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燕云攻略【五】
    杨元嗣听完他的讲述,也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花荣笑道:“你既然有如此毅力和忠心,何不拜主人为义父?天大的富贵就在眼前。”

    张固安听了面色一变,立即跪在地上道:“父亲在上,请受儿子一拜!”

    杨元嗣哭笑不得,张固安比李重还大一些,按照年龄来算,自己绝对不可能当他的爹。

    不过古代这种义子义父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两人锁死的契约。

    吕布之所以留下来了千古骂名,就是因为他违背了这种普世的价值观。

    花荣这个人很有分寸,从来不在没把握的事情上随便发表评论。

    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原因,杨元嗣也能猜到花荣对张固安的欣赏。

    杨元嗣本来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也就开始借坡下驴了。

    他将张固安扶了起来,问道:“这事儿可不是儿戏,你要想好了。”

    张固安一脸决绝,“儿子既然认了父亲,之后就唯命是从,一辈子也不敢忤逆!”

    杨元嗣这才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吩咐仆人带他下去沐浴更衣。

    花荣等张固安走后,急忙跪在地上说道:“还请主人恕罪,小人自作主张了。”

    杨元嗣笑道:“你还是起来吧,咱们之间你还跟我搞这个,没意思。”

    花荣也笑着站了起来,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他的眉头紧皱,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

    “不知道主人打算如何去取燕云?”

    杨元嗣听到事关燕云,也严肃起来,“宋江和卢俊义各带一万,登州军两万,加上神武前军的一万人,禁军再出三万精锐,我觉得足够了。”

    花荣点了点头,又道:“主人误会了,我说的不是出兵的问题,如果朝廷这次派出的主帅不是主人呢?”

    杨元嗣心中凛然一惊,终于知道了问题的关键。

    从来没有人说他就是北征燕云的主帅啊?

    从情理和现实来说,杨元嗣就是最适合统领北伐的人选。

    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北伐少不得要跟金人打招呼,杨元嗣是宋军中对金军最了解的人。

    另一方方面,登州军和神武军的战斗力在禁军中都属于顶尖。

    从灭梁山、剿方腊、保汴梁、远征田虎,这几次大战,哪一次没有杨元嗣也玩儿不转。

    杨元嗣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不让自己担任北伐的主帅。

    花荣叹了一口气,说道:“主人虽然位高权重,实际入大宋朝廷还不足三年,这里面的龌龊还是了解太少了。”

    大宋的意思是武将可以活的好,但是不能活的太好了。

    杨元嗣现在就属于活的太好了,别的不说,他在禁军和汴梁百姓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汴梁保卫战各方势力的表现,所有人可都是实实在在看到了的。

    不论是谁,只要拿下燕云按照功劳来说封王都不为过。

    这个功劳是不可能给一个武夫的。

    杨元嗣听完了花荣的讲述,心中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他倒不是针对禁军中的各位将领,而是说他们都是垃圾。

    按照耶律大石和辽军的战力,大宋禁军还真不是稳赢的局。

    金国大部分兵力都去了西线,但是完颜宗弼的十万人马可还在东线伺机而动。

    杨元嗣很了解阿骨打的想法,他虽然守信誉,不过一但宋军攻击燕云失利,那么金军就要立即南下了。

    万一让金军先一步攻陷了南京,后果真的就不堪设想了。

    “这群人简直就是虫豸!”

    杨元嗣感觉无可奈何,只能骂人出气。

    花荣安慰道:“这只是小人的一些猜测,也不一定做准……”

    杨元嗣摆了摆手,他已经知道花荣所说大差不差。

    如果是正常情况,不会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人找自己商议出征事宜。

    说不定那群人连主帅都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还蒙在鼓里呢。

    看来童贯这老小子对自己也有所隐瞒,要不然不能一点儿口风也不漏。

    杨元嗣没有想错,童贯这时候也在府里来回踱步,进退两难。

    现实情况跟花荣分析的差不多,官家确实明确表示了不用杨元嗣出征的意思。

    这个消息让童贯也蒙了很久,他是个知兵的人,如果没有杨元嗣,实在是没有把握拿下燕云。

    只是不知道谁给官家出的这个主意,多数是梁师成这个老东西!

    此刻梁师成府里也在进行着一场密谋。

    梁师成坐在太师椅中,旁边坐着一个人是皇子赵楷。

    赵楷旁边也坐着一个人,是皇九子赵构。

    下方的空地上站着一个人,却是出使金国回来的秦桧。

    秦桧正在说在金国和辽国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

    梁师成虽然半眯着眼,耳朵却竖的老高,显然在认真的听秦桧的话。

    赵楷则是不停的打断秦桧,尤其是关于杨元嗣的部分,问的特别详细。

    赵构则对辽军的战斗力非常感兴趣,一连问了好几个那两场跟辽军战斗的细节,满脸不可思议。

    在场的几人都认为辽军虽然承平已久,但是战斗力不可能如此低下。

    秦桧这次随同使团的目的,一个是检测杨元嗣的动向,另一个就是重点观察金国和辽国的实力。

    梁师成和赵楷都绝对相信秦桧的眼力,要不也不会派他出去。

    赵楷面有喜色,说道:“果然跟太师想的一样,这杨元嗣肯定跟女真酋长有瓜葛!”

    梁师成敲着桌子,语调不紧不慢,“我看那也未必,他毕竟是渤海出身,受金国皇帝看重也正常。”

    “关键看我们怎么说,官家怎么看!”

    赵构脸色有些阴沉,缓缓道:“我看辽军也不过如此,三哥带兵未必就不能收复燕云!”

    赵楷却微微一笑,“我看这次父皇不可能让我领军了,所以才将你喊过来。”

    赵构满眼都是期望,说道:“恐怕我资历尚浅,无法担当此大任。”

    梁师成知道他这是装作谦虚,巴不得能够得到这个职位才好。

    “九哥不必自谦,你素来精读兵书,又有谋略。”

    “况且这次自有童枢密亲自领军,元帅运筹帷幄就好。”

    梁师成这话说的非常明白了,所谓的元帅,不过是个监军的角色罢了。

    有了好处全是领军指导有方,万一有什么差池,也可以找部下背锅。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转靖康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