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5章 项目组启动!
    "是即将一起研发'惠民一号'的伙伴。"方稷纠正道。

    周部长点点头,突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部里刚开的会,你的项目"他故意拖长音调,看着方稷不自觉绷直的后背,突然笑了,"批了!首批研发经费五十万,要求半年内出2代样机!"

    餐桌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欢呼声。几个孩子都是头一回听这么多钱,眼神里都是激动地神色。

    方稷的手微微发抖,他深吸一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我以茶代酒,谢谢组织的信任,也谢谢同志们的支持。我们一定"

    他的话突然哽住了,眼角泛起泪光。孙兴华第一次看到老师如此失态,赶紧接过话头:"我们一定不负众望,让'惠民一号'早日下田!也争取惠民系列的农具都能尽快问世!"

    "好!"周部长举起茶杯,"那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不过老方啊"他压低声音,"你得先把腰养好,这是命令。"

    方稷笑着点头,夹起那块红烧肉咬了一口,突然皱眉:"这肉"

    "怎么了?"铁柱紧张地问。

    "炖得真香。"方稷咂咂嘴,"酱香味十足,和你爹的手艺一样不相上下。"

    铁柱一听这话,顿时眉开眼笑:"方老师,您可说着了!这红烧肉就是照着俺爹的方子做的。当初郑怀山教授馋我爹做的饭,来了北京食堂也念叨,后来厨房大师傅就托我找我爹要的配方!"

    小东北凑过来闻了闻,眼睛一亮:"这味儿真地道!俺心里的红烧肉也这个味儿,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方稷笑着把盘子往年轻人那边推了推:"都尝尝。搞科研也要吃饱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周部长看着这群年轻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突然感慨道:"方稷啊,看到他们,我就想起你年轻的时候刚来,没想到啊,一晃这么多年了。"

    方稷点点头,目光柔和:"是啊。所以咱们更得把'惠民一号'做好,让现在的年轻人少受些当年的苦。"

    火车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的枯黄渐渐染上南方的青翠。方稷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飞速后退的田野,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方老师,您看那边!"小东北突然指着窗外兴奋地喊道,"那片山头,真好看,层峦叠嶂就是这个意思吧!"

    车厢里的年轻人们都挤到窗边,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铁柱笑着拍了下小东北的后脑勺:"臭小子,眼睛倒是尖。"

    老疙瘩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一个小木箱:"方老师,俺在沈阳时就琢磨这个问题,做了个小玩意儿"

    他打开木箱,里面是一个精巧的金属装置。方稷接过来仔细端详,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是播种密度调节器?"

    "对!"老疙瘩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俺想着,要是能根据拖拉机速度自动调节播种量,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车厢里顿时热闹起来。年轻人们围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改进方案。小辫儿李甚至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当场画起了设计草图。

    铁柱看着这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对方稷低声说:"老师,您看他们多像咱们年轻时候啊。"

    方稷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比我们当年强多了。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心里装着老百姓。"

    方稷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思绪却格外明亮。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旅程,更是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向着希望进发的开始。

    当繁星布满夜空时,车厢里终于安静下来。年轻人们东倒西歪地睡着了,有的还抱着设计图纸。方稷轻轻起身,替他们盖好外套,然后回到座位上,就着微弱的灯光继续修改设计图。

    铁柱递来一杯热茶:"老师,您也休息会吧。"

    方稷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不碍事。想到这些孩子们的热情,我就觉得浑身是劲。年轻人的冲劲,真是精神大补药啊!"

    火车抵达广州后,一行人转乘渡轮前往海南岛。

    初春的南海碧波荡漾,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小东北几个北方来的小伙子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地趴在船舷边大呼小叫。

    "快看!大海!"小辫儿李突然指着远处跃出海面的喊道。

    方稷站在甲板上,望着年轻人雀跃的背影,对身旁的铁柱说:"到了三亚,咱们先开个会,把工作安排下去。"

    铁柱点点头:"是该抓紧时间。您放心该注意的,我在路上大部分都和他们说过了。"

    渡轮靠岸时已是傍晚。三亚的热带风情让这群刚从冰天雪地来的北方人有些不适应。小东北擦着额头的汗,新奇地看着路边的椰子树:"这树长得跟大伞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聚集在农科院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吊扇在头顶嗡嗡转动。方稷站在讲台前,身后黑板写着"惠民一号项目启动会"的标语。

    "同志们,"方稷环视会场,"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正式投入工作了。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

    他朝坐在前排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点点头:"这位是李春旭教授,我国农机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团队将负责惠民一号的核心设计工作。"

    李教授站起身,推了推金丝眼镜:"我们设计组有六位成员,都是从事农机研究多年的老同志了。"他指了指身边几位学者模样的人,"这位是王工,专攻传动系统;这位是张工,负责播种机构"

    铁柱悄悄对身边的小东北说:"都是大专家,咱们可得好好学。你们有问题不要害羞,就抓着他们问,比自己闭门造车要快很多。"

    方稷接着说道:"铁柱同志带领的技术团队,将负责样机制作,维修和田间测试。两个团队要紧密配合,设计要接地气,制作要精准到位。"

    李教授接过话头:"我们设计组每周会下车间两次,现场解决问题。也请技术组的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毕竟你们最了解实际使用情况。"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老疙瘩突然举手:"李教授,俺有个想法,能不能给播种机加个简易的肥料箱?这样播种施肥一次完成"

    李教授点点头:"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不管是否可行,都可以先说出来,我们再考虑可行性!王工,记下来,我们研究一下可行性。"

    会议持续到中午。

    散会时,方稷叫住铁柱和李教授:"咱们三个再碰个头,把具体分工明确一下。而且人太多了,必须要制定规章流程,不然很容易出错。"

    三人来到方稷的办公室。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试验田,几台老式播种机正在作业。方稷给两人倒了茶:"李教授,铁柱带来的这些年轻人很有想法,你要多带带他们。"

    李教授抿了口茶:"我看出来了,都是好苗子。特别是那个老疙瘩,动手能力很强啊。"

    铁柱咧嘴笑了:"那是!咱们工人最懂工人的需求。方老师,您放心,我一定让他们跟设计组的专家们好好学。"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