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8章 麦田穷尽枚举
    周向阳不好意思地挠头:"大学在实验室打过工。"说着从背包里的摸出几个拿井水镇过的西红柿,"休息会儿?早上在老乡家井水里镇过的。"

    夜幕降临,试验站却灯火通明。罗志坚在临时搭建的无菌操作台前忙碌,离心机的蓝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铁柱哥,来看奇迹!"他举起提取成功的dna样本,试管在紫外灯下泛着梦幻的蓝光,"这么高的纯度,直接能上pcr仪了。"

    铁柱瞪大眼睛,粗糙的手指虚虚描画着光晕:"这就是那株麦子的魂儿啊?"

    隔壁屋里突然爆发出欢呼。

    周向阳举着厚厚一沓泛黄的纸冲出来,纸页在夜风中哗啦作响。他额头上的汗珠在煤油灯下闪闪发亮,白衬衫后背已经湿透了一大片。

    "比对结果出来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变异株的g-1基因序列和加拿大红河麦有87相似!"

    铁柱疑惑地挠头:"这咋比对的?"

    罗志坚笑着摘下橡胶手套,露出被汗水泡得发白的手指:"全靠这个。"

    他指向实验棚角落里的老式幻灯机,旁边堆着足有半人高的胶片。"我们从农科院带了加拿大红河麦的基因序列胶片,用投影仪一帧一帧对比的。哈哈穷尽枚举法!"

    冯知微补充道:"每段序列都放大成照片,挂在绳子上用彩笔标记。"她指了指临时拉起的晾衣绳,上面密密麻麻挂满了黑白照片,像一面面小旗帜。

    周向阳兴奋地比划着:"我们三个人轮流值班,整整比对了三天三夜!"他翻开记录本,上面画满了红色蓝色的标记,"相似片段用红笔圈出来,差异部分用蓝笔标注。最后用算盘统计相似度比例。"

    方稷接过那沓记录纸,只见每页边缘都标注着日期和时间。他注意到有几页字迹特别潦草,显然是深夜困极时记录的。

    "最困难的是序列重叠部分。"罗志坚揉着发红的眼睛,"要用放大镜逐行比对,稍不留神就会看串行。小周想了个妙招。"

    周向阳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借了村里会计的算盘,把相似碱基用算珠表示。每十个碱基换一行,这样不容易乱。"他掏出个磨损严重的算盘,梁上还贴着"a-tc-g"的标签。

    铁柱突然发现周向阳左手食指缠着纱布:"你这手咋了?"

    "嗐,翻胶片太急被划了下。"周向阳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值得!我们发现变异株在第128位点有个特殊突变,可能跟蛋白质合成有关。"

    这份发现所有人都像打了一剂强心针。

    清晨的露水还没散尽,试验田里已经热闹起来。

    铁柱蹲在地头,古铜色的手臂上沾着泥点,正小心翼翼地给一株特殊的麦苗系上红色标记绳。他的笔记本摊在膝盖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株高、分蘖数、穗长

    "第17号变异株,今早又蹿了半指高。"铁柱用粗糙的手指比划着,转头对身后喊,"罗技术员,这株的叶子比别的厚实,您来看看?"

    罗志坚拎着采样箱快步走来。这个从农科院来的技术专员三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各种颜色的记号笔。他蹲下身,轻轻捏了捏麦叶:"叶片角质层明显增厚,抗旱性应该不错。"说着打开采样箱,取出镊子和标本袋,"铁柱哥,帮我按住麦秆,我取点组织样本做dna提取。"

    铁柱的大手稳稳扶住麦茎,看着罗志坚利落地剪下一小段叶尖,忍不住问:"这么点儿够用吗?"

    "足够了。"罗志坚笑着晃了晃离心管,"现在技术先进了,这点样本够做全基因组测序。"他指了指田埂上支起的简易实验棚,"待会儿教你用移液枪,比你们用搪瓷碗量试剂精准多了。"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试验田边的树荫下却格外忙碌。

    冯知微正在调试新到的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机器发出滴滴的声响。"罗师兄,快来帮我看下这个参数设置"

    罗志坚抹了把汗凑过去,两人的白大褂后背都湿透了。他们头碰头地调整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曲线。

    不远处,方稷和粮油公司的技术员周向阳正在查看麦穗。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晒得通红,草帽下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方老师,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周向阳指着几株麦子,"这些变异株的芒刺比普通麦长,但穗轴反而更短。"他举起相机拍照,"我拍照留档一下,让他们分析下芒刺长度与抗虫性的关系。"

    铁柱拎着水桶走过来,听见这话咧嘴笑了:"你小子眼睛挺毒啊!这芒刺长的,麻雀都不敢来啄食。"说着把水桶往地上一放,"别光顾着看,帮忙浇个水!"

    周向阳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干,白净的胳膊很快沾满泥浆。

    夜幕降临,试验站的煤油灯换成了新接的电灯。

    铁柱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快十一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酸痛的脖子,目光扫过屋里埋头工作的众人:冯知微正皱着眉头调试仪器,罗志坚盯着显微镜眼睛都快贴到目镜上了,周向阳则趴在一堆数据纸上写写画画,时不时还挠挠头。

    "都这个点了,该吃点东西了。"铁柱嘟囔着,轻手轻脚地往厨房走去。

    厨房里,铁柱熟练地系上围裙,他先往大铁锅里舀了两瓢清水,又从橱柜深处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他珍藏的干香菇和虾米。

    "这帮人,嘴巴越来越刁了。"铁柱一边嘀咕,一边把香菇泡进温水里。他记得上周周向阳随口说了句"铁柱哥,你做的面太好吃了",结果现在这群人宁可饿着也要等他做饭。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柱麻利地切着葱花。

    案板边上摆着几个刚从菜园摘来的青椒,嫩得能掐出水来。

    他特意留了最嫩的部位,面汤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铁柱又往锅里打了几个鸡蛋,这是今早村里王婶送来的土鸡蛋,蛋黄橙红橙红的。他小心地用筷子搅动着,让蛋花均匀地散开。

    "铁柱哥,又做什么好吃的呢?"周向阳的鼻子最灵,第一个钻进了厨房。

    "就你馋。"铁柱头也不回,"香菇鸡蛋面,马上好。"

    周向阳眼巴巴地看着锅里:"能不能多给我加点辣子?"

    "知道知道,"铁柱从灶台边摸出个小罐子,"特意给你炸的新辣子,用的菜籽油,香得很。"

    很快,其他人也被香气勾了过来。冯知微推了推眼镜:"铁柱哥,今天的面好像特别香?"

    铁柱得意地笑了:"放了点虾米提鲜,你们整天用脑子,得补补。"说着给每人盛了满满一大碗,冯知微的那碗特意少放了油,罗志坚的则多加了点姜末暖胃。

    几个人捧着碗,呼噜呼噜地吃起来。周向阳吃得满头大汗,还不住地夸:"铁柱哥,你这手艺去开饭馆准发财!"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