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7章 我绝不允许孩子们向上的路,就这么被堵死
    青峰县委小会议室。

    长方形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

    县长陈济民神情恍惚地搓着手指;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钱松额头渗汗,不敢抬头。

    教育局魏洛脸色灰败,手边的材料被捏得变形;职中林栋更是缩在角落,恨不得把自己藏进椅子里。

    发改局刘度、自规局周伟、城建局胡庆德等人或蹙眉沉思,或目光游移;沈文瀚坐得笔直,面前摊开着笔记本。

    冷治坐在郑仪右手侧,眼神沉静如水,无形中散发着一股定场的力量。

    郑仪坐在主位,面前是那叠触目惊心的数据表和政法委的报告。

    他没有立刻说话,目光从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

    那目光并不锐利逼人,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仿佛能穿透表象,压得人喘不过气。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在他无声的注视下,绷紧到了极致。

    “砰!”

    那份《关于未成年人涉治安问题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被郑仪直接扔到了会议桌中央,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这是县政法委的报告,上升187!七成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失学,游荡,学坏!”

    他的手指点向另一份教育数据表:

    “对面这张表告诉我,我们青峰县每年有将近三千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刚念完初中,就被挡在了高中的门外!”

    郑仪的严肃冰冷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钱县长。”

    他点名。

    “你分管教育,告诉我,这些孩子该去哪?他们的出路在哪?”

    钱松身体一颤,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魏洛。

    “书记,这个……普职分流是国家政策导向,省里市里都有明确的普职比要求,我们县里两所高中的承载能力也实在……”

    “政策导向?承载能力?困难?”

    郑仪直接打断,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不住的痛心和怒火:

    “坐在这里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不知道困难?困难需要你们告诉我吗?”

    “十四五岁的娃娃,正是三观成型的时候!你们把学校门在他们面前‘哐当’一关!然后说‘困难’?!”

    “让他们顶着寒风在街上瞎晃荡?三五成群钻那些乌烟瘴气的黑网吧?跟着社会上的渣滓学抽烟喝酒偷鸡摸狗?!”

    “看看你们自己!”

    他的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上!

    “你们的孩子在哪读书?在省城的重点中学?在市里的私立名校?你们为孩子的前途舍得花钱,托关系,甚至能直接把他们送出国门!”

    “可青峰县那些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呢?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的农民的孩子呢?那些在县城打零工、勉强糊口的工人家庭的孩子呢?!”

    “他们除了拼命读书,靠成绩挤过考试这座独木桥,他们还有什么路可走?!你们告诉我!”

    质问如同重锤,砸得满座皆惊!

    不少人脸上火辣辣的,下意识避开了郑仪的视线。

    “大学,我郑仪现在没能力去改变。那是省里、是国家层面的事!”

    郑仪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但在青峰县,在高中这道坎上,我绝不允许这条向上的路,就这么被堵死!堵得这么多孩子没了活路!没了奔头!”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前倾:

    “这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土地指标的问题!不是上面政策允不允许的问题!这是良心问题!是我们这帮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对青峰县的未来、对下一代负不负责任的问题!”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只有郑仪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回荡。

    “郑书记……”

    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钱松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但这一次,他避开了所有宏观的“困难”,试图抓具体:

    “咱们县里两所高中,县一中已经超负荷运行多年,教室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教师编制也远远不足。县实验高中硬件老化严重,教学楼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楼,结构安全都堪忧,实验设备更是老掉牙,扩招……空间太有限了。职中那边,情况林校长刚才也说了……”

    “职中职中!为什么没人愿意去职中?!”

    郑仪没等钱松说完,锐利的目光直接钉向林栋。

    林栋被点名,浑身一抖,再也躲不过去了:

    “书记……我们……我们教学跟不上!设备落后!专业课老师自己都是半路出家!教的都是些过时的东西!学生毕业了,除了发个证,真本事没学到多少!企业都不爱要!”

    他鼓足勇气,把最痛的点掀开:

    “家长孩子都心知肚明!去职中,就是花钱买个地方把孩子圈几年,出来还是找不到正经工作,要么去厂里打螺丝,要么继续在街上混……谁愿意啊!”

    这番话虽然残酷,却道出了冰冷的现实。

    “钱呢?”

    郑仪立刻转向沈文瀚,语气斩钉截铁。

    “财政能挤出多少?我要听实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文瀚早已在脑海里飞快盘算,闻言立刻翻开笔记本,快速而清晰地汇报:

    “书记,近期几个重点项目启动资金占用压力极大,但教育是根本,再难也得保!”

    他手指飞快地在随身携带的平板计算器上敲击:

    “目前县财政可动用的预备金……大概能紧急调度八百万!”

    “此外,省里下拨的部分教育转移支付还有结余可以调剂使用,但涉及科目调整,需要教育口和省厅协调……动作要快,这笔钱时效性强!”

    “另外……”

    沈文瀚目光锐利地扫过发改局的刘度:

    “刘局,去年我们县争取到的那个中央预算内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专项储备项目!我记得当时评审通过了县一中的改扩建计划,但一直卡在后续资金配套上?现在能不能加快进度,把‘纸上的项目’变成‘地上的楼’?这个项目能拿下来的话,至少有五千万中央资金打底!”

    刘度被沈文瀚的急智和记忆惊了一下,立刻接上:

    “能!那个项目前期准备文件都齐备!配套资金压力是最大的坎!有沈局这边应急的八百万托底,再加上我们发改口子上的专项资金倾斜,再向省发改委、教育厅紧急申报说明情况,豁出这张脸去硬讨硬要,争取省里特批,追加配套比例!这事……有操作空间!就是时间非常紧,容不得半点闪失!”

    他的声音也带上了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儿。

    “地!”

    郑仪目光转向自规局长周伟。

    “新校选址还是老校扩建?哪块地能最快启用?”

    周伟脑门上的汗也下来了,立刻翻开面前的地图册:

    “书记!县一中、县实验高中周边能挤出来的地块,前几年搞‘均衡化’的时候就一寸寸量过了,实在没多少!扩一栋楼都够呛!”

    他手指急切地在地图上划过:

    “但是!有现成的废地!”

    他猛地指向县城边缘靠近工业园的一个区域:

    “这里!以前是县二轻系统几个破产倒闭的集体老厂区!占地不小,大部分是国有划拨的闲置工业用地!产权相对清晰!因为污染遗留问题一直没开发!这两年环保治理已经初见成效,土壤修复有基础了!”

    他声音急促而兴奋:

    “这块地如果用于职中扩建或者重建新职教中心,是最快最现实的!能利用一部分原有厂房改造!土地性质变更……我们可以拿省里现在大力推动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政策当令箭,打擦边球先干起来!手续同步补!”

    “污染修复成本财政要担一部分,但比起重新征地拆迁,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小太多!而且位置靠园区,将来实习实训也方便!”

    这个提议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眼前的迷雾!

    “好!”

    郑仪一掌拍在桌子上,眼中爆出精光。

    “周局这个思路很好!就盯这块地!手续和修复费用,财政、发改一起想办法!要快!”

    林栋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职中!最关键的是教学!”

    郑仪的目光重新锁定林栋,带着一种不容推卸的沉重。

    “林校长!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教学质量和就业出口,给我拿命去拼!”

    “课程!立刻给我改!”

    郑仪的声音如同军令:

    “把那些花架子、跟不上时代的课程,统统给我砍掉!眼睛别老盯着上面发什么文件、搞什么评比!”

    “给我死死盯住两个点:青峰县最需要什么人才!外面市场上什么技术最吃香!”

    他手指重重地点着桌面:

    “县里马上要和省农科院共建的中药材精深加工基地,明年投产!需要多少懂种植、会加工、懂检验的技术工人?”

    “马上落地的那个智能小家电组装厂!生产线调试、机器维护,需不需要人手?”

    “县里规划的那些乡村旅游民宿、生态农场,需不需要懂点服务、懂点管理、有点特长的年轻人?”

    “给我把这些企业老总、技术骨干请进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你们职中教什么?课程怎么设计?实训设备怎么配?让他们说了算!”

    “给我搞订单式培养!学生还没毕业,岗位合同就给我签下来!工资待遇白纸黑字写明白!”

    “教师!不会教?”

    “双管齐下!能培养的培养,培养不了的换掉!给我高薪从外面企业挖!挖那些有真本事、真干过一线的老师傅进来!工资我让财政特批!职称评定我让组织部开绿灯!”

    “设备落后?”

    “教育局、财政局牵头,给我列出最急需的设备清单!我亲自去省教育厅、去对口帮扶高校化缘!去跑专项!去借!去租!实在不行,带着学生去合作企业的车间实操!”

    “名声不好?”

    郑仪盯着林栋,眼神灼灼:

    “那就用真本事,用孩子毕业后实实在在的高薪就业、体面工作,把名声给我打回来!把家长和孩子的信心给我夺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