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章 穿越
    方稷醒来感觉后脑勺像是被人用铁锤狠狠敲过,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下意识想揉一揉太阳穴,却发现自己的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昨天实验太累了吗?

    "方稷同志,你可算醒了!"刘红英看到方稷醒来松了一口气。

    声音的来源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扎着两条粗黑的麻花辫,蓝布衫洗得发白,袖口还打着补丁。

    "你从卡车挡板摔下来那会儿,脑门磕得血糊淋拉的,可把大伙儿都吓坏了。"姑娘递过来一个粗瓷碗,热水里飘着两片发黄的茶叶,"快来喝点水吧,待会儿大队长要来领咱们去知青点了。"

    方稷茫然地接过碗,温热的水滑过喉咙,却浇不灭他心头涌上的惊骇。

    卡车?摔下来?他明明是省农科院的博士生,昨晚还在实验室熬夜记录杂交小麦的数据

    看向屋里的大衣柜,镜面虽有些斑驳,却清晰地映出他俊朗的轮廓。他微微侧头,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打在脸上,勾勒出如玉般温润的线条,皮肤有着城里人特有的白皙,镜中人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抿出一道好看的弧度。

    "我这是"他的声音沙哑。

    "方同志,咱们已经到了青山公社。"姑娘指了指墙角,"你的行李在那儿,赶紧收拾收拾吧。"

    姑娘叫刘红英,也是这一批下乡的知青。

    她看着刚醒来还有点呆呆的方稷,不免多看两眼,一看方稷的面相就知道,这是城市养尊处优的少爷,实在是他生的过于英俊了,好看的和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让刘红英和其他姑娘都不免看上两眼方稷。

    而方稷的目光扫过房间,墙上的日历"1974年"几个字明晃晃昭示着穿越。角落里堆着几个帆布包,那些包做工都不错,看来原主的家庭条件还不错。

    脑子中渐渐有了原主的记忆,他是农学院的学生,父母都是高干,大哥是军官,小妹在上学。

    此次他本来是不用下乡的,但原主在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可他也想有一番自己的建树,所以特意申请了这次下乡的名额,原主是真的希望能够学以致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大多数知青想尽办法躲避下乡的时代,他是为数不多自己申请下乡建设祖国的。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个粗犷的男声:"知青呢?一个一个的都去哪儿去了?磨磨蹭蹭的,都是来当少爷小姐的?"

    "快!"刘红英一把拉起方稷,"这应该是王大队长来了!"

    方稷机械地抓起帆布包,跟着其他五个年轻人跌跌撞撞冲出门。

    正午的阳光像掺了玻璃渣,很晃眼,方稷不由得伸手挡了一下光。

    王铁柱正不耐烦地抽着旱烟,看到知青们出来,尤其是看见方稷这样和环境完全不搭的贵公子形象,还看到方稷伸手挡阳光就有点更看不上他,心中充满了不耐,来的到底是知青还是祖宗。

    "我是青山大队大队长王铁柱。"他说话时中气十足"你们这些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别给我整些幺蛾子,这里不是你们城里,不是来当少爷小姐的!"

    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在每个人脸上刮过,最后停在方稷身上:"特别是你,听说还是农校毕业的?你这腿比我们这娘们的腿还细,你能干什么?粮食都是公分换的,你要是公分不达标休想有人分你粮食!"

    王铁柱和方稷说话,方稷本能的注意到王铁柱身后那片土地。

    土壤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板结情况,土壤一板结,透气性就比较差,这时,厌氧性细菌就会快速繁殖,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土壤长青苔,典型的酸土。

    方稷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回答道:"好的,大队长。"

    "哼,酸秀才!"王铁柱不屑地哼了一声,转向其他知青,"都给我听好了!我们青山大队去年亩产才两百来斤,交完公粮,社员自己都吃不饱。现在又多了你们六张嘴做不了活,就没饭吃。"

    一个戴眼镜的瘦弱男生怯生生地问:"王队长,我们住哪儿"

    王铁柱冷笑一声,"知青点早就准备好了!你们一人一天七个工分,干不够就别想吃饭!"他恶狠狠地瞪了最像公子哥的方稷一眼,"特别是你这种'知识分子',别想着偷奸耍滑!"

    拖拉机突突地发动起来,方稷和其他人爬上后斗。

    道路崎岖不平,车身剧烈颠簸,方稷不得不紧紧抓住挡板。

    沿途经过的田地里,几个衣衫褴褛的农民直起腰,冷漠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

    方稷作为农学博士,看到路边那些稀疏的麦茬地,裸露的砂质土层,远处瘦骨嶙峋的老黄牛这里的亩产不会超过280斤,按每人每年500斤口粮算,多六个人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

    拖拉机翻过一道山梁,整个青山大队尽收眼底,几十间低矮的土坯房散落在山坳里,屋顶上歪歪斜斜地竖着烟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光脚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拖拉机。他们鼓胀的肚皮和细瘦的四肢,让方稷想起非洲饥荒纪录片里的画面。

    "到了!"王铁柱熄了火,"知青点在村西头,男左女右,自己收拾去!晚饭在大队部,六点准时到,过时不候!"

    知青点是两间连在一起的土坯房,墙面开裂,窗户纸破烂不堪。

    男知青的屋里是两张用木板搭成的大通铺,上面铺着稻草。方稷分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他放下行李,坐在硬邦邦的床板上,终于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处境。

    屋外传来争吵声。方稷透过窗纸的破洞看去,王铁柱正和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说话。

    "咋又送来六个,队里哪来那么多粮食?"老农愁眉苦脸地说。

    "上面安排的,我能怎么办?"王铁柱烦躁地搓着脖子上的泥,"还有那个姓方的,又来一个农校毕业的,看着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农校的?"老农眼睛一亮,"说不定是真懂技术的"

    "屁!"王铁柱打断他,"去年县里来的技术员,把老张家的试验田搞砸了,赔了多少工分?这些读书人就会耍嘴皮子!"

    方稷悄悄退开,盘算着现在的情况,肯定是穿越无疑了。

    晚饭在大队部的院子里进行。

    十几张矮桌旁坐满了面黄肌瘦的村民,他们沉默地咀嚼着,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新来的知青。方稷和同伴被安排在角落的一桌,桌上摆着一盆稀玉米糊糊,一盘黑乎乎的咸菜和几个掺了麸皮的窝头。

    王铁柱站在院子中央讲话:"今天,青山大队,迎来了六位知识青年希望他们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在劳动中改造思想不断进步"

    方稷几乎没听进去这些套话。他的注意力全在那盆稀薄的玉米糊上——他知道这种伙食意味着严重的粮食短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悄悄蹭到他身边,眼巴巴地盯着他手里的窝头。

    耳边传来村民的窃窃私语:

    "咋还送来人,咱们缺粮不缺人啊。"

    "俺们家的工分又要被分走了……"

    "方同志是吧?"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突然坐到他旁边,递过来一个稍微像样点的窝头,"俺是三队队长李老栓。听说你是农校毕业的?"

    方稷点点头,这就是下午对他感兴趣的大爷。

    "好!"李老栓压低声音,"咱队里缺懂技术的人。明天你跟三队干活吧,要是能帮上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那盆玉米糊,"吃饭的事儿都好说。"

    回到知青点,方稷躺在硬板床上辗转难眠。月光从窗户纸的破洞中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隔壁传来压抑的啜泣声,是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他刚才因为不会用扁担被村民嘲笑了一晚上。

    方稷摸出原主的笔记本,借着月光写道:

    "初步观察:土壤贫瘠严重酸化、作物品种退化严重、耕作方式原始落后"

    远处传来饿狼的嚎叫,方稷攥紧了拳头,"但要见真佛,先得过刀山。"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