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4章 划分江北
    杭州政府的效率相当高。

    十几天后,刘峙人头落地,家产全数抄没。

    黄不易举报有功,由副职升任正职,非常的春风得意。

    南国各地类似刘峙的硕鼠,也被一一挖出,斩首示众。

    梁山花大力气建立的南方粮食收购渠道,被彻底捣毁。

    李俊无奈,只能乘船北上,向王小飞汇报此事。

    ……

    王小飞正与吴用、萧让、陶宗旺等人,就河北长城的修筑,进行新的布置。

    正讨论得起劲,李俊那边的坏消息传了过来。

    王小飞微微皱眉,将这个消息告知众人。

    “那江南的方腊,忒小气了些,不就是一点粮食嘛。”

    “咱们从南边买的粮,着实不少,这么多的粮,对面总要查一查。”

    “寨主,咱们的新粮已经收割完毕,眼下并不缺粮,南方买粮耗资甚巨,颇有些得不偿失,倒不如趁此机会,将此事停掉。”萧让知道梁山买粮的花费巨大,便提出了上述建议。

    “眼下不缺粮,不代表未来不缺粮,咱们现在既要筑城,又要用兵,到处都需要粮草,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用完了。所以该买还是得买,现在花的虽然多,但少了还真不行!”吴用对此表达了否定态度。

    萧让想了想,觉得军师说得有理,自己还是武断了。

    王小飞道:“既然不能偷偷摸摸地买,那咱们就光明正大地通知对方。我提议,让蒋敬再次出使南国,正式向他们提出买粮事宜!”

    “要是方腊不同意,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他要是不同意,咱们就出兵,逼着他同意!反正迟早都有一战,本想着过几年再收拾他,现在倒好,自己找上门来了,真当我梁山是泥捏的不成?”

    “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打乱了咱们原本的规划。”

    “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如果消灭了方腊,又能得到一片膏腴之地,南方的敌人,就剩下蔡京、王庆之流了。”

    现在的梁山,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原,实力颇为强悍,甚至还有些膨胀。

    李俊的海军部队也已成型,若真打起来,南国绝对顶不住。

    在王小飞看来,如此先礼后兵的做法,已经很给他方腊面子了。

    ……

    此时的蒋敬,正指挥舰队,在湾湾岛以南五百余里的海域之内,追杀海盗。

    占据湾湾岛和泉州之后,李俊率领海军逐次出击,又攻陷了福建沿岸的诸多口岸。

    福建的地形很有特点,北部、西部、南部均为山地,人口稀少。

    而条件较好的平原,大都位于沿岸地带。

    李俊所部攻下这些地方,相当于控制了福建的菁华区,正式成为当地的话事人。

    而神算子蒋敬,是梁山这一派系的军师,相当于梁山海军的总参谋长。

    此人足智多谋,之前曾经作为使者,与方腊势力交涉。

    靠着自己的才智,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现在梁山急需粮食,而方腊又不肯卖,就只能麻烦这位神算子同志,再去跑一趟了。

    ……

    将海盗们干掉之后,蒋敬心情颇佳。

    此次追击的海盗船队,算是一条大鱼,他们隶属于琼州府的陈氏兄弟麾下,此番出海颇为顺利,抢了不少好东西,甚至还劫了梁山的几条船。

    正因为此,他们被梁山海军盯上了。

    陈氏兄弟占据琼州府,算是南海之地的地头蛇,他们与梁山海军必有一战。

    既然不巧碰上,那就事先演练一番。

    激战之后,他们连人带船,被蒋敬没收,随后启程返航。

    “老蒋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北边来信,寨主给你吩咐了新任务。”

    “原来是梦龙兄,难得你过来一趟,寨主说了什么?”

    “这是寨主的信件,你一看便知。”

    ……

    蒋敬读完信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他吩咐手下备起厚礼,于次日踏上行程。

    旬日后,梁山使团抵达杭州城下。

    此时的杭州城,已经数年未遇战火,其行人如织,鳞次栉比,异常繁华。

    蒋敬通过南国的外交部门,向高层领导传达了梁山的“歉意”。

    并希望双方能和平解决此事,如果能继续从江南购粮,那是再好不过。

    梁山做出如此反应,令方腊始料未及。

    他们这是咋了,山东今年闹饥荒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朕要不要发兵过去,趁他病,要他命?

    皇帝马上吩咐侍卫,请来左相娄敏中、右相祖士远、兵马大元帅方七佛、兵部尚书王寅等重臣,共同商讨此事。

    “启禀陛下,北地的粮食今年并无歉收的情况,梁山亟需粮草,据臣推测,还是防备金兵所用。”右相祖士远根据情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方腊闻言,略微有些失望。

    在他看来,梁山是极其强劲的对手,而且非常危险,如果能寻找机会将其剿灭,他肯定是不会手软的。

    “梁山狼子野心,绝非善类。朕觉得,还是不要与他们交易的好。左相,你的意见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以为,梁山兵甲凶猛,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莫要激怒对方。”

    “臣附议,汴梁一战,梁山杀败十万金兵;数月前,又在河北阻住了三十万金兵,如此恐怖的战力,还望陛下谨慎对待。”

    两位丞相老臣谋国,给出了较为保守的意见。

    猛将方七佛坐不住了,起身反驳道:“梁山虽然强悍,我南国健儿也不是泥捏的!再说了,粮食是咱们辛辛苦苦种的,他们过来偷粮,反倒还有理了?陛下,请调拨十万大军,待末将杀去山东,把梁山王小飞的狗头揪下来!”

    方腊笑道:“三弟勇猛非凡,为了些许粮草,还是莫要动兵的好。王寅,你觉得呢?”

    “下官以为,梁山遣使过来,无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购置粮草,增强军备;其二嘛,是试探我方对此事的态度。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梁山需要粮食,咱们也可向对方提一些条件,看他们是否答应。”

    “这个办法好,要是梁山不答应咱们的条件,那粮食也就不卖了!三弟,你不是一直念叨梁山的弩机好用吗,咱们这回要他一万架如何?”

    “一万架太少,三万架才行!”

    “王寅,除了弩机之外,咱们还能提什么条件,要他几座州府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土地方面的提议还是算了,以免激怒对方。即便梁山愿意给,咱们也守不住。臣以为,除了弩机之外,我方还需要大量的生铁、食盐,尤其是生铁,是我方急需的货物。而这两宗货物,梁山方面并不缺乏,完全可以作为条件提出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通知下去,命蒋特使明日前来见朕!”

    ……

    翌日朝会,蒋敬收到了南国君臣议定的条件。

    弩机、生铁、食盐,都是相当紧俏的战略物资。

    尤其是生铁和弩机,你们江南需要,我梁山就不需要吗?

    蒋敬没有明确答复对方,而是将情况上报给济州府的各位大佬。

    过了几天,消息传来,梁山高层答应了南国提出的各项条件。

    作为交换,购买的粮食总额,还需进一步上调,若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就更好了。

    梁山答应得如此干脆,倒把方腊给整不会了。

    看样子,对方是真心实意想做生意,并没有别的企图。

    至少在南国君臣看来,是这样的。

    经过一系列的试探、协商,双方的交易方案正式达成,从南方购入粮草的通道,再次打通。

    而制作精良的梁山弩机、质量上乘的白盐、生铁,也被交割给了南方政权。

    山东坐拥盐铁之利,再加上梁山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产能飞速提升。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当然,最新改良版本的弩机,肯定是不能资敌的。

    梁山提供给方七佛的,是几年前的老产品,性能当然也还行,但肯定比不上最新版。

    像这种对外出口的军售,自然是有所保留的。

    饶是如此,方腊君臣拿到货物,试验一番后,还是觉得自己赚了,又向梁山追加了一些订单。

    对于送上门来的买卖,梁山自然是照单全收,同时又向南国提出了更多的贸易项目。

    一来二去,双边关系居然还有升温的迹象。

    ……

    方腊政府不愿意彻底激怒梁山,梁山也不希望过度刺激南方政权。

    如今的局势,只有北地金兵是梁山的心腹之患,直接关系到梁山的生存。

    除此之外的其他势力,并不构成大的威胁。

    南国政府应当感到庆幸,有一个大金国在北方牵扯梁山的力量。

    若梁山能腾出手脚,分分钟把他方腊打出屎来。

    至于说弩机、生铁这些东西,等梁山将对方全灭,就都还回来了,根本算不上什么损失。

    因此在这场外交战役之中,双方都做出了相对理智的决策。

    ……

    梁山的生铁拿运到南国政府手中之后,立即被铸造成了锋锐的兵器。

    这些兵器与梁山弩机一道,充实了南国的军备。

    也让方腊手下的猛将方七佛,变得信心满满,同时蠢蠢欲动。

    “大哥,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用兵的好时机。年前淮西王庆大肆扩充地盘,已经快到咱们的家门口了,必须要狠狠教训教训他!”

    “三弟,你莫要心急,王庆不过是疥癣之疾,北面的梁山,才是咱们的心腹大患。”

    “梁山现在与咱们关系不错,贸然进攻,只怕……”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吧,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梁山与我交好,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人家王小飞王寨主的野心,大得很呐!此人不可不防,即便是用兵,也要用到北边去。这样,你与王寅商议一番,点起十万兵,先取了江北之地再说。”

    方腊口中的江北,大致是如今的江苏,江苏以北便是山东,所以此时的江北之地,正好是梁山与南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方七佛明白,皇兄此举,是想敲山震虎,试探梁山的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