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5章 破碎的觉醒
    黑暗持续了多久,韩默无从得知。当他再次恢复意识时,首先感知到的是消毒水的气味和心电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他用了整整一分钟才勉强睁开。

    白色的天花板。医院病房。窗外是极地特有的那种苍白光线,分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韩默试着动了动手指,然后是手臂——都能响应,虽然每块肌肉都酸痛不已。

    "你醒了。"

    声音来自右侧。韩默艰难地转头,看到伊琳娜博士坐在床边,眼睛下方是浓重的黑眼圈,金色头发凌乱地扎成一个马尾。她面前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复杂的波形图。

    "米哈乌"这是韩默最关心的问题,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伊琳娜的表情变得复杂,混合着困惑和某种难以定义的敬畏:"活着。勉强算是。"

    韩默试图坐起来,一阵剧痛从胸口伤疤处辐射至全身,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发生了什么?"

    "我们也不完全确定。"伊琳娜放下平板,揉了揉太阳穴,"你昏迷了三天。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

    她调出病房墙上的显示屏。卫星图像显示,那个被称为"源"的黑色球体仍然悬浮在北极冰原上空,但周围的蓝色能量场已经大幅收缩。更引人注目的是,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纹,不再像之前那样完美光滑。

    "'源'进入了某种休眠状态。"伊琳娜解释道,"能量输出降至激活前的水平。那些几何体探测器全部返回并融入了主体。"

    韩默的记忆逐渐清晰——他和米哈乌在意识空间内的努力,试图说服那个光之形体停止激活程序。"我们成功了?"

    "部分成功。"伊琳娜谨慎地回答,"'源'没有完全关闭,但扩张停止了。北极圈内的异常电磁活动也大幅减弱。"她停顿了一下,声音降低,"问题是,米哈乌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韩默的心跳加速:"什么变化?"

    "最好你自己看看。"伊琳娜按下床头的呼叫按钮,"不过要做好心理准备。"

    几分钟后,韩默坐在轮椅上被推过走廊。基地的气氛明显不同了——士兵们仍然戒备森严,但紧张感减轻了不少。走廊的屏幕上播放着全球新闻:各国政府正在淡化北极事件,称之为"特殊气象现象";金融市场逐渐回稳;撤离的北极圈居民开始返回家园

    "公众不知道真相?"韩默问道。

    伊琳娜摇摇头:"知道得越少越好。官方说法是太阳耀斑引发的地磁暴。只有少数高层和直接参与人员了解实情。"

    他们停在一扇特殊的隔离门前。这不是普通的病房,而是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密闭空间,透过观察窗能看到里面布满了监测设备。米哈乌躺在中央的病床上,身上连接着各种管线。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孩额头上的印记——那个原本暗淡的圆形纹路现在清晰可见,散发着微弱的蓝光,像嵌入皮肤的微型霓虹灯。

    "这什么时候开始的?"韩默震惊地问。

    "就在你们最后一次连接后。"伊琳娜的声音带着科学家的好奇和普通人的不安,"最初只是偶尔闪烁,后来变得越来越稳定。现在它几乎持续发光,虽然强度有波动。"

    韩默注意到米哈乌的胸口也有微弱的蓝光透出病号服:"不只是额头?"

    "全身。"伊琳娜确认道,"像是某种生物荧光,但不同于任何已知的人体现象。更奇怪的是"

    她调出平板上的扫描图像。米哈乌的大脑显示异常活跃,特别是松果体区域,亮度几乎是正常人的十倍。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男孩体内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神经网络——发光的细线沿着血管和神经分布,形成某种次级循环系统。

    "'源'改变了他。"韩默喃喃道,这不是疑问,而是确认。他能感觉到,即使隔着厚厚的隔离墙,那种奇怪的连接仍然存在,只是变得不同了。不再是单向的共鸣,而更像是一种平等的双向链接。

    "我们担心这种变化可能危及他的生命。"伊琳娜说,"但他的生命体征反而稳定下来了。所有器官功能都在改善,连之前的肺炎也莫名其妙痊愈了。"

    "让我进去见他。"

    伊琳娜犹豫了:"我们需要更多测试确保安全。这种能量辐射"

    "让我见他。"韩默的声音不容拒绝,"我是唯一能与他安全交流的人。你知道这一点。"

    经过短暂争论和一系列安全检查,韩默终于获准进入隔离室,但要穿着特制的防护服。门锁开启的瞬间,他胸口伤疤传来一阵熟悉的灼热,但这次伴随着某种奇怪的共鸣感,像是两个音叉在远距离共振。

    米哈乌看起来正在沉睡,但韩默立刻知道男孩是清醒的——那种存在感太过强烈,不可能被错过。他在床边坐下,轻轻握住米哈乌的手。

    "不用装了,小家伙。我知道你醒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米哈乌的眼睛缓缓睁开。韩默屏住了呼吸——男孩的虹膜现在呈现出与印记相同的蓝色,瞳孔边缘有微光流动,像是液态的星辰。

    "你回来了。"米哈乌的声音也变了,不再是孩子气的高音,而带着某种奇怪的共鸣,像是多个声音的叠加,"我梦见你迷路了。"

    "我答应过不会丢下你。"韩默紧了紧握着他的手,"感觉怎么样?"

    米哈乌微微歪头,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不一样了。以前总是很吵,现在安静。但也能听到更多。"

    "什么意思?"

    男孩用空着的那只手点了点太阳穴:"以前,'源'的声音像雷声,震得我头痛。现在像耳语。轻柔,但清晰。"他的目光转向韩默的胸口,"你也听到了,对吗?"

    韩默下意识地摸了摸伤疤。确实,自从醒来后,他注意到一种新的感知——不是声音或画面,而是一种几乎不可察觉的"存在感",像是第六感。

    "发生了什么,米哈乌?"他直接问道,"当我们最后一次连接'源'时到底改变了什么?"

    米哈乌的眼睛微微眯起,蓝光变强:"我们成为了桥梁。"

    "桥梁?"

    "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男孩试图解释,"'源'里面的那个意识它明白了。人类不是威胁。但它也不能完全关闭,这是它的程序?使命?"他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所以我们做了折中。"

    韩默开始理解了:"它把部分功能转移到了我们身上?"

    米哈乌点点头:"现在我们是过滤器。缓冲层。'源'仍然在监听,但通过我们。我们可以决定什么信息重要,什么不重要。"他轻轻碰了碰发光的额头,"这是礼物也是责任。"

    这个解释既合理又令人不安。韩默思索着其中的含义——他和米哈乌现在成了某种超级文明的监测系统的一部分?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胸口的共鸣感证实着男孩的说法。

    "那些守护者呢?"韩默想起光之形体展示的画面,"信号发出去了吗?"

    米哈乌的表情变得严肃:"没有。门没有完全打开。但它们迟早会来。只是时间问题。"

    "它们是什么?"

    "不知道。只知道它们很古老,很强大。建造'源'的种族害怕它们。"米哈乌的眼睛看向远处,仿佛能透过墙壁看到星空,"但现在我们有了时间。学习的时间。准备的时间。"

    韩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米哈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蓝光在他皮肤下不稳定地闪烁。监护仪上的数字剧烈波动。

    "需要休息"男孩虚弱地说,"变化还没完成需要时间适应"

    伊琳娜立刻通过扬声器介入:"韩默,够了。他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静养。"

    韩默不情愿地松开米哈乌的手,但临走前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会伤害你吗?那些变化它们安全吗?"

    米哈乌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不知道。但比之前好。不再是一个人了。"他的眼睛慢慢闭上,"我们在一起了"

    离开隔离室后,韩默被带回医疗区进行全套检查。医生们对他的恢复速度感到惊讶——所有指标都在迅速恢复正常,除了胸口的伤疤。那个奇怪的符号现在更加清晰了,边缘同样散发着微弱的蓝光,与米哈乌的印记呼应。

    "你的dna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伊琳娜展示着化验结果,"端粒酶活性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提升,甚至肌肉密度也有改变。这些都是积极变化,但长期影响"

    "我会变成米哈乌那样?"韩默看着自己手臂上偶尔闪现的微光。

    "不完全是。"伊琳娜摇头,"你们的改变似乎是互补的。米哈乌承担了大部分'源'的连接负担,而你更像是稳定器?保护层?类比不准确,但大致如此。"

    这个解释与米哈乌说的"桥梁"理论吻合。韩默思索着这种新关系的性质——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共鸣者"和"接收器",而是成为了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互相依存。

    "沃洛申教授呢?"他突然想起那位老科学家。

    伊琳娜的表情黯淡下来:"仍然昏迷。神经损伤比预想的严重。我们把他转移到了莫斯科的专科医院。"

    接下来的三天,韩默接受了无数测试和询问。军方和科学团队迫切想了解他和米哈乌的经历,以及"源"的真实性质。韩默谨慎地分享了部分信息,但隐瞒了关于"守护者"的关键细节——这太容易引发恐慌了。

    米哈乌的状况逐渐稳定,蓝光的波动变得规律。医生们谨慎乐观地认为他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适应期。第四天早晨,韩默获准带他离开隔离室,在严格监控下进行短时间活动。

    基地的屋顶花园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尽管气温很低,但有透明穹顶阻挡寒风,阳光透过特殊材料洒下来,带来舒适的温暖。米哈乌坐在轮椅上,裹着厚厚的毯子,仰头看着天空。他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蓝紫色,像是极光和星空的混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