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4章 花架的榫卯
    顾言那句低沉笃定的“疤的盔甲,稳了”,如同最后的铆钉,深深嵌入念初小小的心版。庭院里,晨风温柔,槐木苦涩的清香、栀子花苞的清幽、还有阳光晒暖的木头味道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沉淀在呼吸里。念初捧着那块意义非凡的黄杨木料,指尖反复摩挲着上面光滑圆融的刻痕边缘,只觉得那温润的触感仿佛带着电流,一路麻到心底。他看看槐木墩子上那道粗犷的豁口,又看看木亭柱底那温厚的暖痕,再看看爸爸摩挲亭柱补丁时沉静专注的侧脸——世界仿佛被重新擦亮,所有的“疤”都闪耀着一种内在的、坚硬的光芒。

    沈星晚站在一旁,眼角的湿意早已被晨风拂去,只余下满心温软的暖流在无声流淌。她看着念初那亮得惊人的眼睛,看着顾言沉默如山却又仿佛蕴藏着火山般欣慰的背影,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宁静与巨大的满足感充盈心间。这庭院,这晨光,这沉默流淌的温情与顿悟,比任何精心培育的花园都更让她感到生命的丰盈。

    顾言终于收回了摩挲亭柱的手。他站起身,动作沉稳,高大的身影在木亭投下的阴影里显得格外厚重。他没有再看槐木墩子,也没有再对念初说什么,只是沉默地走向庭院角落那堆工具和木料。仿佛刚才那场关于“疤的盔甲”的深刻领悟,只是晨光里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小插曲,如同露珠滑落草叶。

    念初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小脸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他抱着自己的黄杨木料,小跑着跟在爸爸后面,眼睛依旧亮晶晶的:“爸爸,那我这块木头……接下来做什么?” 他急于想实践自己刚刚领悟的“盔甲”力量。

    顾言在一堆长短不一的木方前停下。他目光沉静地扫过,最终落在一捆约莫小指粗细、笔直坚韧的紫藤枝条上。这些枝条表皮光滑,带着紫褐色的光泽,是前些日子修剪藤架时特意留下的。他弯腰,从中抽出几根最笔直、韧性最好的,握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枝条在他宽厚的掌中显得格外纤细。

    他没有回答念初的问题,只是拿着那几根紫藤枝条,转身走向庭院另一侧,靠近客厅落地窗、阳光最充足的一块空地。那里空荡荡的,只有平整的青石板。

    念初疑惑地眨眨眼,抱着木料亦步亦趋。沈星晚也跟了过来,带着温润的好奇,目光落在顾言手中的紫藤枝上。

    顾言在空地上站定。他蹲下身,将那几根紫藤枝条并排放在青石板上,动作很轻。然后,他伸出宽厚的手掌,掌心向下,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从枝条的一端抚向另一端。他的指尖感受着紫藤表皮光滑微凉的触感,感受着枝条本身蕴含的柔韧弹力,眼神专注,仿佛在丈量着某种无形的尺度。

    “沈星晚。”顾言低沉的声音忽然响起,打破了庭院的宁静。他没有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下的紫藤枝条上。

    “嗯?”沈星晚微微一怔,应了一声。

    “窗边那盆栀子,”顾言的声音依旧平稳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实,“花苞太沉,枝条细,撑不住。”

    沈星晚的心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看向客厅窗边小几上那盆自己带来的栀子花。青翠的叶片簇拥着几个硕大饱满、沉甸甸的花苞,纤细的枝条确实被压得微微弯曲,在晨光里显出几分柔弱。她刚才沉浸在庭院的氛围里,竟没注意到这点。一股细微的暖流瞬间涌上心头,他竟然……注意到了这个?还放在了心上?

    “嗯……是有点沉。”她轻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顾言没再说话。他收回抚摸紫藤枝条的手,站起身,再次走向那堆木料。这一次,他目光扫过几块大小适中、纹理细腻的榉木板材,从中拣出两块约莫半尺宽、两尺长的厚板。板材颜色温润浅黄,木质坚硬,打磨得十分光滑。他拎着两块榉木板,回到放紫藤枝条的空地旁。

    念初看着爸爸放下榉木板,又拿起那几根紫藤枝条,小脑袋瓜飞速转动。窗边的栀子花……枝条太细撑不住花苞……爸爸拿了木板和紫藤枝……他猛地睁大了眼睛,一个念头呼之欲出:“爸爸!你是要给沈阿姨的花做个架子吗?像亭子那样的?”

    顾言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看念初,只是沉默地将一块榉木板平放在青石板上,然后拿起一根紫藤枝条,将它的一端,稳稳地抵在榉木板靠近边缘的一个点上。他的手指修长有力,稳稳地固定住那纤细的枝条,另一只手则拿起了一柄细长的木工锥。

    锥尖闪烁着一点寒芒。

    念初屏住了呼吸。他看到爸爸的目光沉静地落在紫藤枝条与榉木板接触的那个点上,眼神专注得如同要洞穿木质的纹理。然后,顾言握着木锥的手动了!

    不是劈砍,不是蛮力。那是一种极其精准、带着旋转力道的刺入!锥尖稳稳地、缓慢地刺入坚硬光滑的榉木表面,发出细微而艰涩的“滋滋”声。木屑如同细小的雪花,从锥尖旋转挤压的缝隙中被推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言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令人屏息的耐心和绝对的掌控。他的手腕稳如磐石,旋转的力道均匀而持续。锥尖一点一点深入榉木,留下一个边缘整齐、深邃的圆形孔洞。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锥尖与木材接触的地方,仿佛在聆听木头内部纤维被分开、被塑形的细微声响。

    念初看得入了神。他见过爸爸用斧子劈开木头,见过他用刻刀雕琢纹理,却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看过他用如此细小的工具,如此专注地钻凿一个孔。那缓慢旋转的锥子,那被一点点挤出的木屑,那绝对沉稳的手腕……这一切都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仿佛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

    沈星晚也静静地看着。她的目光落在顾言握着木锥的手上。那双手骨节分明,带着常年劳作的薄茧和旧痕,手背的筋络随着用力微微凸起,充满了力量感。然而此刻,这份力量却被驯服得如此精细,如此专注地倾注于那小小的锥尖,只为在坚硬的榉木上凿出一个完美容纳紫藤枝条的孔洞。这份静水深流般的专注力,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触动她的心弦。她看着那逐渐成型的孔洞,再看看窗边那盆栀子花沉甸甸的花苞,一种被无声守护的暖意,如同那栀子花的香气,悄然弥漫心间。

    终于,“嗒”的一声轻响,锥尖穿透了榉木板的底部。顾言手腕一拧,稳稳地将木锥抽了出来。一个边缘光滑、深度精确的圆孔出现在榉木板上。他将紫藤枝条的尖端,轻轻探入那个孔洞。不大不小,严丝合缝!仿佛这孔洞天生就是为了等待这根枝条。

    念初忍不住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叹。

    顾言没有停顿。他拿起第二根紫藤枝条,在榉木板的另一端,再次精准地确定位置,然后重复刚才那缓慢、专注、充满力量的钻孔过程。细密的“滋滋”声再次响起,木屑如同微型的刨花,在晨光里打着旋飘落。

    沈星晚的目光从顾言的手移到了他的侧脸。他微低着头,浓密的眼睫在鼻梁上投下小片阴影,嘴唇微微抿着,神情是那种她熟悉的、沉浸于木作时心无旁骛的沉静。阳光落在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上,闪着微光。她的心湖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柔的涟漪。这个男人,在用他沉默的方式,为她的花撑起一片天空。这份笨拙却厚重的用心,比任何华丽的言语都更让她心动。

    她忍不住向前挪了一小步,离得更近了些。栀子花的幽香似乎更清晰了。

    顾言完成了第二个孔洞,将第二根紫藤枝条稳稳嵌入。接着是第三根,第四根……他动作沉稳,一丝不苟,每一次钻孔都如同第一次般专注。四根笔直的紫藤枝条,如同四根纤细却坚韧的骨架,被精准地“种”在了那块厚实的榉木底座上。

    然后,他拿起了第二块同样大小的榉木板。这一次,他没有急着钻孔,而是将这块板子悬空,平行地架在四根紫藤枝条的上方。他的目光沉静地在四根枝条的顶端和这块悬空的榉木板之间来回移动,手指虚虚地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计算着某种无形的角度和距离。

    念初看得目不转睛,小脸上满是崇拜。沈星晚也屏息凝神,看着顾言那近乎神技般的空间把控力。

    顾言放下悬空的榉木板,拿起木锥。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快了一些,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流畅。锥尖精准地落在榉木板预设的四个点上,旋转,刺入,木屑纷飞。四个孔洞一气呵成,位置、深度、角度都完美契合下方四根紫藤枝条的顶端。

    他放下木锥,拿起那块钻好孔的顶板。然后,在念初和沈星晚屏息的注视下,他双手稳稳地托起顶板,将其四角预留的孔洞,对准下方四根紫藤枝条的顶端。

    轻轻向下,稳稳一压。

    “咔哒。”

    “咔哒。”

    “咔哒。”

    “咔哒。”

    四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咬合声接连响起,如同最精密的机括归位!

    两块厚实的榉木板,被四根笔直的紫藤枝条完美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固而轻盈的“口”字形框架!没有一根钉子,没有一滴胶水,仅仅依靠榫卯(榫头是紫藤枝条顶端插入的部分,卯眼是榉木板上的孔洞)的精准咬合,就构筑起一个异常牢固的结构!框架线条简洁流畅,榉木的温润与紫藤的柔韧完美融合,在晨光下散发着朴素而坚实的美感。

    一个花架的雏形,已然诞生。它沉默地立在那里,像一个等待使命的守护者。

    念初看得小嘴微张,眼睛瞪得溜圆。那四声清脆的“咔哒”咬合声,仿佛也咬合在他刚刚领悟“疤的盔甲”的心坎上!原来力量不仅仅在劈开的裂痕里,不仅仅在磨平的刻痕边缘,还在这样精准、安静、严丝合缝的连接里!每一处榫卯的咬合点,不也是一处被精心“磨砺”过的、承担着连接重任的“盔甲”吗?

    沈星晚的心被那四声轻响重重地敲击了一下。她看着眼前这个由顾言亲手打造、还带着新鲜木屑气息的朴素花架,再看向窗边那盆需要支撑的栀子花,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踏实感汹涌而来。这沉默的男人,在用他的世界——木头、榫卯、精准的力道——为她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这份无言的守护,比任何誓言都更让她感到安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