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章 苦练内功
    很明显,这是刘青山使用的激将法。

    他这是在故意让秦逸飞感到羞愤、难堪,想让秦逸飞因忍受不了羞辱而情绪失控,从而导致秦逸飞在语言或者行动上发生明显的失误,然后再拿这事儿做文章。

    秦逸飞端坐在一把椅子上,尽管他显得安之若素、气定神闲,但是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在思谋着如何破局。

    和秦逸飞预料得差不多,刘青山不仅贪婪无度,而且心胸狭窄格局不大睚眦必报。

    只是,他没有料到,刘青山会来得这么直接这么快!

    虽然秦逸飞是一个重生者,比别人多了二十多年的社会经验,能够知道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在潜规则面前,他的所有的优势都等于零。

    他根本弄不过人家,起码在短时间内弄不过人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你可不要小瞧乡教委主任这个连副科都算不上的助理级干部。

    在教育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他可是全乡三百六十多名教师、五千多名学生的最高统治者。拥有你无法想象的权力,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想给某个职工穿小鞋,那真是太容易了。

    而且,只要他的权力够大,就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你生不如死。

    而他却没有违反任何规则,你也抓不住他的任何把柄。

    秦逸飞记得后世有一篇反映养老院护工拿捏刁难老人的文章。

    在人们的印象里,养老院护工属于最底层的劳动者。

    然而,就是这个最底层的劳动者,却把她管理服务的老人给拿捏得死死的。

    在安排床位时,明明知道老人患有哮喘病,可她偏偏就把老人安排到通风最差的地方。

    明明知道老人和某某有矛盾,可她偏偏就把老人和某某安排在一个房间。

    明明知道老人腿脚不利索,可她偏偏就把老人安排在楼层高的房间。

    甚至她可以故意让老人和有传染病的、大小便失禁的其他老人在一个房间。

    这样安排,你能说护工有错吗?没有错!

    这样安排,对老人伤害大吗?非常大!

    同样道理,刘青山让自己打扫会议室有错吗?

    刘青山让自己临时在会议室办公有错吗?

    刘青山不给自己安排具体工作有错吗?刘青山对自己爱搭不理有错吗?

    刘青山就是赤裸裸地让自己坐冷板凳,自己又能奈何?

    自己能拿着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向上级反映吗?

    秦逸飞觉得这个乡教委主任刘青山还不如刘井村的刘二迷糊明白。

    刘二迷糊还知道自己腚上带着一坨屎,还知道借坡下驴,主动放弃到了嘴边的肥肉。

    而这个刘青山不知道在哪个领导那里弄了一个烧鸡大窝脖,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把他一腔怒火都撒在无辜的秦逸飞头上。

    岂不知有句俗话叫作“打狗还要看主人”,他这样赤裸裸地刁难秦逸飞,一旦让那个领导知道了,会怎样看他?

    是不是也要给他穿一双无色透明的玻璃小鞋?

    “秦局长”既担任过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又担任过多年的乡镇党委副书记。乡镇教委主任贪墨钱财的猫腻,他全部清清楚楚。

    如果秦逸飞把刘青山做的那些事儿,全部捅给纪委或者检察院反贪局,恐怕刘青山就不仅仅是丢官罢职那么简单了,极有可能要被双开,甚至身陷囹圄,锒铛入狱。

    只是,他一个刚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新人,就把自己的顶头上司送进监狱,恐怕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人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视他为怪物。

    无论领导还是同事,都会对他产生芥蒂之心,都会对他敬而远之。他将会被彻底孤立,从而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

    像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儿,秦逸飞是不会干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苦练内功,以待时机。

    秦逸飞匆匆阅读了几份报纸,他很快就“学好文件抓住了纲”。

    1993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今年整个教育系统,自上而下都在围绕着《纲要》做文章。

    秦逸飞很快就把握住了《纲要》的几个核心要点。

    第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第二,到本世纪末,国家要实现“两基”“两全”和“两重”。

    “两基”就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两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至于“两重”,与基层教育几乎无关,秦逸飞就直接选择了忽略。

    第三,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秦店子乡作为中等发展程度的农村,现在应该已经完成了小学普及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秦店子乡的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

    这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数字。按照秦店子乡每年有入学适龄儿童600人计算,那么整个小学阶段,3600名小学生,辍学人数不允许超过35人。

    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秦店子乡初中阶段的入学率应该达到85左右。

    也就是说,秦店子乡初中每个年级学生人数要达到510人。

    按照每班50名学生计算,每一年级至少也得需要10个班,整个初中部就需要30个班。

    而秦店子乡中学和另外一处联办中学,加在一起只有十八个班。师资力量和办学场所都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靠,自己考虑这些问题干嘛,这些问题应该都是刘青山该考虑的,也是他应该解决的。”

    秦逸飞哑然失笑,自己这不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嘛!

    倒是小学辍学和适龄儿童没有及时入学的情况,自己需要掌握得一清二楚。

    每一个没有入学或者辍学的学生,都要列出具体详实的缘由。

    如果这类孩子数量不多,时间还算充裕的前提下,他打算把这些失学的孩子逐一走访一遍。

    从四年前就开始的“希望工程”,各级主管单位都是各级团委。

    自己这个代理教育团委书记摸清这些情况,协助上级团委组织,尽量减少本辖区适龄儿童辍学的辍学率,属于守土有责、责无旁贷。

    他正在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资助一个或者多个失学儿童。

    还有,“秦局长”在乡镇担任过组织委员,党员每年都要做年报。

    他打算模仿党员年报的内容,设计一个秦店子乡共青团基本情况统计表,把全乡教育系统的团员组织情况摸清摸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准确详实地掌握以上两手资料,秦逸飞打算花费几天的时间,亲自到全乡两所中学六个学区走一走看一看,把真实情况掌握起来。

    不知不觉,十多天就过去了。

    据说季支桐爱人的病有些复杂,在省城医院检查了七八天,最终也没能确诊。季支桐在电话里向刘青山续了假,就带着老婆到京城看病去了。

    当然,秦逸飞的办公室也一直没有安排。他每天都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把会议室打扫得窗明几净,清清爽爽。

    他也逐渐适应了了人来人往,不时有人打扰的办公环境。

    又是一个星期五下午。

    来找刘青山汇报工作、请示事情的人不是很多,总共只有五六拨人。

    不过,当来人听到室内传出来一阵阵雷鸣一般的鼾声时,就无奈地摇摇头,转身走了。

    距下班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室内的鼾声终于停歇了下来,随即就有桌椅挪动的声音传出。

    秦逸飞猜测刘青山已经睡醒起床了,他就走过去,伸手在办公室门上敲了几下。

    喜欢秦逸飞官场之路请大家收藏:()秦逸飞官场之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