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5章 收割者
    第二天清晨,团队按计划分头行动。小林和阿卜杜勒乘拖拉机前往东北洼地;王昆鹏和方稷借口去镇上采购,实则绕路前往真正的施工点,村西三公里处的一个天然溶洞(非洲是有溶洞的,不过位置在南非摩纳哥,并非凭空捏造,,因小说创作有部分剧情需要,此处请谅解);马鲁则留在村里"检修"吉普车。

    山洞入口被茂密的灌木掩盖,是王昆鹏前天侦察时偶然发现的。洞内潮湿的岩壁上凝结着水珠,底部甚至有小小的水洼。

    "天然蓄水池。"方稷兴奋地测量着洞窟容积,"只要稍加改造,能储存至少两百立方水!"

    他们正忙着做标记,王昆鹏腰间的老式对讲机突然发出刺啦声,是留守村子的安保人员老赵的暗号:"家里来客人了。"

    王昆鹏脸色骤变:"有人去动吉普车了。"

    两人匆忙赶回村子,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围在吉普车旁。老赵正揪着马鲁的衣领,司机手里拿着个奇怪的金属物件。

    "发报机!"王昆鹏一个箭步冲上前,"还是军用的!"

    方稷捡起从车底盘拆下的那个装置,比香烟盒略大,天线巧妙地伪装成收音机零件。80年代中期的技术,但保养得极好。

    马鲁面如死灰,突然用流利的英语说:"你们不明白自己在对抗什么"

    话音未落,他的嘴角溢出黑色血液,身体剧烈抽搐起来。王昆鹏急忙掐住他的下巴,但为时已晚。

    "氰化物胶囊"王昆鹏松开手,看着司机瘫倒在地,"专业特工的手法。"

    村民们惊恐地后退,老村长颤抖着画十字。方稷蹲下身,在马鲁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团队每日行程,甚至包括他们的对话片段。

    最后一页写着:『c计划启动,收割者已就位。』

    "收割者?"小林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和阿卜杜勒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脸色惨白,"我们我们在东北洼地遇到了警卫,他们说说在等我们。"

    阿卜杜勒惊恐地看着马鲁的尸体:"真主啊我一直以为他是好人"

    王昆鹏迅速搜查了马鲁的房间,在床板下找到一个防水袋,里面装着厚厚一叠美元和恩科莫部长的亲笔信,日期是两周前,正是蓄水池计划开始的时候。

    『情报准确,继续监视中国人的动向。收割行动将于总统视察日前完成。——e』

    方稷的胃部绞紧。总统视察日,马库塔计划两周后来验收抗旱小麦试验田,那是整个项目的关键节点。

    "他们要在总统面前让我们出丑。"小林喃喃道,"或者更糟"

    王昆鹏检查着那台发报机:"这东西有效范围不超过十公里,附近肯定有中继站。"

    阿卜杜勒突然说:"绿色未来公司的通讯塔!就在他们总部楼顶,能覆盖整个区域!"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远处那座隐约可见的铁塔,阳光下像一柄指向天空的利剑。

    方稷合上笔记本,声音异常平静:"现在我们知道敌人是谁了。更重要的是"他环视每个人,"我们知道了谁是可以信任的。"

    阿卜杜勒挺直腰板:"博士,我愿意帮忙。我我有个表兄在公司当厨师。"

    小林咬着嘴唇:"我们还要继续蓄水池计划吗?"

    "不仅要继续,还要加快。"方稷看向溶洞方向,"但换个思路,既然他们监视着地面,我们就从地下走。"

    王昆鹏挑眉:"你是说"

    "那条殖民时期的引水渠。"方稷展开地图,手指沿着一条虚线移动,"根据马鲁的记录,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发现它。从溶洞到引水渠,可以挖一条地下管道。"

    夜幕降临,团队在高度警戒下召开新会议。阿卜杜勒主动请缨去公司内部打探消息;小林负责计算管道坡度;王昆鹏则安排24小时巡逻,防止再次被监视。

    方稷站在窗前,看着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守夜。和总统特派的对接秘书汇报了马鲁的尸体,已经被秘书派来的人秘密处理,但阴影仍在每个人心头徘徊。

    那个小本子上的最后一行字像刀刻在他脑海里:『收割者已就位』。谁是收割者?什么形式的收割?

    吉普车底盘下的发报机被王昆鹏重新装好,只是天线悄悄调换了方向。让它继续发报吧,方稷想,但内容该由我们掌控了。

    月光下,溶洞入口的灌木丛轻微晃动着,仿佛地下已经有什么东西在生长,在聚集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时刻。

    阿卜杜勒带回情报的那个夜晚,村长家的煤油灯一直亮到天明。

    "是一种叫'收割者'的除草剂。"阿卜杜勒的声音压得极低,手指在桌上画出一个瓶子的形状,"我表兄在仓库看到的,蓝色标签,骷髅头标志。汉斯吩咐要在总统视察前一天晚上喷洒。"

    方稷的铅笔在纸上无意识地划出一道深痕:"剂量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公顷至少五升。"阿卜杜勒擦了擦额头的汗,"表兄听汉斯说说这剂量能让作物在24小时内枯死,看起来像自然旱死。"

    王昆鹏冷笑一声,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插在木桌上:"栽赃。让总统在旱死的庄稼面前妥协,无法继续支持抗旱小麦。"

    小林脸色煞白:"这些人为了利益,自己同胞的死活都不顾了吗?我们的试验田已经出苗了"

    屋外,月光照在那片刚冒出嫩绿的田地上。

    三周来,团队秘密修复了地下引水渠,通过毛细管系统将溶洞中的水引到田里。虽然规模不大,但在这片焦黄的土地上,那一抹绿色已经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方稷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绿色未来"公司的试验田里,高价进口的"奇迹小麦"稀稀拉拉地挺着枯黄的茎秆,与他们生机勃勃的田地形成鲜明对比。

    "不能让他们得逞。"方稷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钢,"我们需要证据,需要证人。"

    阿卜杜勒凑近:"我表兄可以作证,但他害怕"

    "不需要他冒险。"方稷突然转身,眼中闪着光,"王队,还记得我们在西北兵团用过的土办法吗?防霜冻的那个。"

    王昆鹏眉头舒展:"石灰水膜!可以形成隔离层"

    小林猛地抬头:"但除草剂是通过叶片吸收的,单纯隔离"

    "不完全是。"方稷快速翻出笔记本,"抗旱小麦的叶片角质层比普通品种厚三倍,再加上碱性防护层,至少能争取时间"

    计划在黎明前敲定:一方面加快地下管道的铺设,扩大灌溉面积;另一方面在喷洒当晚,用石灰水给小麦做"防护面膜";最重要的是,必须让总统亲眼看到两种田地的真实对比。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