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2章 麦田里的面试
    方稷站在农技站的公告栏前,提笔蘸墨,在红纸上写下:

    "急聘农技推广员,待遇每月50块,津贴4块。"

    铁柱在一旁念出声来:"要求:有基础农业知识,会种地、会说话、不怕晒。部里宣讲会提前培训一天,田里面试,讲明白'骤旱法'就录用。"

    孙兴华抱着刚刻好的蜡纸板匆匆赶来:"方老师,按您说的,我加了一条。"他指着油印传单最下面醒目的黑体字,"‘不问学历,只问效果’。"

    方稷满意地点头。铁柱已经扛起浆糊桶:"我这就去学校门口和人才市场门口贴!公社大喇叭要不要也喊一喊?"

    "等等。"方稷从抽屉里取出个旧信封,"先给这几个地方发信。"他抽出里面泛黄的纸条,上面是褪色的钢笔字:甘肃定西农校、河南周口农专、山东莱阳农技班……把他们各地区的招聘时间写清楚,河南场,山东场,甘肃场,几月几号咱们过去,在哪面试都联系好,别让学生们到时候着急!

    方稷的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地名,"先给这些地方的学生机会,毕竟最后就在他们家门口种地,最好不要远距离调配。这样学以致用报效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

    报名的地方人挤人的热闹!

    三天后,农技站的门槛被踩的快烂了,其他地区的报名的电话也络绎不绝,方稷和河南以外不能赶来面试的学子们说,后面回去甘肃,山东都去线下面试的,农业哪里都需要他们专业人才,看好他们自己当地的考试时间,按时间来就行!不会说河南招满了就不再招人的!请大家放心!

    院里乌泱泱挤满了人:有背着铺盖卷的农校生,有指甲缝还带着泥的返乡青年,甚至还有几个挽着裤腿的老农蹲在墙角,"俺们不应聘,就想学学新法子!"

    周小雨挤在队伍最前面,辫梢上还粘着麦壳:"老师!我在家种了五年地,能不能免培训直接下田?"

    方稷还没开口,后面突然传来争吵声。

    "你专业课刚及格,凑什么热闹!"眼镜男生正推搡着黑瘦的陈家旺。

    铁柱一个箭步冲过去,拎起眼镜男生的后领:"考不考得上,得你们自己现场表现说了算!"

    清晨的露水还没干透,方稷就带着一队农学院的学生站在了试验田边上。他手里拿着名单,脚边放着个装满麦种的布袋,简单明了地宣布规则:"今天不考笔试,不问理论,谁能把这'骤旱灌溉法'给老乡说明白,谁就留下。"

    学生们面面相觑。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小声嘀咕:"这算什么面试?"

    "开始吧。把昨天宣讲会的东西,稻田里给大家实战的讲一讲。"方稷直接指向第一个学生,"你,从你开始,给讲讲。"

    

    第三个上场的是个扎马尾的姑娘,叫周小雨。她没急着开口,反而蹲下身抓了把土,在手里捻了捻。

    "大娘,"她仰头看着围观的王婶,"您家地往年是不是浇三遍水?"

    王婶惊讶地点头:"你咋知道?"

    "这土一捏就散,说明保水性差。"

    周小雨站起来,从一边考试用的教辅中,拿起布袋里抓出几粒麦种,"但用我们的方法,您只需在麦苗第五片叶子时断水七天。"

    她突然把麦种轻轻埋入地头,"您看,土大概就是一拳的深度,除了第一次浇透这个麦田,后面您只需要等它开始长第4-5片叶子的时候再浇一次!它的出苗时间应该是一个星期以内,要是没出苗,您要及时联系我们,我们过来看出什么问题了。"

    王婶笑的开心点头说:"中!方教授,这小闺女说话利索!"

    方稷在本子上画了个五角星。铁柱凑过来悄声说:"这丫头行,她爸是山东的种粮大户。"

    轮到眼镜男生时,他推了推眼镜,从兜里掏出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根据光合作用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正相关关系"

    老乡们开始打哈欠。李大爷捅了捅身边的孙子:"去,给爷把烟袋锅子拿来。"

    男生越讲越投入:"当aba信号通路被激活时"

    "停。"方稷抬手打断,"你知道aba用庄稼话怎么说吗?"

    男生涨红了脸。憋了半天说:"就是脱落酸 脱落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能够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

    全场又是一阵大笑。方稷摇摇头,在本子上划了道横线。

    但是还是指导他说,"咱们和乡亲们沟通用aba你觉得合理吗?我在宣讲会有没有告诉大家,课本上教的是让你写报告的,但是在和乡亲们打交道的时候不适用。"

    一个下午,磕磕绊绊还是选出一些人才。

    最后上场的是个黑瘦的男生,自我介绍叫陈家旺,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他刚开口,就有学生偷笑,这人连"光合作用"都说不利索。

    家旺却没慌。

    他忽然从裤兜掏出根麻绳,三下两下编出个绳结,通过绳结这种农户家中常见的物品,讲清如何有效测量确保间距,虽然这个方法不是他独创,田间之前早就这样在推广,但是他能理解说“人话”这个含义,就是这次的招聘主要目的。

    张铁柱眼睛一亮。这土法子比什么理论都直观,老乡们已经围上去要学编网结了。

    当晚,农技站院里燃起篝火。方稷把录取名单贴在磨盘上:周小雨、陈家旺等八人入选。

    落选的学生不服气:"凭什么家旺能过?他专业课刚及格!"

    方稷往火堆里添了根柴,已经讲过千万次的道理,有人明白,有人却固执己见,自己无法改变所有人的态度,但是他明白谁更适合脚下的这片土地。

    铁柱把烤好的红薯分给学生们:"明天开始,你们跟着老乡同吃同住。记住!"他指了指脑袋,"这里装的理论,得用这里。"又指了指土地,"换成庄稼人能听懂的话,就像今天大家考试一样。"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