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村委会门前就聚满了人。李大娘挎着个盖蓝布条的竹篮,张铁牛扛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马春燕手里紧紧攥着个布包,指节都泛了白。
方稷和铁柱收拾好行李出来时,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有七叔公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响着,在晨雾里一明一灭。
"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马支书先开口,声音有点发哽。
他接过李大娘手里的竹篮,掀开蓝布,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个红皮鸡蛋,"按咱皋兰的规矩,出门吃红蛋,平平安安。"
方稷和铁柱各拿了一个红皮鸡蛋。
马春燕突然冲上前,把布包塞进铁柱手里。打开是双千层底布鞋,鞋垫上绣着"鹏程万里"四个字。"俺俺跟妇联学的针线"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淹没在拖拉机的轰鸣里。
方稷挨个握过新农技员的手,到李建军时,小伙子突然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报告方老师!我们保证每月往省农科院寄生长记录!"
拖拉机突突地发动了。马支书非要亲自送到县城,挤在行李中间像个孩子似的缩着腿。
车子开过推广站时,方稷看见门口的黑板已经更新:"今日技术要点-滴灌系统维护"。字迹工整有力,是李建军的笔迹。
转过山梁,村口的老槐树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
晨风吹散薄雾,露出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
新栽的柠条苗已经抽枝,旱砂地里补种的麦子泛着青。更远的山路上,几个蓝色身影正挨家挨户走访,是张铁牛他们开始第一天的技术推广工作了。
马支书在岔路口跳下车,最后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什么也没说。拖拉机继续向前,后视镜里,那个佝偻的身影一直站在尘土中挥手,直到拐过山弯再也看不见。
"方老师,咱们下一站去哪儿?"铁柱问。
方稷没有立刻回答。他回头望了望已经看不见的村庄,又看了看前方无尽的群山,最后轻轻说了句:"咱们先回淅川,看看各地的工作月报应该已经都发到淅川了,看看有没有需要咱们去处理的地方,咱们去需要我们的地方。"
拖拉机在黄土路上颠簸前行,扬起一片尘烟。
"得先给孙兴华打个电话。"方稷摩挲着笔记本说,"让他把各地的月报都整理好。"
到了县城邮局,方稷让铁柱去买车票,自己钻进电话间。
透过玻璃窗,铁柱看见老师佝偻着背,一手握着听筒,一手在墙上划着什么。
火车在洛阳站转车时,两人在站台买了碗胡辣汤暖身子。卖汤的大爷听说他们是农技员,非要多加一勺胡椒:"俺侄子说,农技员教的法子让他家麦子多收了三成!"
转乘的列车缓缓启动,方稷忽然指着窗外:"看,去年指导的试验田。"
铁柱贴窗望去,金黄的麦浪中,几面小红旗标记着不同的试验区块。
夜深了,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方稷就着昏黄的阅读灯修改着一份技术指南。
铁柱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肩膀上披着老师的蓝布外套,而方稷仍保持着书写的姿势,受伤的那只脚微微发抖地悬着,怕惊扰了旁人。
"方老师,您睡会儿吧。"铁柱小声劝道。
方稷摇摇头:"快到淅川了。"他合上笔记本,上面新添的内容墨迹未干,"孙兴华说,各地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晨雾中的淅川站台,孙兴华早已等候多时。这个年轻人眼下一片青黑,手里抱着一摞文件:"方老师!周口、驻马店、阜阳的资料我都整理好了,最紧急的是"
"一件件来。"方稷拍拍他的肩,"别急,都会解决的。"
农技站的办公室里,三张行军床并排摆在墙角,显然孙兴华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上,密密麻麻钉着不同颜色的图钉:红色是病虫害,蓝色是灌溉问题,黄色是土壤改良需求
"最棘手的是周口。"孙兴华指着地图上一片密集的红钉,"老赵说白粉病突然爆发,试了几种药都不见效。"
方稷戴上眼镜,仔细翻看病害样本照片:"应该不是白粉病。"他指着叶片上的症状,"这是典型的缺钾表现,得赶紧补施钾肥。"
铁柱正在整理行李,闻言抬起头:"会不会和盐碱有关?我记得周口那边"
"对!快给老赵打电话,让他测测地下水含盐量!"
孙兴华手忙脚乱地摇电话时,铁柱注意到方稷的笔记本又翻开了,最新一页写着:"周口紧急方案:1喷施磷酸二氢钾 2开挖排碱沟 3"字迹因为急切而有些潦草,但条理分明。
窗外,淅川的晨雾渐渐散去。
在淅川农技站的第三天清晨,铁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看见孙兴华顶着两个黑眼圈,手里攥着一把病恹恹的麦苗。
"铁柱,快叫方老师!周口新寄来的样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稷已经披衣起身,接过麦苗在灯下仔细端详。叶片上布满黄褐斑点,叶缘焦枯卷曲,与照片上的症状截然不同。
"这不是缺钾。"方稷眉头紧锁,"是典型的药害。"
孙兴华脸色煞白:"可老赵说他们只喷了磷酸二氢钾"
"走,现在就去周口。"方稷已经收拾起医药箱,"带上土壤检测仪。"
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六个小时。抵达周口试验田时,老赵正蹲在地头抱头叹气。见到方稷,这个黝黑的汉子眼圈都红了:"方老师,我对不起您"
方稷摆摆手,径直走向病田。他蹲下身,指尖捻起一撮土放在鼻前轻嗅,又掰开麦根观察。铁柱注意到老师的动作突然顿住——麦根上附着层诡异的蓝绿色粉末。
"老赵,你们用的真是磷酸二氢钾?"
"千真万确!县农资公司新进的"
方稷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带我去看看包装袋。"
农资仓库里,方稷对着几个印有"磷酸二氢钾"字样的编织袋反复查看。突然,他撕开袋角,倒出些粉末在掌心:"这不是磷酸二氢钾。"他捻着粉末,"真的应该是白色结晶,这个明显是工业废料掺杂的。"
老赵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那那这三百亩麦子"
"还有救。"方稷已经打开医药箱,"先喷施清水冲洗叶片,再用芸苔素内酯缓解药害。"他转向铁柱,"你马上去县里,找工商局查封这批假化肥。"
接下来的三天,方稷几乎住在了试验田里。白天指导配制解毒药剂,晚上守着记录恢复情况。铁柱跑完工商局又跑农业局,回来时总看见老师佝偻的背影在暮色中穿梭于田垄间。
第四天清晨,铁柱被老赵的欢呼声惊醒:"返青了!返青了!"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