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1章 文艺兵
    是比平常多,听说还把一些货车车厢临时改成了客车车厢,但没有多到上不去车而从窗户钻,或者你的脚踩着我的脸的极致场景。

    相反,还很有秩序,车厢门口照旧排队验票登车,乘务员依然提着大水壶挨个车厢送开水。

    除了几声“走了”“年后见”“带个好”之类的送别语,及少数几个小孩子的笑声外,没有其他吵闹,更遑论你推我搡、你辱我骂等不文明现象。

    每节车厢头上,都有一个供取暖和烧水的煤炉,故而,虽然木头座椅挺硬,虽然木头车窗有点漏风,但也不是特别冷。

    煤炉甚至都不用乘务员管,加煤烧水,乘客自己就干了。不断有人围在这里抽烟喝水聊天,水是白水,烟是自己卷的烟丝或者芝麻叶子,但天南的地北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往这里一坐就都成了朋友。

    你一言我一语,围一炉烟火,话一方天地。

    也不用担心煤气中毒,因为这种21型铁路客车,两个车厢连接处是开放式的,直线行驶时小风从这个缝隙嗖嗖往里钻,车厢隔门每开一次,冷热空气就交换一次。嗯,空气挺新鲜。

    听说转弯时那个位置的缝隙能达到十五公分,假如有人把手或脚伸到那个地方,等车辆拉直时,能直接被挤扁。所以有提示牌曰:连接处禁止站人。

    卧铺也有,但非特殊人士,基本买不到,据说只有一节卧铺车厢,其中的一半还是婴幼专席。婴幼铺位的四周都拉了网子,很人性化,也很有爱心。

    广播说列车检修,要延迟发车,韩蜀和秦立桓去到对面窗前,让跟来送站的警卫员和韩铭不要等了现在就回家。

    恰此时,一个女兵走了过来。

    左腰一个军用挎包,右腰一个军用水壶,就这些行李。那姿态,简直比逛街都轻松。

    硬板车票捏在手里,看看贴在上面的小条,看看座位,又看看站在前后座位中间的菁莪说:“同志你好,请问你坐哪边?”

    “哦,你好,我坐这边。”菁莪赶紧让开一步,随即问:“你也坐这里?”

    “二十七。”女兵说。

    声音稳稳的、木木的,眉宇间一丝表情也没有,显得很矜持、很清冷,但给人的感觉不坏。

    菁莪看她,她也看菁莪,目光交接,菁莪笑笑,她依旧没有表情。

    “二十八是我哥,你可以和他换一下,窗边有点冷。”菁莪说,

    “不用。”女兵木登登地回答。

    左一下右一下把挎包和水壶摘下,挎包搁上行李架,水壶搁上小桌子,端正入座,随之把帽子摘下放到膝头。露出一张白净俏丽的小圆脸和两根搭在肩头的麻花辫。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用时不超过十秒钟。

    见此景,菁莪跟着往里挪了挪,也坐到了窗户边,和她相对。落座之前,从包里掏出一个棉垫铺到了座位上。

    棉垫是出门前大嫂塞给她的,知道她刚好来了例假又有痛经的毛病。

    女兵看了一眼,把视线转开,没表情。

    “冷美人。”菁莪想。

    秦立桓却是因着这一眼,回忆的闸门被訇然打开,推了推眼镜很惊喜地说:“小昭?展小昭?”

    被叫做展小昭的女兵,闻言把扫视车厢的视线收回来,转移到秦立桓脸上,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认出了人,板板正正起立说:“秦立桓,你好,我是展小昭。”

    嘿,还遇上熟人了!菁莪看看哥哥,再看看女兵,转头与韩蜀相视一笑。

    秦立桓笑出声来说:“你还和小时候一样,跟谁打招呼都不忘自报家门,不过跟我不用,我从来没把你和你姐姐弄混过。

    好多年没见过你了,什么时候参军了?在南市?回家探亲?就坐这儿吗?太巧了!坐下,坐下说。”

    展小昭没回答他那一连串的问题,笑了笑坐下。笑容很不明显,跟小树叶落到了水面上似的,又轻又浅。

    秦立桓抬手给她介绍菁莪和韩蜀:“这是我妹妹,菁菁,这位姓韩,我朋友,哦,也算是我妹夫。”

    “你好,叫我小鱼就行,大鲤鱼的鱼。”菁莪笑说。

    韩蜀也点头问好,顺手拉秦立桓坐下,故意用了点力—— 什么叫也算是?本来就是!当舅兄了不得了,也不看谁大谁小?

    秦立桓接着笑,坐下后对菁莪和韩蜀说:“这是展小昭,我小时候的小伙伴。对,就是南侠展昭那个展昭,小昭也会功夫,原来我都叫她小展昭。她父亲也在西北大上班,和咱们爸妈是同事。”

    “小鱼同志好!韩同志好!”展小昭唰一下起立打招呼,转体敬礼。

    语调认真,面容严整,搞得菁莪和韩蜀也起立端端正正重新问好。跟外交会谈似的。

    重新坐下,小昭先开口,开口却是纠正秦立桓的话。

    她说:“我父亲是校工,和秦教授段教授不算是同事。”

    “在一个地方工作就叫同事,跟干什么有什么关系?”秦立桓说了半句,再度回到之前的问题:“你什么时候参的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请大家收藏: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小昭说:“六年了。”

    “是吗?我怎么没听人说起过呢?一直都在这里吗?中间回过几次家?”

    小昭说:“没回过。”

    “没回过?难怪每年寒暑假回去都没见过你,我还去找过你来着,没找到,以为你一直住在乡下呢。记得你和我差不多大吧?十五岁就开始当兵了?”

    小昭说:“十四岁。”

    “这么小?当通讯员还是卫生员?”

    小昭说:“文艺兵。”

    秦立桓噗嗤笑了,“你?文艺兵?厉害!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部队也排杂耍,哦不,戏曲?你扮什么角儿?武生还是刀马旦?”

    小昭说:“都不是。”

    ……

    一问一答,无论秦立桓的问句有多长,问号有几个,展小昭一律用三个字来回答。

    菁莪想起了自己在木兰庙与哥哥的初见,那时也被他这般话痨似的盘问,但她还好,会反问,这位小展昭不会,只会用三个字回答。

    整得跟三句半里的那半句似的。每一句都没法让人往下进行,也亏得秦立桓是话痨。

    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她:娃娃脸,高鼻梁,眼窝略深,眼睛又黑又亮,看起来像是用气枪“砰砰”两声,把两粒牛黄上清大蜜丸打到了乳白色的奶油上。很可爱,还有些异族风情。

    拥有这种讨喜容貌的人,怎么这么清冷、这么讷言?这样的性格能当文艺兵?

    菁莪觉得很不可思议。

    喜欢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请大家收藏: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