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6章 文明人族?调和三族寻出路
    新洪荒的天地,在四大科技凶兽的肆虐与三大强族的内斗撕扯下,正滑向无可挽回的深渊。仙神族的净化仙光与机械族的能量炮火在空中交错,基因族的咆哮与凶兽的嘶吼在大地上共鸣,煞气劫云如同沉重的幕布,压抑得令人窒息。战火燎原,文明凋零,希望似乎正随着资源的枯竭与生命的消逝而一点点湮灭。

    然而,在这片被混乱与绝望笼罩的焦土之上,却有一簇微弱的火种,于不周山脚那相对安宁的创世青莲池畔,顽强地燃烧着,并开始尝试照亮这无边的黑暗。

    这火种,便是先天人族。

    他们诞生最晚,个体力量最为弱小,没有仙神族移山倒海的伟力,没有机械族钢铁洪流的军团,也没有基因族撕碎一切的狂暴肉身。在三大强族眼中,他们不过是需要庇护、甚至偶尔可以充当“资源”的孱弱附庸。

    但正是这个被视为弱小的种族,其灵魂深处却烙印着旧宇宙文明最宝贵的遗产——包容的智慧与求存的韧性。他们既是先天道体,对灵气有着天然的亲和,能够理解并学习仙神族的玄妙道法;他们灵魂中又沉淀着科技的基因,本能地懂得逻辑、推演与创造,能够理解机械族的思维模式甚至进行技术合作;他们源于盘古血肉,对生命的奥秘有着原始的好奇,虽不认同基因族的残忍,却能理解其追求“进化”的底层动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未曾忘记鸿钧道君“万法同途”的教诲,并真正将其刻入了族群发展的骨髓之中。当三大强族因理念冲突而渐行渐远、甚至兵戎相见时,人族内部的一些贤者,却在一片混乱中,看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或许能拯救世界的道路。

    智者觉醒?洞察症结

    在人族最大的聚居地“有巢氏”中央,一座由粗犷石材、灵木与初步加工的金属构件搭建而成的简陋殿堂内,灯火通明。这里没有仙家洞府的缥缈出尘,也没有机械都市的冰冷精密,却充满了一种务实、热烈而充满紧迫感的氛围。

    数十位被族人尊称为“贤者”的人聚集于此。他们中有的人身穿葛布麻衣,指尖萦绕着微弱的灵气,正在沙盘上推演阵法;有的人戴着用水晶打磨的简易单片眼镜,对着兽皮上绘制的复杂机械结构图冥思苦想;还有的人则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被封在灵玉盒中的一小块凶兽组织样本(冒险采集而来),记录着它的能量反应。

    为首的,是一位名叫风后的年轻贤者。他并非修为最高深者,也非最强壮的战士,但他脑中那些来自旧世的记忆碎片最为活跃清晰,时常迸发出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更拥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全局视野与调和矛盾的智慧。

    “诸位,”风后的声音清朗,压过了殿外的风声与远方的隐约轰鸣,他指向沙盘上标记着三大族势力范围与凶兽肆虐区域的洪荒地图,面色凝重,“仙神欲净世而毁基,机械欲制械而竭源,基因欲融凶而失控。三者皆欲除凶,其行却南辕北辙,彼此攻讦,内耗不止!长此以往,凶兽未除,洪荒世界恐先一步因我等内斗而崩毁!”

    一位老修士叹息:“然则如之奈何?三道不同,不相为谋。吾等法力低微,焉能调停圣人与机械之主?”

    一位工匠打扮的贤者却目光灼灼:“不然!正因我等弱小,才更需借力打力,寻其共性!仙神之道重‘理’,机械之术重‘数’,基因之力重‘变’,看似不同,然其终极,莫非都是为了‘认知世界’、‘改造环境’、‘寻求族群存续与发展’?此乃三者最大之公约数!”

    “说得好!”风后猛地一击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凶兽为何难除?因其非单纯血肉魔物,乃法则与科技扭曲结合之孽物!仙神之法可伤其形,难断其根;机械之炮可毁其体,易遭反噬;基因之噬更恐助其长!欲真正解决此患,绝非单一手段可成,必须三者合力!”

    “文明熔炉”?破局之策

    在激烈的讨论与推演中,一个大胆的、前所未有的计划逐渐在贤者们的脑海中成型。风后将其命名为——“文明熔炉”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在于:不执着于消灭或否定任何一方,而是尝试构建一个平台,引导三大种族的力量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目标导向的协作,以对抗共同之敌。并以人族为媒介,吸收、转化、融合三方的优点,探索出一条超越当前困境的新路。

    计划分为数步:

    1. 建立“中立交流区”: 提议在不周山脚下、青莲池畔(此地受女娲娘娘气息庇护,相对安宁,且象征意义重大)设立一个临时性的中立区域,邀请三族派代表进行“技术性”而非“政治性”的会谈,只讨论如何具体应对某一种凶兽,暂时搁置理念之争。

    2. 提出“协同作战框架”: 针对每一种凶兽的特性,设计需要三族力量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战术。

    · 对付数据饕餮: 由仙神族布设“固魂清心阵”,保护己方人员神识不被信息污染,并尝试以法则之力暂时稳定被扰乱的灵气与信息场;由机械族负责研发“定向信息筛网”,在仙神族稳定出的窗口期内,过滤、隔离、甚至尝试捕捉分析数据饕餮的核心数据流;由基因族(挑选心智相对坚定者)作为外围警戒和物理护卫,抵御饕餮可能召唤来的低级畸变体。

    

    《洪荒:洪荒演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洪荒:洪荒演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对付基因混沌: 由机械族发射“高能冷冻射线”或“分子震荡弹”,大面积冻结或瓦解其不断增殖的肉质结构,限制其行动与扩散;由仙神族施展“三昧真火”或“净化甘霖”,焚毁污染孢子、净化被污染的环境;由基因族(利用其对生命能量的敏感)精准定位混沌的核心所在,引导攻击。

    · 对付逻辑死锁/虚空掠食者: 则需要更精妙的配合,或许需仙神族稳定空间,机械族计算安全路径,基因族提供生物直觉预警等。

    3. 共享有限数据: 恳请三族提供一些关于凶兽的、不涉及自身核心机密的研究数据(如能量签名特征、弱点推测等),由人族贤者进行初步的、跨体系的整合分析,试图找到更普适的规律。

    4. 推广“融合修行”理念: 在人族内部率先实践“仙科技”或“生物科技”的融合。例如:尝试在法器上铭刻微型能量回路增强效能;利用草药学和初阶基因知识培育更具抗性的作物;学习机械族的逻辑思维来优化功法运行效率等。并将这些微不足道但切实有效的成果,作为范例展示给三族。

    艰难游说?一线曙光

    计划虽好,执行却难如登天。

    风后亲自带领几位口才便给、胆识过人的贤者,冒着巨大风险,分别前往昆仑山、万械渊薮、百骸祖地。

    在昆仑山,他们面对的是仙神族修士冰冷的审视与怀疑。“尔等凡人,安敢妄议天道?与邪魔外道合作,无异于引狼入室!” 在万械渊薮,逻辑贤者的传感器冰冷地扫描着他们:“方案存在463处未量化风险。与低效生物单位协同,将降低整体效率17.3%。建议否决。” 在百骸祖地,裂颅者几乎要把他们当成点心:“合作?可以!先把你们最聪明的那几个脑子献出来给老子研究研究!”

    质疑、嘲笑、威胁扑面而来。

    但人族的贤者们没有放弃。他们据理力争,不是空谈道理,而是拿出精心准备的、用三族都能部分理解的方式呈现的推演报告: 向仙神族展示,机械族的精确打击如何能减少净化阵法所需的庞大能量消耗; 向机械族证明,仙神族的法则稳定能极大提高其武器的有效射程与命中率; 甚至向基因族暗示,通过合作获得稳定可控的凶兽样本,远比在战场上拼命抓捕要安全高效得多。

    他们姿态放得极低,始终强调“学习”、“请教”、“协助”,而非“指导”、“调停”。他们利用三大族彼此忌惮、都不希望对方独吞胜利果实的心理,艰难地寻找着那一丝丝合作的可能性。

    转机,发生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 一支机械族的资源采集队遭到“基因混沌”主力与“虚空掠食者”的伏击,损失惨重,发出的求援信号却被仙神族与基因族无视。恰好附近有一支人族探险队,他们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没有选择逃离,而是依据“文明熔炉”计划中的某个雏形方案,用简陋的灵能发生器短暂干扰了混沌的污染场,用预设的陷阱符文暂时困住了掠食者片刻,为机械族残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小接触,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在机械族冰冷的逻辑核心中,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低效生物单位…在特定情境下,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战术价值。重新评估合作可能性…”

    与此同时,人族内部的一些微小但成功的融合实践(如:成功用仙法培育出能吸收微弱辐射能量的新型谷物;用机械原理改进了弩箭的射程与精度),也开始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吸引了个别三族中下层成员的好奇与关注。

    希望的火光,虽然微弱,却终于在无尽的黑暗中,顽强地闪烁了一下。

    风后站在有巢氏的了望台上,望着远方依旧被战火与煞气笼罩的天地,目光坚定。 “路虽远,行则将至。文明的意义,不在于独占与排斥,而在于交流与融合。这或许,就是我们诞生于此世的使命。”

    人族的调和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他们已然迈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文明的熔炉,已悄然点燃了第一缕火焰。

    《洪荒:洪荒演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洪荒:洪荒演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