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9章 总统的眼泪
    方稷接过名片,指尖触到了一种特殊的纸张质感,比普通名片厚实,边缘有细微的凹凸纹理,像是某种防伪标记。他抬头打量这位不速之客:"陈先生,现在已经很晚了。"

    "正因为晚,才方便说话。"陈远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却异常明亮,"方博士不请我进去坐坐?"

    方稷侧身让开一条缝,同时瞥了眼走廊尽头,王昆鹏安排的两名安保人员正警惕地盯着这边。

    他微微摇头示意无碍,关上门后立刻打开了录音机的录音功能。

    "陈氏农业集团?"方稷将名片放在茶几上,"恕我直言,在非洲做农业的华商我基本都有耳闻,但没听说过贵公司。"

    陈远笑了笑,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份文件:"我们在刚果金、赞比亚和这里有三万公顷种植园,主要做经济作物出口。不过"他停顿一下,"最近两年开始关注主粮育种。"

    方稷翻开文件,里面是几张试验田照片和产量数据。他瞳孔微缩,那些水稻的穗粒密度和株高明显优于常规品种。

    "这是"

    "我们自己的杂交品系。"陈远身体前倾,"方博士,我知道贵团队这次来的目的。但恕我直言,你们选的那块试验田位置太差,地下三米就是岩层,根本不适合小麦根系发育。"

    方稷放下文件:"陈先生似乎对我们的项目很了解?"

    "做生意总要掌握信息。"陈远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里有我私人农场过去三年的土壤检测数据,ph值、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分布比农业部提供的那份详细得多。"

    方稷没有伸手去接。

    "条件是什么?"方稷直接问道。

    陈远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我们只要求在适当时机优先获得贵方的新品种授权。"

    雷声轰然炸响,震得玻璃嗡嗡颤动。

    "我需要考虑。"方稷站起身。

    陈远也不纠缠,留下资料走向门口。临出门前他突然回头:"对了,明天总统府派来的向导叫马库斯,建议你们别吃他给的任何东西。"

    门关上后,方稷立刻拨通王昆鹏屋里的电话。

    "查查一个叫陈远的华商。"他盯着那包文件袋,"还有,明天注意一个叫马库斯的向导。"

    次日清晨,总统府的车队准时抵达酒店。出乎意料的是,总统本人竟亲自前来。

    "方博士。"总统伸出手,掌心粗糙得像老农,"感谢你不远万里而来。我为昨天的闹剧道歉。"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朴素的白袍,与方稷握手时能感觉到他掌心的老茧。

    在总统专车的防弹车厢里,"请原谅我的冒昧。"总统的英语带着浓重的法语口音,他脱下长袍,露出里面的普通衬衫,手腕上戴着一块老旧的卡西欧手表,"但我的时间不多了。"

    老人打开资料数据袋,展示一组数据:过去五年,该国小麦进口量增长了三倍,而本土产量却下降了60。

    "我国有些官员习惯了旧时代的做事方式。"

    方稷点头表示理解:"我们理解改革的阻力。"

    总统也很无奈,"国际粮商控制着种子和农药价格,而像姆贝基这样的蛀虫在中间吸血。"他调出一张照片,一个白人正与姆贝基在游艇上举杯,"这是'非洲丰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车子驶入总统府地下通道时:"方博士,我需要你的专业判断,我们的土地,真的种不出足够的粮食吗?"

    方稷沉默片刻:"理论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一定是小麦,可能别的作物也有可能,这次团队里很多其他作物的专家,大家一起研究会有解决方案的。"

    "那就拜托了。"总统紧紧握住他的手,"请为我们找出真相。"

    总统沉思片刻:"我会让秘书送来文件,一张持有可以进入任何农业区域,包括军事禁区。"他顿了顿,"至于农民明天会有人带你们去'债农'村。"

    临到分别的时候,总统突然抓住方稷的手,力道大得惊人:"方博士,给我一个奇迹。就像你们在西藏那里创造的那种奇迹。"

    接下来的五天,方稷团队顶着近40度的高温,在农业部"向导"的陪同下走遍了首都周边可能适合耕种的土地。所谓的向导是个叫卡鲁的年轻人,眼神闪烁,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往最贫瘠的地块引。

    "这里土质不错。"第六天中午,小林指着一块相对平坦的荒地小声说。

    卡鲁立刻插话:"这里不行!地下水位太低,而且"

    方稷没理会他,蹲下身挖了一把土。干燥的沙质土壤从他指缝间流走,只留下几粒粗砂。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简易ph试纸,沾湿后按在土上。

    "ph值83,强碱性。"方稷皱眉,"而且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

    卡鲁得意地笑了:"我说过这里不行。"

    方稷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带我们去南部的河谷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里太远了,而且"

    "这是总统特批的通行证。"王昆鹏不知何时出现在他们身后,手里拿着一张盖有总统印章的文件,"所有区域,无条件通行。"

    卡鲁的脸色变得难看,不情愿地带他们往南走。

    南部河谷的情况更糟。常年过度耕作和侵蚀使表土几乎消失殆尽,裸露的基岩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白光。一阵热风吹来,卷起漫天红沙。

    "咳"小林咳嗽着用围巾捂住口鼻,"这地方能种东西?"

    方稷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突然注意到河谷边缘有一片隐约的绿色。他顶着风沙走过去,发现是一小片顽强生长的野生黍类植物。

    "看这个。"方稷小心翼翼地挖出一株,它的根系异常发达,深入岩缝近两米,"这种本地品种进化出了超强的抗旱能力。"

    王昆鹏蹲下身观察:"能利用吗?"

    "如果能将它的抗旱基因与我们的高产小麦杂交"方稷的声音里带着兴奋,但随即被一阵更猛烈的沙尘暴打断。

    他们不得不撤回车上。回程途中,方稷默默计算着数据: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是其四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5,ph普遍高于80;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怎么样?"王昆鹏低声问。

    方稷摇摇头:"比我们预想的更糟。传统灌溉完全不可行,必须上毛细管-滴灌复合系统,直接从深层含水层抽水。"

    "那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王昆鹏提醒道,"地下水开采权在几家大公司手里,包括ag的子公司。"

    方稷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贫瘠景象:"那就看总统的选择了。"

    再次见到总统是在正式的会议上:"即使我们的种子再耐旱,没有水也长不出粮食。"他示意助手将绘图展开,展示出一套复杂的管道系统,"我建议立即启动'毛细管-滴灌'复合系统。"

    总统的财政部长忍不住插话:"那要多少钱?"

    "比贵国每年进口粮食的费用少三分之一。"方稷早有准备,"而且我们可以用中国制造的平价设备。"

    财务部长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那会很昂贵"

    "比每年进口天价粮食便宜。"方稷直视总统的眼睛,"也比看着孩子们吃土人道。"

    总统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停在一处地标:"这里如何?有地下泉眼,又靠近铁路。"

    方稷眼前一亮:"完美的选址!"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