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3章 国外技术造假
    “好事?”

    范邵元微微一愣。

    他本以为,杨立新就是来求救的,所以心生不悦。

    之前他已经大力支持过杨立新一次。

    把跟其唱反调的县委副书记,都直接调走了。

    这样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但杨立新也太能顺杆爬了,若出了什么事都来市里求援,还要他那个县委书记有什么用?

    范邵元疑惑地问道:“你那里不是出了乱子,让我去给你灭火?”

    “要说乱子,还真是乱。”

    杨立新叹口气道:“我们为了承接西山环保的安装任务,特地增设了资质,组建了安装队伍。

    可现在安装工人竟然抢手了。

    就算电力安装工人,工资比普通工高出百分之五十到八十,而且还能提供社保。

    但我县的闲散劳动力已经挖掘光了,用工缺口依然很大。

    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就业机会,但招不到人。

    所以我才过来找您,想请您帮帮忙,让兄弟区县的闲散劳动力,也来分一杯羹。”

    “你来找我,就为了这事?”

    范邵元怔怔地看着杨立新,感到不可思议。

    他正在发愁,怎样给百分之二十的下岗百姓,寻找就业机会,没想到就业岗位主动找过来了。

    他主动站起来,招呼杨立新道:“你详细说说,到底需要用多少人?”

    随即他冲着隔壁的秘书房间喊道:“小吴,给杨书记倒杯茶。

    倒我刚买来的新茶。”

    “谢谢书记!”

    杨立新看到范邵元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本来嘛,新增就业就是政绩之一。

    通元县的问题就是,一下子就业机会创造得太多,有些吃不下,所以分一些给其他区县,为掌管全市的范邵元解决就业压力,范书记当然会高兴。

    杨立新缓缓道:“我们现在成立了八个安装分公司,分赴全国进行安装工作。

    每个分公司下属,又有八到十个安装工程队不止。

    另外我们县高新区生产基地也在大量招人。

    保守估计,我们县新增就业机会至少三万个。

    但我县目前所有闲散劳动力加起来,也不超过五千。

    所以还缺两万余用工缺口。”

    “太好了,”范邵元搓着手道,“我正瞌睡了,你给我送枕头。

    你这个难题,我替你解决。

    全市的农民工,终于有了工作。

    你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这时,秘书把茶水给杨立新端过来。

    杨立新客气道:“谢谢范书记帮忙,要不然用工缺口这么大,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范邵元手指着杨立新笑道:“你这叫幸福的烦恼。

    现在全国政府部门,都在挖空心思地创造就业机会,以力保农民工就业。

    没想到你们竟然创造的机会太多,导致了用工荒。

    这话要是说出去,恐怕所有人都以为你是在凡尔赛。

    我让其他区县的一把手过来开会,让他们输出劳动力,他们也都巴不得。”

    范邵元说着,打电话叫苏哲过来。

    不一会儿,苏哲敲门进办公室。

    他本以为现场气氛一定剑拔弩张。

    杨立新说不定已经被训得狗血淋头,抬不起头来。

    可意外的是,范邵元跟杨立新两人却有说有笑,谈笑风生。

    杨立新甚至还端上茶杯。

    根据苏哲猛吸一鼻子判断,还是范老板招待贵客的新茶。

    苏哲不由满头雾水……这现场,跟想象中的好像不一样。

    杨立新被当场贵客了?

    “范书记,您有什么指示?”

    苏哲恭敬地问道。

    范邵元道:“马上召集其他区县书记过来开会。”

    “好!”

    苏哲赶忙走了出去。

    范邵元忧虑解除,心情大好,随意地跟杨立新聊天道:“看来你通元县那边,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别忘了,你之前可是跟我立过军令状,今年要把gdp翻一番。”

    杨立新道:“我们现在尽一切可能,把所有利润都留在县里。

    就算县里留不住,我们也会向现在用工一样,惠及全林州市。

    总之这一锅肉,我们尽所有努力,争取在全林州市内消化。

    所以我估计问题不大。”

    范邵元对杨立新的回答很满意,微笑着道:“你能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点非常不错。

    我之前就说过,我们不是单独作战,我们现在是团战。

    最终把全市的gdp拉抬上去,才是终极目标。

    不过你也不要盲目自信,马上就要召开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对上半年的经济工作要进行总结。

    如果年底总结算作大考,那么年中总结,就算是一次小考。

    到时候看看你们县的成绩,到底怎么样。”

    杨立新信心满满道:“到时候一定能让您眼睛一亮。”

    范邵元哈哈大笑道:“好,到时候我看看,你要亮到什么程度。”

    ……

    ……

    高新区管委会的办公室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汤姆到来,打量一下道:“老板,您放着西山大厦那么大的办公室不用,为什么非窝在这里?

    在西山大厦您要是工作累了,既有生活秘书帮您解乏,又有歌舞团愉悦身心,不比在这里强?”

    陈小凡正色道:“第一,在这里,不要叫我老板。

    第二,我是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就应该在这里工作。

    我要整天在西山大厦酒池肉林,声色犬马,哪里还有政府官员的样子?

    说吧,你来找我什么事?”

    张汤姆见陈小凡说话如此严肃,于是收起玩笑的神态,庄重地道:“我来向您汇报一件事情。

    不知道您最近有没有关注国际商业局势。

    近来欧陆那边发生一件爆炸性新闻。

    他们脱硫行业,存在大量数据造假。

    欧陆各国环保部门都已经觉察到,他们的干法脱硫设备,根本达不到厂家吹嘘的数据。

    在欧陆环保部门的权力又非常强大。

    现在大量火力发电厂,面临着关门停业的局面。

    所以近来有许多国际大企业,与我集团沟通洽谈合作。

    至于合作方式,有许多种。

    我来向您请示一下,该怎样应对。”

    陈小凡近来也听说过,欧陆环保设备数据造假的新闻。

    其实对方主动找过来求合作,也在他预料之中。

    毕竟西山环保集团的湿法脱硫设备已经得到验证,要远远优于干法工艺。

    欧陆公司想要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取得专利授权,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陈小凡问道:“他们那些公司,准备怎样合作?”

    张汤姆道:“说起来无非有三种。

    一种是我们只提供技术授权,其余交给外国公司处理。

    这样做我们最省心,当然利润也最低。

    第二种是我们直接在欧陆建立分公司,所有一切都由我们自己运营。

    但我们目前没有在国外运营的经验,而且欧陆方的环保部门、工会等检查起来,会非常麻烦。”

    陈小凡点点头道:“欧陆的环保,我也有所耳闻。

    要没有当地势力支持,我们恐怕一铁锹土都动不了。”

    张汤姆道:“所以我们还有第三种方案,也是一种折中方案。

    我们选择一家势力庞大的本土财团,建立合资公司。

    我们负责技术输出,提供专利授权。

    具体施工,交由本地财团负责。

    到时候利润大家分成。

    这是我选取的几家,曾经联系过我们的欧陆财团,请您过目一下。”

    他说着,把一张a4纸递到陈小凡面前。

    陈小凡扫了一下,上面记录的都是大名鼎鼎的欧陆财团。

    他意外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吃惊地笑道:“连汉顿家族的人,都跟我们联系过?

    小约翰有我电话,他为什么不直接打给我?”

    喜欢官道之巅请大家收藏:()官道之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