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章 守护麦种
    农科院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林副主任脸色铁青,手里捏着一份电报,指节发白,将电报拍在桌上:"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抬头看向赶回来的方稷说道:"东北基地那边也出事了。不过幸亏马团长机警,当场扣下三个冒充农技员的特务。"

    方稷接过电报,快速扫视:"对方持伪造的农科院调令,要求调取全部抗寒麦种?"

    "对。"林副主任冷笑,"但他们没想到,马团长是侦察兵出身,一眼就看出这几个人有问题。"

    陈雪翻看着青山公社事件的记录:"两起事件手法一致——伪造文件,冒充干部,目标明确指向优质原种。"

    郑国栋猛地捶桌:"这是有组织的窃种行动!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出手的。这事情立刻上报吧,必须要重视起来联合调查。"

    陈雪点了点头:"已经上报了。"

    方稷声音低沉,"不止是偷种子那么简单,他们想要的是冬星的育种核心——抗寒、抗旱、抗病的纯系种子。"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连队,马团长正蹲在仓库门口啃冻梨。这个四十多岁的退伍侦察兵脸上有道疤,说话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那仨怂货,一进门就露馅了!"

    几个知青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马叔,咋看出来的?"

    "第一,"马团长掰着冻梨,汁水结成了冰碴子,"你想想往常来的那些真技术员,哪个不是进门先看墒情记录,哪像他们,问都不问看都不看就直接掏文件要去种子柜。那么急吼吼的样子,就像是怕迟则生变的样子。"

    "第二,"他咬了口梨,"我问他们方稷咋样?这群人支支吾吾的,这么重要的种子,这群人连方总工是谁都不知道,我心里想八九不离十了,再诈他们一下。"

    众人哄笑。知青小王追问:"咋诈的?"

    马团长眯起眼:"我让炊事班上了饭,告诉他们这会反正也没去的火车了,让他们先吃饭。"他忽然拍腿大笑,"这几个人非要先去看种子,我就掏出枪问他们,种子看不了,枪子想不想看,这几个人马上就慌乱了想跑,我当场就招呼人给他们按倒了!"

    仓库里,三个被捆成粽子的特务鼻青脸肿。马团长走过去,用冻梨戳其中一人的额头:

    "说!谁指使的?"

    那人咬牙不答。马团长也不恼,转头对炊事班长说:"老李,烧锅开水,给他们洗洗脑子。"

    特务顿时慌了:"我、我说是'丰收计划'。"

    北京,公安部特殊案件办公室。方稷和专案组组长对坐,桌上摊着各地汇总的线索。

    "所谓'丰收计划',"老刑警指着审讯记录,"是个跨国种子公司主导的商业间谍网,专门窃取我国优质种子资源。"

    方稷翻看照片:被截获的密码本、微型相机、甚至还有几粒伪装成纽扣的麦种。

    "最可恨的是这个。"老刑警推过一页口供,"他们专门培训特务如何利用农民淳朴——装病求助、假扮收购员、甚至冒充落难知青!"

    方稷他想起了青山公社那些毫无防备的乡亲们,想起李老栓热情招待"农技员"的样子

    "有应对方案吗?"

    老刑警露出笑容:"马团长那事启发我们了——每个种子站要设'暗语'。"他递过一张清单,"比如问'冬星7a染色体有什么特点',真技术员必须答'抗病基因在短臂'。但是这个暗语必须每年不同,且要负责看管种子的负责人自己知道,各个站点不能一致,设立和传达不能同人,这样哪个站点出了内鬼能迅速揪出。"

    "这法子好!"方稷眼前一亮,"再配合'三查制度':查介绍信、查技术问答、查随身物品。"

    "一定要查出这个幕后间谍公司的主事人将他绳之以法。"

    三天后。

    公安部特殊案件办公室里,老刑警赵铁柱将一摞泛黄的档案重重拍在桌上,灰尘在阳光下飞舞。

    "吴鸿光,三十二岁,原金陵大学农学系讲师,1949年潜逃出境。"他翻开档案,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现在是东南亚'丰年种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方稷凑近细看。照片上的男子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斯文,完全不像个间谍头子。

    "我们追了他十年。"赵铁柱冷笑,"这人从不亲自入境,专门遥控指挥。上次广交会,他派了三个替身打掩护,真身一直在香港。"

    陈雪翻看着行动记录:"'丰收计划'只是幌子?"

    "对。"赵铁柱抽出一份密电译文,"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云南野生麦种里的抗病基因,准备申请国际专利反过来卡我们脖子!"

    方稷猛地抬头:"什么?"

    "看这个。"赵铁柱推过一份外国期刊,上面赫然刊登着《中国西南地区小麦野生近缘种抗锈病性状初探》,作者署名"hgwu"。

    "吴鸿光去年就在国际期刊上放风,想抢占学术话语权。"

    郑国栋补充:"吴鸿光的人正在国际种子登记处抢注专利。一旦得逞,我们自己的麦种出口反而要向他们交钱!就在上周,法国某公司突然推出了'抗寒小麦',性状描述和冬星一模一样。"

    "暗线传过来消息,吴鸿光最近急需冬星在黄淮海的真实数据。"赵铁柱指着情报,"他开价五千美元收买知情者。"

    林副主任皱眉:"我们的人不能冒险出境。"

    "不用出境。"方稷突然开口,"他不是喜欢学术交流吗?"他推过一份伪造的论文草稿,"就用这个钓他。"

    纸上标题赫然是《冬星小麦7a染色体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林副主任点头:"好!这个主意好,方稷你来主笔。"

    会议室里,一场特殊行动正在部署。

    这不光是冬星的战争,这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和资本主义的战争。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