口,声音沉稳有力。

    “敌情如火,分秒必争!请指示设备部署位置,我们立刻展开作业!休息的事情,打完仗再说!”

    陈司令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也不再多言,立刻指示副官带路。

    六辆覆盖着厚重装甲、顶部架设着复杂碟形天线和卫星通讯设备的军用移动式卫星地面综合指挥车,以及两个装载着备用设备和无人机的加固集装箱,被迅速牵引至指挥部后方一片相对开阔、便于接收信号的区域。

    “展开车辆!启动主电源!连接卫星通讯链路!快!”

    赵峰一边指挥自己的队员,一边快速下达指令,复兴军的技术兵们如同精密的仪器零件,动作迅捷而有序,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沉重的液压支腿稳稳撑开,将车辆固定,车顶的天线阵列缓缓升起,在探照灯下反射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车内,一排排液晶显示屏瞬间点亮,各种复杂的参数和界面开始刷新。

    “司令员,各位首长。”

    赵峰对围观的陈司令及几位高级参谋说道。

    “这是我们的‘天眼’综合指挥系统核心节点,其余五辆同型指挥车,建议立刻部署到东、西、北三个主要防御方向以及两个预备队集结地域,形成覆盖整个前线的侦察指挥网络。”

    “它们之间是通过加密数据链和卫星实时互联,高效、安全。”

    “好!立刻按赵上尉的方案部署!”

    陈司令果断下令,五辆指挥车在引导下,迅速被运输直升机吊飞向各自预定位置。

    指挥车内,赵峰亲自操作主控台,手指在触摸屏上飞快滑动,调出卫星地图和系统界面。

    “现在进行卫星信号锁定…锁定成功!开始接收实时侦察数据流!”

    屏幕上的地图瞬间清晰了数倍,山川河流、城镇道路清晰可见,分辨率远超这个时代任何地图。

    “这是红外/可见光融合成像模式…这是合成孔径雷达扫描模式…可以穿透一定云层和植被…”

    赵峰一边操作,一边向身边几位被指派过来学习的年轻军官和技术人员讲解着。

    这些年轻人大多是专门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顶尖人才,但面对眼前这科幻般的操作界面和复杂功能,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眉头紧锁,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中尉忍不住小声嘀咕着。

    “这…这参数太多了…切换模式…滤波算法…坐标系转换…”

    赵峰听到了,停下操作,转头看向他们,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露出温和的笑容。

    “不要有太大压力,同志们。这套系统凝聚了我们复兴军多年的技术结晶,操作确实复杂。”

    “但你们只需要先掌握最核心的侦察信息接收、目标标记、信息共享和紧急通讯功能即可。”

    “其他的,慢慢来。我们分队会一直留在这里,手把手教,直到你们所有人都能独立操作、维护为止。”

    赵峰的鼓励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年轻军官们感激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后,更加认真专注地盯着屏幕。

    “现在,实战教学第一步,放飞‘蜂鸟’。”

    赵峰示意队员打开一个集装箱,里面整齐码放着数十个银灰色、如同大型航模般的四旋翼无人机。

    “这是小型红外侦察无人机‘蜂鸟’,静音,滞空时间大约两个小时,热成像分辨率高,适合夜间和丛林环境侦察,操作相对简单,你们谁来试试?”

    一个胆子稍大的少尉在赵峰指导下,拿起一个形似游戏手柄的简易地面控制站,按照指引解锁无人机,设定航线。

    随着轻微的嗡鸣声,一架“蜂鸟”轻盈地升空,迅速融入漆黑的夜色,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地面控制站的屏幕上,立刻传回了清晰的红外热像画面,下方营地的篝火、巡逻士兵的身影、甚至远处丛林里夜行动物的轮廓都清晰可见!

    “太神奇了!”

    军官们忍不住发出惊叹,眼里充满了兴奋和新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部署到其他方向的指挥车也陆续反馈。

    “西线节点部署完毕,开始接收卫星数据!”

    “东线节点部署完毕,无人机放飞中!”

    “北线……”

    如同无数只无形的眼睛在南疆上空睁开,一张覆盖整个边境线、甚至深入安南和南掌境内数十公里的侦察情报大网,迅速编织成型!

    屏幕上的卫星地图和不断接入的无人机实时画面开始出现异动。

    “报告!南掌北部,琅勃东南约15公里无名山谷,发现大规模热源聚集!数量…估计超过一个联队!正在向边界移动!”

    “安南北部,红河谷沿线,多个村镇发现异常车辆和人员集结!热源密集!疑似炮兵阵地!”

    “东部沿海芒街附近,发现小型船队活动!红外显示有大量人员登船迹象!”

    ……

    一条条情报被迅速标记、汇总、共享到核心指挥车和各个分节点。

    参谋们根据鬼子的集结速度、方向情况,飞快地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三条清晰的、如同毒蛇般扑向华国边境的进攻箭头!

    “北路,南掌方向,目标勐、打!”

    “中路,红河谷,目标老街—河口!”

    “东路,海岸线,目标芒街、东兴、防城!”

    陈司令盯着屏幕上动态变化的敌情态势图,眼里寒光闪烁,猛地一拍控制台边缘。

    “命令!各部按预定方案,依据最新敌情,微调防御部署!炮兵团、火箭炮营,进入一级战备!”

    “目标诸元,按侦察坐标实时装定!防空部队,雷达开机,严密监视低空!”

    指挥部内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只剩下键盘敲击声、通讯指令声和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

    时间在枯燥且紧张的等待中缓慢流逝,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代表着鬼子的三股蓝色洪流,正一点点地、坚定不移地逼近那条象征着国界的红色虚线。

    复兴军的技术兵们轮流操作,监控着各个方向并讲解,华国的军官和技术员们则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虽然吃力,但进步飞快。

    赵峰看着众人严阵以待、只等鬼子踏入国境线才开火的架势,终于忍不住了。

    他走到陈司令身边,眉头微蹙,带着一丝不解和属于复兴军特有的进攻性思维问道。

    “司令员,有个问题…我有点不明白。”

    “哦?赵上尉请讲。”

    陈司令看向他。

    “我们明明已经提前发现了鬼子的集结地和进攻路线”

    赵峰指着屏幕上那几个被重点标记的热源聚集区。

    “为什么不主动出击?用远程火箭炮覆盖他们的出发阵地,或者派出精锐分队前出袭扰,在他们还没踏上我们的国土之前,就把战场烧到境外去?”

    “这样不是能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减少本土的损失吗?”

    赵峰的语气很直接,带着复兴军一贯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甚至“主动寻歼”的战术理念。

    他这话一出,指挥部里不少人先是一愣,随即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连陈司令也莞尔一笑。

    就在笑声渐停的时候,一个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赵上尉!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军官从角落快步走出,此人身姿挺拔,动作矫健,脸上带着长期野外训练留下的健康肤色。

    一双眼睛格外明亮,此时正闪烁着兴奋和跃跃欲试,这人自从复兴军的技术兵到达这里,他的目光就几乎没离开过他们,充满了热切和某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此人走到赵峰面前,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报告!南疆战区直属特战大队队长,明台!”

    赵峰回礼,看着眼前这个精神饱满、带着一股锐气的年轻军官,点了点头。

    “明队长,请讲。”

    明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终于能和复兴军的人说上话了!。

    强按下激动的心情,明台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说道。

    “赵上尉,你说的主动出击,将战场推向境外,理论上是好的,也是我们未来追求的目标。”

    “但就目前而言,我们暂时不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原因。”

    明台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幕前,指着安南和南掌的地形。

    “第一,因为地形限制。安南、南掌边境地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机械化部队难以展开,大规模兵力前出补给困难。”

    “我们虽然装备先进,但重装部队在这种地形下的机动和持续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贸然深入,一旦被熟悉地形的敌人缠住,反而容易陷入被动。”

    接着,明台指向代表鬼子集结点的标记。

    “第二,情报与火力的时效性。以前我们没有‘天眼’系统,无法像现在这样实时、精确地掌握敌人动向。”

    “远程火力打击需要极其精确的坐标引导,否则就是浪费宝贵的弹药。现在虽然有了,但我们的远程火力覆盖范围和密度,还不足以在敌人分散集结时将其完全摧毁在出发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